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川北医学院无机化学专科
下列关于有效数字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某同学记录的量筒的读数是13.153 ml。 B.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13.92×0.0112×1.9723结果为0.307。 C.在PH=3.54中,有效数字是3位。 D.8.05%有效数字是2位。
已知M(HCO3-)为61g.mol-1,正常人每100ml血浆中含HCO3- 的量为164.7mg,它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5.0 mmol·L-1 B.54.0 mmol·L-1 C.27.0 mmol·L-1 D.13.5 mmol·L-1
①质量 ②体积 ③物质的量 ④ 速度,其中属于SI基本单位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④
NH3+·CH2·COO-的共轭碱是( )。 A.NH3+·CH2·COOH B.NH2·CH2·COOH C.NH2·CH2·COO- D.以上都不是
根据质子酸碱理论,下列物质不是两性的是( ) A.H2PO4- B.HPO42- C.PO43- D.H2O
在室温下,1.0×10-4 mol.L-1 的NH3 .H2O中,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为:( ) A.1.0×10-10 B.1.0×10-4 C.1.0×10-14 D.1.0×10-8
某缓冲溶液的Kb=1.0×10-8,则该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是:( ) A.5~7 B.7~9 C.5~6 D.6~8
含有难挥发的溶质的稀水溶液,将会引起( )。 A.熔点升高 B.沸点降低 C.蒸气压下降 D.熔点、沸点、蒸气压都不会变
甲醛(CH2O)溶液和葡萄糖(C6H12O6)溶液在某温度下渗透压力相等,则甲醛溶液与葡萄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之比是( ) A.6:1 B.1:6 C.3:1 D.1:3
与正常血浆渗透浓度相比,在下列溶液中属于低渗溶液的是( ) A.9.0 g/L NaCl溶液 B.0.9 g/L NaCl溶液 C.50 g/L葡萄糖溶液(C6H12O6)溶液 D.100 g/L葡萄糖溶液(C6H12O6)溶液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 ) A.H++OH-= H2O B.酸将H+传递给共轭碱 C.酸失去H+ D.两对共轭酸碱之间的质子传
血液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 )A.HAc—NaAc B.NaH2PO4—K2HPO4 C.NaHCO3—Na2CO3 D.H2CO3—NaHCO3
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水溶液:①0.100mol.kg-1的C6H12O6、②0.100mol.kg-1的NaCl、③0.100mol.kg-1Na2SO4。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在生理食盐的精制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在减压过滤完毕时,为防止倒吸,应先关闭真空泵 B.过滤时,布氏漏斗下端斜口应正对吸滤瓶支管 C.在清除离子的过程中应首先清除SO42- D.在蒸发中不要使瓷蒸发皿骤冷
欲配制pH=7的缓冲溶液,应选择下列缓冲对中的( ) A.HAc-NaAc() B.NaHCO3-Na2CO3() C.NaH2PO4-Na2HPO4() D.NH3-NH4Cl(
某反应速率常数,则此反应为( )级反应。 A.1 B.2 C.0 D.不确定
5.0 g·L -1 NaHCO3 (Mr=84)溶液的渗透浓度为( )mmol·L-1,红细胞在此溶液中将发生( )。 A.119,溶胀 B.119,皱缩 C.119,无变化 D.299,无变化
已知:Ksp(AgCl)=1.77×10-10、Ksp(Ag2CrO4)=1.12×10-12,在浓度均为0.010 mol·L-1的KCl和K2Cr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AgCl和Ag2CrO4哪个先沉淀?( ) A.AgCl B.Ag2CrO4 C.同时沉淀 D.不确定
酸碱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定管下端的气泡可以不排除; B.滴定管可以用右手操作; C.读数时视线必须和刻度、水溶液凹面成水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双分子反应一定是二级反应; B.一级、二级、零级反应的半衰期都与C0有关; C.元反应一定是一步能完成的反应; D.化学反应式配平即可求得反应级数;
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 )。 A.能进行到底的反应 B.任何化学反应 C.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D.可逆反应
溴氰菊酯是一种常用杀虫剂,其水解反应是一级反应,若20 C时该反应的半衰期是23天,则水解常数k为( )。 A.3.01 10-2 d-1 B.3.01 10-2 mol·L-1·d-1 C.6.02 10-2 d-1 D.6.02 10-2 mol·L-1·d-1
对于M n+ + x e- →M(n-x)+ 的电极反应,若加入M(n-x)+的沉淀剂或络合剂,则此电极的电极电势将( ),Mn+的氧化性将( )。 A.增大,增强 B.减小,增强 C.减小,减弱 D.增大,减弱
