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西安交通大学---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DCS系统中DO表示:( )。 A.模拟输入; B.模拟输出; C.开关量输出; D.模拟输出和开关量输出。
BASIC语言属于( )。 A.计算机驱动程序; B.计算机硬件; C.计算机语言; D.汇编语言。
补偿导线的正确敷设应从热电偶起敷到( )为止。 A.就地接线箱; B.二次仪表; C.与冷端补偿装置同温的地方;D.控制室。
基地式调节阀适用于( )的场合。 A.流量变化大; B.调节精度要求不高; C.仪表气源供应方便; D.调节精度要求高。
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是用来( )。 A.克服对象的纯滞后; B.克服对象的惯性滞后; C.克服对象的惯性滞后和容积滞后; D.减小被调量的静态偏差。
在节流装置的流量测量中进行温、压补偿是修正( )。 A.随机误差; B.相对误差; C.系统误差; D.偶然误差。
用孔板测量流量,孔板应装在调节阀( )。 A.前; B.后; C.进口处; D.任意位置。
压力表的使用范围一般在它量程的1/3-2/3处,如果低于1/3则( )。 A.精度等级下降; B.因压力过低而没指示; C.相对误差增加; D.随机误差增加。
运行中的PMK调节器,若供电突然停后又来电,则恢复后的调节器输出值为( )。 A.刚停电前的值; B.预置值; C.0%; D.50%。
低噪音调节阀常用的是( )。 A.单座阀; B.套筒阀; C.隔膜阀; D.角阀。
调节系统的稳定性是对调节系统最基本的要求,稳定调节过程的衰减率Ψ应是:( )。 A.Ψ=0; B.Ψ<0; C.0<Ψ<1; D.Ψ=1。
一个线性调节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 )。 A.干扰作用的形式及强弱; B.系统本身的结构及参数; C.干扰作用的形式及强弱; D.干扰作用的强弱。
单纯的前馈调节是一种能对( )进行补偿的调节系统。 A.测量与给定之间的偏差; B.被调量的变化; C.干扰量的变化; D.输出的变化。
玻璃液位计是根据( )原理工作的。 A.阿基米德; B.连通器; C.牛顿定律; D.万有引力定律。
在DDZ-Ⅲ型仪表中,现场与控制室之间采用( )的信号。 A.4~20mA; B.1~5V; C.0~10Ma; D.0~20V。
我们常提到的PLC是( )。 A.可编程序调节器; B.可编程序控制器; C.集散控制系统; D.总线控制。
下面哪一个是分散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 )。 A.PMK; B.PLC; C.DCS; D.PCS。
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的好坏,应将万用表置( )挡。 A.直流电压挡; B.交流电压档; C.欧姆档; D.任意。
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电势引入测温仪表,补偿导线的长度对测量影响是:( ) A.补偿导线越长,测量误差越大; B.补偿导线越长,测量误差越小; C.补偿导线越短,测量误差越大; D.补偿导线的长短对测量误差无影响。
在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中,校正信号是( )。 A.汽包水位信号; B.蒸汽流量信号; C.给水流量信号 D.给水压力信号。
调节系统的整定就根据调节对象调节通道的特性确定( )参数。 A.变送器; B.传感器; C.执行器; D.调节器。
工业现场压力表的示值表示被测参数的( )。 A.动压; B.全压; C.静压;D.绝对压力。
发电机组的调速系统根据系统中频率的微小变化而进行的调节作用称为( )。 A.一次调节; B.二次调节; C.三次调节;D.四次调节。
通过移动特性曲线使频率恢复到额定值,这种调节作用称为( )。 A.一次调节; B.二次调节; C.三次调节;D.四次调节。
下列信号中不是热工信号的是( )。 A.主汽温度高报警;B.汽包水位低报警; C.炉膛压力低报警; D.发电机跳闸。
