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齐齐哈尔医学院-临床检验基础技术
1. (单选题) 以下哪种技术极大提高了免疫学检测的特异性?(本题1.5分) A、 标记技术; B、 单克隆抗体技术; C、 计算机技术; D、 分子生物学技术; E、 细胞培养技术。
2. (单选题) 最早出现的免疫学检测技术是:(本题1.5分) A、 外-斐试验; B、 Wrigt试验; C、 杂交瘤技术; D、 肥达试验 ; E、 Coomb’s试验。
3. (单选题) 人中枢免疫器官包括(本题1.5分) A、 胸腺和脾 B、 骨髓和淋巴结 C、 胸腺和淋巴结 D、 骨髓和粘膜淋巴组织 E、 骨髓和胸腺
4. (单选题) 人体周围免疫器官不包括(本题1.5分) A、 淋巴结、脾 B、 脾、扁桃体 C、 粘膜淋巴组织、扁桃体 D、 胸腺、骨髓 E、 扁桃体、淋巴结
5. (单选题) 免疫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本题1.5分) A、 胸腺和淋巴结 B、 骨髓和脾 C、 淋巴结和脾 D、 骨髓和淋巴结 E、 骨髓和胸腺
6. (单选题) 最早用于标记免疫测定的标记物是(本题1.5分) A、 荧光素 B、 放射性核素 C、 酶 D、 化学放光物质 E、 胶体金
7. (单选题) 获得诺贝尔奖的免疫学检测技术是(本题1.5分) A、 免疫散射比浊试验 B、 放射免疫试验 C、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 化学放光免疫试验 E、 杂交瘤技术
8. (单选题) 下列方法中属于经典免疫学技术的是(本题1.5分) A、 酶免疫试验 B、 放射免疫试验 C、 免疫沉淀试验 D、 化学放光免疫试验 E、 流式细胞术
9. (单选题) 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大的是(本题1.5分) A、 静电引力 B、 范德华引力 C、 氢键结合力 D、 疏水作用力 E、 分子间结合力、
10. (单选题) 抗原抗体结合力中作用最小的是(本题1.5分) A、 静电引力 B、 范德华引力 C、 氢键结合力 D、 疏水作用力 E、 分子间结合力
11. (单选题) 抗原自凝现象出现在下列哪种情况(本题1.5分) A、 反应pH达到或接近颗粒抗原的等电点 B、 反应pH达到或接近抗原的等电点 C、 反应pH高于颗粒抗原的等电点 D、 反应pH低于颗粒抗原的等电点 E、 反应pH高于抗原的等电点
12. (单选题) 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来检测相对应的抗体或抗原,是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本题1.5分) A、 特异性 B、 比例性 C、 可逆性 D、 亲和性 E、 带现象
13. (单选题) 外-斐试验的原理是利用了(本题1.5分) A、 过量抗原 B、 共同抗原 C、 过量抗体 D、 亲和性 E、 可逆反应
14. (单选题) 制备免疫血清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本题1.5分) A、 早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低,特异性好 B、 早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高,特异性好 C、 早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低,特异性低 D、 后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低,特异性好 E、 后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高,特异性低
15. (单选题)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是指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什么区结合的特异性(本题1.5分) A、 可变 B、 恒定区 C、 高变区 D、 超变区 E、 低变区
16. (单选题) 下列哪种免疫血清与相应抗原结合容易形成可见免疫复合物(本题1.5分) A、 人 B、 马 C、 家兔 D、 猴 E、 牛
17. (单选题) 抗原抗体反应中,抗体的合适浓度是(本题1.5分) A、 固定的 B、 规定的 C、 与抗原相对而言 D、 随便设定的 E、 人为规定的
18. (单选题) 有补体参与的反应最适宜的pH(本题1.5分) A、 6.0~9.0 B、 7.0~9.0 C、 7.2~7.4 D、 6.0~ 8.0 E、 7.0~7.5
19. (单选题) 在抗原抗体反应中,通常使用什么溶液作抗原抗体稀释液(本题1.5分) A、 0.70% NaCl溶液 B、 0.60% NaCI溶液 C、 0.75%NaCl溶液 D、 0.85% NaCl溶液 E、 0.95% NaCl溶液
20. (单选题) 静电引力大小(本题1.5分) A、 和两个电荷的距离成正比 B、 和两个电荷的距离的平方成比 C、 和两个电荷的距离成反比 D、 和两个电荷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E、 和两个电荷的距离平方不成比例关系
21. (单选题) 抗原抗体反应比例不合适出现的沉淀物减少的现象称为(本题1.5分) A、 前带 B、 后带 C、 带现象 D、 等价带 E、 等电点
22. (单选题) 由于抗原过量导致抗原抗体结合物减少的现象为(本题1.5分) A、 前带 B、 后带 C、 带现象 D、 等价带 E、 等电点
23. (单选题) 有关交叉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本题1.5分) A、 为非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 B、 由于不同抗原分子上存在共同抗原表位所致 C、 对免疫学诊断结果判断没影响 D、 利用交叉反应进行诊断典型例子是肥达试验 E、 利用交叉反应进行诊断典型例子是库姆试验
24. (单选题) 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最终出现肉眼可见沉淀现象,其原因是(本题1.5分) A、 从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 B、 从疏水胶体变为亲水胶体 C、 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导致蛋白变性所致 D、 抗原抗体结合作用和盐析作用共同作用所致 E、 蛋白质盐析所致