如果某电子的运动速度是7×105 m·s–1,则该电子的de Broglie波长应该是( ) A.1 10-6 m B.1 10-7 m C.1 10-8 m D.1 10-9 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渡态是反应的一种中间体; B.过渡态是反应过程中一种能量最低的状态; C.过渡态是反应过程中能量最高的活化配合状态; D.过渡态是反应过程中能量最高的中间体;
若将某基态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式写成1s22s22px22py1,则违背了( ) A.能量最低原理 B.洪特规则 C.保里不相容原理 D.轨道对称性匹配原则
在多电子原子中,决定电子能量的量子数为( ) A.n B.n和l C.n、l、m D.n、l、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的最大取值为4的原子,有16个电子。 B.主量子数为3时,有3s、3p、3d共3个轨道 C.除氢以外,其它原子的2p能级总是高于2s能级 D.电子云是电子出现的概率随r变化的图象
下列分子:NF3,BCl3,H2S,CHCl3,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 A.NF3 B.BCl3 C.H2S D.CHCl3
H2,CO,Ne,HF沸点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 ) A.Ne<H2<CO<HF B.H2<Ne<CO<HF C.H2<Ne<HF<CO D.HF<Ne<C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π键的轨道重叠部分关于键轴呈圆柱型对称,可绕轴旋转。 B.π键的轨道重叠程度比σ键大。 C.用来参与杂化的轨道必须能量相近。 D.氢键是化学键中的一类。
量子力学中,原子轨道是指( ) A.原子运动的规律 B.电子运动的轨迹或空间范围 C.电子云形状 D.由n、l、m、ms确定的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决定配合物空间构型的主要因素是( ) A.中心原子的氧化数 B.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C.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和杂化轨道数目 D.配体的未键合的孤电子对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铁含量时,从分光光度计上直接测到的是( ) A.溶液的浓度 B.溶液的A或T C.液层的厚度 D.入射光的强度
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 A.改变了平衡中正、逆反应的速率比 B.改变了反应的途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改变了反应的始态和终态 D.使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
下列移液管操作错误的是( ) A.管子未标注“吹出”,放出液体后,管尖在器壁上靠约30秒钟 B.移液管插入待吸液后,尽量只吸不吹 C.移液管插入待吸液中不太浅,以免液面下降后成空吸 D.将蒸馏水润洗后的移液管直接插入试剂中
水质总硬度测定实验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是( ) A.指示剂与Ca2+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B.指示剂与Mg2+形成配合物的显颜色 C.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D.EDTA与Ca2+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下列化合物不可能做配体的是( ) A.H2O B.NH2- C.Co2+ D.CO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微量铁的实验中,使用试剂空白作对照目的是( ) A.确定入射光的波长 B.消除温度不同引起的误差 C.消除溶剂、显色剂等物质对入射光的吸收 D.消除仪器测量误差
下列两种配离子中,[Cu(en)2]2+ 比[Cu(NH3)4]2+稳定性大,原因是( ) A.配位原子不同 B.配体数目不同 C.螯合效应 D.配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解痛药吗啡(C17H19NO3)是一种弱碱,其Kb=7.9×10-7,则0.015 mol·L-1吗啡水溶液的pH值为( )
在生理食盐的制备实验中,调节溶液PH=4,应加入( )。
已知(Fe2+/Fe)= -0.44V,(Ag+/Ag)=0.80V,(Fe3+/Fe2+)=0.77V,标准状态下,上述电对中最强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 )(
螯合物是指中心原子与多齿配体结合形成具有( )结构的配合物;其稳定性大小与( )和( )有关。
25℃时,CaC2O4·H2O的KSP=2.0×10-9 ,欲在[Ca2+]=0.02 mol·L-1的溶液中加入Na2C2O4沉淀出CaC2O4·H2O,则Na2C2O4浓度至少应大于( )mol·L-1
某缓冲溶液PH=5.00,PKa=4.80,则该溶液的缓冲比为( )。
共价键的特点为具有( )和( )。
氢键是一种作用力比( )大,比( )小的结合力。
六氰合铁酸钾(Ⅲ)的化学式为( ),其中配体是( )。
.在100ml 12g/L尿素(CH4ON2)溶液中,需加入葡萄糖(C6H12O6)多少克才能使与正常人体血浆渗透压(300 mmol/L)相等?( 7分)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