正常运行时,汽轮机组保护系统的四个AST电磁阀是( )。 A.得电打开; B.失电关闭; C.得电关闭; D.失电打开。
热工信号和保护装置能否正常运行,将直接影响到设备、人身的安全。因此,应该在( )投入。 A.主设备启动后一段时间; B.主设备启动前; C.主设备并网后; D.总工同意后。
热工仪表的质量好坏通常用( )等三项主要指标评定。 A.灵敏度、稳定性、时滞; B.准确度、灵敏度、时滞; C.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D.精确度、稳定性、时滞。
火力发电厂中,测量主蒸汽流量的节流装置多选用( ) 。 A标准孔板; B标准喷嘴; C.长径喷嘴; D.渐阔喷嘴。
主机真空低停机保护逻辑采用( ) A.三取二 B.二取二 C.二取一 D.三取一。
锅炉灭火保护动作最主要作用是( ) A.跳一次风机 B.跳引送风机 C.切断所有燃料 D.切断所有一二次风源。
在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方式中最为完善、功能最强的方式是( )。 A.机炉独自控制方式 B.协调控制方式 C.汽轮机跟随锅炉方式 D.锅炉跟随汽轮机方式
协调控制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机、炉独立控制系统,另一部分是( )。 A.中调来的负荷指令 B.电液调节系统 C.主控制系统 D.机组主控制器
在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方式中负荷调节反应最快的方式是( )。 A.机炉独立控制方式 B.协调控制方式 C.汽轮机跟随锅炉方式 D.锅炉跟随汽轮机方式
下列各选项中冲转前可以不投入的保护是( )。 A.润滑油低 B.锅炉水位保护 C.低真空保护 D.轴向位移
与AGC相关的自动调节等级最低的一项是( )。 A.CCS B.给煤自动 C.燃料主控 D.给水自动
汽轮机润滑油低油压保护应在( )投入。 A.盘车前 B.满速后 C.冲转前 D.带负荷后
负逻辑体制中用O表示( ) A. 电压为0伏 B.低电平 C.高电平 D. 断路
正逻辑体制中用1表示( ) A.电压为1伏 B.电流为1安培 C. 低电平 D.高电平
测量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是0.5级,则该仪表的基本误差是( )。 A.+0.5% B.-0.5% C.-0.5%到+0.5% D.-0.1%到+0.1%
DCS中,所有控制和保护回路的数字量输入信号的扫描和更新周期应小于( )ms。 A.50; B.60; C.80; D.100。
DCS系统的备用电源的切换时间应小于( )ms,以保证控制器不初始化。
引起( )变化的各种因素称为扰动。 A.调节对象; B.调节系统; C.被调量; D.调节设备。
在功频电液调节中不能克服的反调现象的措施是( ) A.除转速信号外,增加采用转速的微分信号; B.在功率测量中加惯性延迟; C.在功率信号中加负的功率微分信号; D.在功率信号中加积分信号
电接点水位计是利用锅水与蒸汽( )的差别而设计的, 它克服了汽包压力变化对水位的影响,可在锅炉启停及变参数运行时使用。 A.电导率; B.密度; C.热容量; D.电阻。
当一套汽包水位测量装置因故障退出运行时,一般应在( )内恢复,最多不能超过24小时。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设备送电后CRT上显示的颜色状态为 ( )。 A.红色; B.绿色; C.黄色; D.紫色
发电机组的联合控制方式的机跟炉运行方式、炉跟机运行方式、手动调节方式由运行人员( )来选择。 A.随意; B.根据机、炉设备故障情况; C.由领导决定; D.根据电网调度要求。
电接点压力表用来( )。 A.测量瞬时压力值; B.测量最大压力值; C.测量最小压力值; D.当指针与压力高限或低限电接点闭合时,发出动作信号;
机组在CCS协调下,闭锁负荷增的条件是( ) A.主汽温度高; B.主汽压力度高; C.调节阀在上限; D.气轮机调节级压力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