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兰州工业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A、伟大斗争 B、 伟大工程 C、 伟大事业 D、 伟大目标
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 )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A、 军委管总 B、 军区主战 C、 战区主战 D、 军种主建
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 )的发展理念。 A、 绿色 B、 开放 C、 和平 D、 共享
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革命文化 C、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 红色文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社会繁荣 D、人民幸福
()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A、 经济社会发展 B、 国富民强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和平崛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定要有( )。 A、新气象新作为 B、 新梦想新使命 C、 新目标新斗争 D、 新使命新担当
从十九大到(),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A、 二十大 B、 二十一大 C、二十三大 D、二十四大
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反映了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和当代国际关系现实,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 )。 A、中国道路 B、 中国模式 C、 中国样本 D、 中国方案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 A、 “两岸共识” B、 “汪辜共识” C、“九二共识” D、 “台海共识”
2014年11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 )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A、 12月4日 B、 12月5日 C、 12月3日 D、 12月6日
中国率先签署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 ),倡议二十国集团发表首份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 A、《巴黎协定》 B、 《北京宣言》 C、 《杭州倡议》 D、 《厦门协定》
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变化是进入新常态,即: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 )。 A、战略驱动 B、 科技驱动 C、 创新驱动 D、 制度驱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 社会主义公有制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 )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A、 第十六次 B、 第十七次 C、 第十八次 D、 第十九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提出的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三件大事是()。 A、推进体制改革 B、维护世界和平 C、实现祖国统一 D、加紧现代化建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中央决定设立()。 A、深圳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汕头经济特区 D、厦门经济特区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的针对国民经济的方针是()。 A、调整 B、改革 C、整顿 D、提高
1979 年 3 月,邓小平在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坚持()。 A、社会主义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 C、共产党的领导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 A、《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必须坚持()。 A、实事求是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拨乱反正 D、四项基本原则
1979年3月,邓小平明确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A、中央工作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1978年,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揭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序幕的是()。 A、中共十一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标志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报告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78年在我国出现的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 A、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B、揭批“四人帮”运动 C、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D、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大讨论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造成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局面的根源在于()。 A、“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批林批孔”的错误方针 C、“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错误方针 D、“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1959年,毛泽东主持召开第二次郑州会议,确定的分配原则是( ) A、队为基础,分级管理 B、三级核算,各计盈亏 C、按劳分配,承认差别 D、按需分配,共同富裕
以下内容与“文化大革命”相关的有( ) A、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B、 《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八届九中全会通过的调整国民经济方针是( ) A、调整 B、巩固 C、充实 D、提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在经济建设上犯“左”倾错误的特征是( ) A、高指标 B、“共产风” C、瞎指挥 D、浮夸风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一次反对( )的整风运动 A、 官僚主义 B、 宗派主义 C、 主观主义 D、 享乐主义
中共十大哪位政治人物被确立为接班人( ) A、林彪 B、邓小平 C、王洪文 D、华国锋
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在理论与实践上都破产的事件是( ) A、九一三事件 B、二月逆流 C、炮打司令部 D、中共九大
中共中央领导的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发生在什么时段( ) A、1961-1962 B、1962-1963 C、1963-1965 D、1965-1967
建国初年,三年困难时期是指?( ) A、1949-1952 B、1952-1954 C、1956-1959 D、1959-1961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在哪个会议上通过的。(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拉开大跃进序幕的事件是( ) A、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C、1957年冬农田水利建设高潮 D、大炼钢铁
改变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认为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矛盾的会议是( )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八届三中全会
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会议是( ) A、1956年的中共八大 B、1964年的三届人大 C、1977年的五届人大 D、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B、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C、迅速发展国民经济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贫富分化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三反”运动中处决的两位重要领导人是( ) A、刘青山 B、成克杰 C、顾顺章 D、张子善
以下哪些是“一五”计划的重大成就( ) A、长春一汽 B、南京长江大桥 C、沈阳的飞机厂 D、武汉长江大桥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着重发展的是哪两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 A、 加工订货 B、 经销代销 C、 联产承包 D、 公私合营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主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 A、互助合作; B、初级社; C、高级社; D、大跃进
1951年底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是指( ) A、反贪污 B、反浪费 C、反官僚主义 D、反形式主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