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 )(本题2.0分) A、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B、 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共同发挥基础性作用 C、 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D、 不要国家宏观调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应采取( )(本题2.0分) A、 计划经济的形式 B、 计划经济为主的形式 C、 不要任何计划的形式 D、 市场经济的形式
邓小平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 )(本题2.0分) A、 改革 B、 科学 C、 生物工程 D、 尖端技术
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是( )(本题2.0分) A、 农业 B、 工业 C、 服务业 D、 信息业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 )(本题2.0分) A、 城市到农村 B、 农村推向城市 C、 城市农村同时开始 D、 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开放一开始就遇到的争论是( )(本题2.0分) A、 和平与发展 B、 姓“社”姓“资” C、 理论与实践 D、 生产与生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是在( )(本题2.0分) A、 “文化大革命”过程中 B、 “文革”结束后的扰乱反正过程中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D、 新民主义革命过程中
率先批判“两个凡是”的是( )(本题2.0分) A、 毛泽东 B、 华国锋 C、 邓小平 D、 周思来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 )(本题2.0分) A、 坚持与时俱进 B、 坚持党的先进性 C、 坚持党的阶级性 D、 坚持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本题2.0分) A、 党的先进性 B、 党的阶级性 C、 与时俱进 D、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是在( )(本题2.0分) A、 党的十二大上 B、 党的十三大上 C、 党的十四大上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本题2.0分) A、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 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 )(本题2.0分) A、 实事求是 B、 群众路线 C、 独立自主 D、 党的建设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 )(本题2.0分) A、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 B、 国民革命时期 C、 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人是( )(本题2.0分) A、 张如心 B、 刘少奇 C、 王稼祥 D、 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本题2.0分) A、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 发展教育和科学 C、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的国家。”这句话理解为( )(本题2.0分) A、 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B、 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 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 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本题2.0分) A、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 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 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 D、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这是因为( )(本题2.0分) A、 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约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 )(本题2.0分) A、 四个现代化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小康社会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本题2.0分) A、 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 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在党的:( )(本题2.0分) A、 十一届六中全会 B、 十三大 C、 十五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本题2.0分) A、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B、 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奔向共产主义 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是在党的:( )(本题2.0分) A、 十三大 B、 十二大 C、 十四大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起点是党的:( )(本题2.0分)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三大 C、 十五大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本题2.0分) A、 过渡性质的社会 B、 社会主义社会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 )(本题2.0分) A、 武装斗争 B、 农民运动 C、 工农武装割据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本题2.0分) A、 农民问题 B、 工人问题 C、 革命道路问题
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本题2.0分)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 41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代表人物是:( )(本题2.0分) A、 毛泽东 B、 朱德 C、 邓小平
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