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兰州大学环境法

10. (4分)防治放射性污染的基本政策 十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的方针。
9. (4分)由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委托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是被告。
8. (4分)对固体废物实行“三化”管理原则中“三化”指排量减量化、功能资源化、影响无害化。
7. (4分)诉讼未必是解决环境民事纠纷最后的一种途径。
6. (4分)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5. (4分)环境法的作用可以从环境资源、环境保护和法律的重要性这三个方面来认识。
4. (4分)行为违法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3. (4分)环境污染损害赔案件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从侵害行为发生开始计算。
2. (4分)《资源税暂行条例》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限定于开采国家规定的矿产品和生产盐。
1. (4分)环境民事诉讼实行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15. (4分)我国《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等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的实现是 A. 半小时内 B. 一小时内 C. 两小时内 D. 三小时内
(4分)环境法以调整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属于? A. 公法范畴 B. 私法范畴 C. 社会法范畴 D. 国际法范畴
13. (4分)对违反矿产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开采矿产资源给予的罚款,我国采用 A. 比例罚款制 B. 定额罚款制 C. 惩罚性罚款制 D. 比例加惩罚性罚款制
(4分)在已批准的农田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批准 A. 国务院 B. 省人民政府 C. 市县人民政府 D. 乡镇人民政府
10. (4分)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 )。 A. 唐朝 B. 明朝 C. 清朝 D. 殷商
9. (4分)被称为“固定噪声源”的是 A. 工业噪声 B. 交通噪声 C. 施工噪声 D. 社会生活噪声
8. (4分)国际环境法最主要的渊源是 A. 国际条约 B. 国际习惯 C. 软法 D. 一般法律原则
7. (4分)村镇规划的关键是 A. 搞好基础设施 B. 保护基本农田 C. 布局合理 D. 兼顾基本设施和农田
6. (4分)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 A. 需要 B. 限制 C. 可持续 D. 发展
5. (4分)海洋环境领域最早的多边国际条约是 A. 《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 B. 《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C. 《联合国海洋公约》 D. 《伦敦倾废公约》
4. (4分)日本设立的由国务大臣任长官的环境厅,这说明在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类型上,它是 A. 现有的部兼负环境保护职责 B. 设立协调机构——委员会 C. 成立部一级行政机构 D. 具有更大权限的独立机构
3. (4分)退耕还林后土地的承包经营期限可以延长到 A. 30年 B. 40年 C. 50年 D. 70年
(4分)环境资源法的特征不包括哪一项? A. 综合性 B. 调整对象的一般性 C. 科学技术性 D. D公益性
1. (4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法律原则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里的运用 A. 民事侵权 B. 民事合同 C. 行政法治 D. 行政合同
10. (4分)“十五”期间污染治理的重点是固体垃圾污染和大气污染。
9. (4分)环境行政处分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留用察看和开除。
8. (4分)特定行政主体对违反环境保护行政法律规范而应承担行政责任者实施的惩罚措施称为环境行政制裁。
7. (4分)环境民事诉讼实行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6. (4分)工业噪声源也被称为是“固定噪声源”。
5. (4分)在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案件,其诉讼时效是三年。
4. (4分)环境污染损害赔案件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从侵害行为发生开始计算。
3. (4分)对固体废物实行“三化”管理原则中“三化”指排量减量化、功能资源化、影响无害化。
2. (4分)由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委托的组织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是被告。
1. (4分)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国家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的行为就构成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
(4分)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 A. 排污收费制度 B. 限期治理制度 C. “三同时”制度 D. 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4分)规定土地不同用途的是 A. 土地管理法 B.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 宪法 D.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3. (4分)行政许可程序不包括哪一项内容? A. 申请 B. 批复 C. 审查 D. 听证
12. (4分)根据()可以将污染类型分为生物污染危害、化学污染危害等 A. 介入环境要素的不同 B. 污染物的特性 C. 物质和因素的形态 D. 污染物的来源
11. (4分)被称为《外层空间宪章》的条约是 A. 《外空条约》 B. 《外空责任条约》 C. 《联合国宪章》 D. 《关于登记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条约》
(4分)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 A. 需要 B. 限制 C. 可持续 D. 发展
9. (4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 A. 50% B. 75% C. 80% D. 85%
8. (4分)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应更多的采用()责任形式 A. 补偿性 B. 报复性 C. 预防性 D. 混合性
(4分)国家就主要水系的水污染所制定的第一个专门行政法规是针对哪一流域水污染极为严重的情况的? A. 海河 B. 辽河 C. 淮河 D. 珠江
6. (4分)除法律规定免责的情形外,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行为人( )。 A. 若主观上没有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 B. 若主观上没有过错,可以免除赔偿责任 C. 无论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D. 只有从事了违法排污行为,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5. (4分)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省、市、县政府均建立了环境保护专门机构,()一般也设立了专门机构或由有关部门兼营 A. 工业集中的城市 B. 沿海发达的县 C. 工业较集中的县 D. 沿海发达的市
4. (4分)下列关于环境行政违法行为的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 主体和环境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 B. 后果是承担环境行政法律责任 C. 主体具有相关的法律义务 D. 主体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3. (4分)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中不属于排污单位和个人的义务的是? A. 执行国家或者地方的排放标准和规定 B. 按规定进行排污申报登记,缴纳排污费 C. 对超标排放或造成海洋环境严重污染的,应当限期进行治理 D. 开发利用海洋环境资源不得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破坏
2. (4分)村镇规划的关键是 A. 搞好基础设施 B. 保护基本农田 C. 布局合理 D. 兼顾基本设施和农田
(4分)日本关于环境法的目的最初是 A. 目的一元论 B. 目的二元论 C. 目的多元论 D. 零增长理论
10. (4分)《资源税暂行条例》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限定于开采国家规定的矿产品和生产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