25. (单选题) 一般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温度为(本题1.5分) A、 37℃ B、 25℃ C、 4℃ D、 56℃ E、 45℃
26. (单选题) 平衡常数K是表示抗原抗体反应的(本题1.5分) A、 特异性 B、 亲合性 C、 比例性 D、 可逆性 E、 非特异性
27. (单选题) 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pH值是(本题1.5分) A、 3~4 B、 5~10 C、 6~9 D、 9~10 E、 10~12
28. (单选题) 下列关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本题1.5分) A、 抗原抗体反应有交叉反应,故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不强 B、 抗原抗体反应必须在抗体量略大于抗原量时,形成的复合物最大 C、 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复合物又可解离为游离的抗原与抗体 D、 抗体与抗原结合牢固,不易被解离 E、 抗原抗体反应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29. (单选题) 下列哪类抗体与相应抗原表位的亲和力最强(本题1.5分) A、 IgG类 B、 IgM类 C、 IgA类 D、 IgE E、 IgD
30. (单选题)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可逆性原理设计的免疫学技术是(本题1.5分) A、 酶免疫技术 B、 放射免疫技术 C、 金免疫技术 D、 荧光免疫技术 E、 亲合层析技术
31. (单选题)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速度的因素是(本题1.5分) A、 电解质 B、 pH值 C、 温度 D、 抗体特异性 E、 抗原表位的数量
32. (单选题) 下列哪种不属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中反应物自身的因素(本题1.5分) A、 抗原的性质 B、 抗体的亲和力 C、 电解质 D、 抗体的浓度 E、 抗体的特异性
33. (单选题) 蛋白质抗原首次免疫接种后,最好间隔多长时间再进行第二次免疫(本题1.5分) A、 1周左右 B、 2周左右 C、 3周左右 D、 4周左右 E、 任意时间
34. (单选题) 鉴定抗体的效价,常用下列哪一种方法(本题1.5分) A、 间接凝集试验 B、 单向免疫扩散法 C、 双向免疫扩散法 D、 免疫亲和层析法 E、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35. (单选题) 纯化特异性抗体时,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除去杂抗体(本题1.5分) A、 盐析法 B、 凝胶过滤法 C、 离子交换层析法 D、 免疫亲和层析法 E、 免疫电泳法
36. (单选题) 完全佐剂的组成为(本题1.5分) A、 液体石蜡+羊毛脂 B、 羊毛脂+氢氧化铝 C、 液体石蜡+卡介苗+氢氧化铝 D、 卡介苗+氢氧化铝+羊毛脂 E、 卡介苗+液体石蜡+羊毛脂
37. (单选题) 动物放血应在末次免疫后多长时间(本题1.5分) A、 1~3天 B、 5~7天 C、 7~10天 D、 12~15天 E、 15天以上
38. (单选题) 能在HAT选择培养基中长期存活的是(本题1.5分) A、 细胞多聚体 B、 融合的脾细胞与瘤细胞 C、 融合的瘤细胞与瘤细胞 D、 未融合的瘤细胞 E、 未融合的脾细胞
39. (单选题) 不属于可溶性抗原制备方法的是(本题1.5分) A、 反复冻融法 B、 酶处理法 C、 过滤法 D、 超声破碎法 E、 表面活性剂处理
40. (单选题) 亲合层析支持物最常用的是(本题1.5分) A、 sepharose2B B、 sepharose4B C、 sepharose6B D、 多孔玻璃球 E、 琼脂粉
41. (单选题) 制备抗重链血清时,用于裂解免疫球蛋白的酶最好选用(本题1.5分) A、 木瓜蛋白酶 B、 胃蛋白酶 C、 胰蛋白酶 D、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 胰肽酶
42. (单选题) 制备10ml针对某抗原的抗血清,选择何种动物为宜(本题1.5分) A、 家兔 B、 小白鼠 C、 马 D、 绵羊 E、 猴
43. (单选题) 从免疫血清中粗提γ球蛋白最简便的方法为(本题1.5分) A、 亲合层析 B、 离子交换层析 C、 凝胶过滤 D、 超速离心 E、 硫酸铵盐析
44. (单选题) 具有免疫原性的佐剂为(本题1.5分) A、 脂多糖 B、 氢氧化铝 C、 石蜡油 D、 羊毛脂 E、 多聚核苷酸
45. (单选题) 制备人血清蛋白与福氏完全佐剂的乳化抗原时,两者比例最好为(本题1.5分) A、 1:1 B、 2:1 C、 3:1 D、 4:1 E、 0.5:1
46. (单选题) 根据抗原密度大小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为(本题1.5分) A、 盐析法 B、 凝胶层析法 C、 亲和层析法 D、 超速离心法 E、 有机溶剂沉淀法
47. (单选题) 根据抗原分子电荷不同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为(本题1.5分) A、 盐析法 B、 凝胶层析法 C、 离子交换层析法 D、 有机溶剂沉淀法 E、 亲和层析法
48. (单选题) 鉴定抗体的特异性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本题1.5分) A、 单向免疫扩散 B、 双向免疫扩散 C、 火箭电泳法 D、 ELISA E、 免疫电泳试验
49. (单选题) 关于单克隆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本题1.5分) A、 可识别多个表位 B、 特异性高 C、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D、 活化B细胞产生 E、 结构不同
50.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单克隆抗体性质的是(本题1.5分) A、 结构均一 B、 无血清交叉反应 C、 可以大量制备 D、 效价高 E、 可以结合多个抗原表位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