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 A、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B、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是指 A、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C、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是___。 A、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四项基本原则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D、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主要包括_____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C、“三步走”战略、改革开放理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国两制”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指出,“三步走”战略是______。 A、2000—2010,翻一番,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2011—2020,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C、2021—2050,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D、2035-2050,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 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科学发展观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 A、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 A、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B、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C、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_____,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B、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A、和平与发展 B、革命与战争 C、改革与开放 D、结束文革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是_____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指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B、发展是硬道理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________正式称“邓小平理论”并作为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二大
______,第一次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的内在的逻辑联系。 A、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 B、2001年7月,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C、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 D、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_____。 A、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B、不断完善外交布局,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我们要全面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不断完善我国全方位、多层次、体化的外交布局。 C、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我们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D、推动国际社会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______。”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社会和谐
新时代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指 A、执政考验 B、改革开放考验 C、市场经济考验 D、外部环境考验
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它包括 A、创新、协调 B、绿色 C、开放 D、共享
_____,习近平同志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时提出“四个全面”的思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A、2014年12月 B、2015年12月 C、2016年12月 D、2017年12月
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____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 A、战斗力 B、斗争力 C、战争力 D、硬实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但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回答了____________,党的十九大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A、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 C、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 D、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__________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新征程。 A、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 B、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 C、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 D、201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
建设一支____、___、___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A、听党指挥 B、骁勇善战 C、能打胜仗 D、作风优良
党是最高_____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文化领导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 (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实现国家富强 C、人民幸福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 )。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问题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指出人的本质是( )。 A、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人性本善 D、人性本恶
( )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A、人生态度 B、人生目的 C、人生价值 D、人生道路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 )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 )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 A、新时期 B、新时代 C、重要战略机遇期 D、关键期
以下关于艰苦奋斗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B、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 C、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D、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它的事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在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上,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 A、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 B、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 C、在整个理想体系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而个人理想从属于社会理想 D、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练与升华
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 )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A、思想道德 B、道德素质 C、理想信念 D、人生价值
我们要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其核心是( ) A、国际主义 B、集体主义 C、改革创新 D、开拓进取
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的国家安全观,其宗旨是( ) A、经济安全 B、政治安全 C、人民安全 D、国际安全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 A、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 B、对人民群众的热爱 C、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热爱 D、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爱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唯物主义 D、个人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 )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A、先进性 B、人民性 C、真实性 D、阶级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的( )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十七大 B、十八大 C、十九大 D、二十大
( )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A、人生观 B、法治素质 C、核心价值观 D、思想道德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社会层面价值要求的是(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社会主义荣辱观
道德是以( )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真假 B、善恶 C、是非 D、美丑
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根源于( )。 A、社会经济关系 B、在法律上的反映 C、全体人民的意愿 D、统治阶级的意志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共产主义 D、爱国主义
(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劳动 B、自然 C、宗教 D、合作
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 B、人的自我意识 C、社会分工的不同 D、社会关系
法律运行的过程主要包括 A、法律制定 B、法律执行 C、法律适用 D、法律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