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南阳师范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_______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 科学发展 (B) 改革开放 (C) 社会和谐 (D) 求真务实 (E) 和平民主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是5个统筹,其中包括_____() (A) 统筹城乡发展 (B) 统筹环境社会发展 (C) 统筹区域发展 (D)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_____() (A) 树立全面的发展观 (B)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C) 树立协调的发展观 (D) 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E)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A) 对 (B) 错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显著的成绩是快速发展。 (A) 对 (B) 错
现阶段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发展得很成熟。 (A) 对 (B) 错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形成共同认识。 (A) 对 (B) 错
生产关系的社会性,是由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巩固的。 (A) 对 (B) 错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A) 对 (B) 错
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前提。 (A) 对 (B) 错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担负起了拨乱反正的历史重任。 (A) 对 (B) 错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先进性。 (A) 对 (B) 错
毛泽东从1965年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这两者在时代背景、历史和现实根据以及理论基础方面,在社会主义观的具体内容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 (A) 对 (B) 错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视生产力”。 (A) 对 (B) 错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A) 对 (B) 错
邓小平理论的主导原则是生产力和发展经济。 (A) 对 (B) 错
我们要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A) 对 (B) 错
我们党的全部的实践和理论都是我们党的宗旨的一个体现。 (A) 对 (B) 错
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我国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 (A) 对 (B) 错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将“两岸签署。。。。。和平发展框架” (A) 对 (B) 错
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970701和991220 (A) 对 (B) 错
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A) 对 (B) 错
日本是通过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1985,割占我国台湾的。 (A) 对 (B) 错
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A) 对 (B) 错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解决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和挑战,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 (A) 对 (B) 错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 (A) 对 (B) 错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 (A) 对 (B) 错
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A) 对 (B) 错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A) 对 (B) 错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始终的是以人为本。 (A) 对 (B) 错
现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坚强柱石。 (A) 对 (B) 错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
简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如何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简述社会建设的新目标
为什么说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如何认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 )。 (A) 科技 (B) 改革开放 (C) 阶级斗争
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 )。 (A) 思想领导 (B) 组织领导 (C) 政治领导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 (A) 人民当家作主 (B) 政治文明 (C) 社会和谐
党的十八大指出,(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B)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C) 城乡发展一体化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 )。 (A) 按需分配 (B) 按劳分配 (C) 按贫富分配
国有经济起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 )。 (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C) 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能利用( )两种手段的长处,既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A) 市场和法制 (B) 计划和市场 (C) 计划和法制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 (A) 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B) 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C) 实用主义的标准
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 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即( )。 (A) 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 到21世界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比较富裕 (D) 到21世界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十分富裕
1985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A) 坚持对内改革 (B) 坚持对外开放 (C)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 支持共同富裕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