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有( )。 (1)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 (3)政治经济学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5)空想社会主义 (6)科学社会主义 (本题1.5分) A、 (1)(3)(6) B、 (2)(4)(6) C、 (2)(4)(5) D、 (2)(3)(6)
. (单选题) 哲学是( )。(本题1.5分)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对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 (单选题) 一切唯物主义都认为( )。(本题1.5分) A、 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 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 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D、 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单选题)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表明( )。(本题1.5分) A、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 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C、 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D、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单选题)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其唯一特性是( )。(本题1.5分) A、 具体性 B、 现实性 C、 多样性 D、 客观实在性
.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本题1.5分)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的观点 D、 运动和规律的观点
(单选题) 矛盾是( )。(本题1.5分) A、 对立面双方之间互相联系和转化的关系 B、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C、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D、 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和相互否定的关
(单选题) 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 )。(本题1.5分) A、 唯理论 B、 先验论 C、 反映论 D、 经验论
.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本题1.5分) A、 方向和道路 B、 形式和状态 C、 结构和功能 D、 动力和源泉
. (单选题) 规律的根本特点是( )。(本题1.5分) A、 普遍性、 B、 多样性 C、 稳定性 D、 客观性
(单选题)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本题1.5分) A、 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B、 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C、 农民收割庄稼 D、 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
(单选题) 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本题1.5分) 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问题
(单选题)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本题1.5分)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发展 C、 经济基础的发展 D、 上层建筑的发展
. (单选题) 人民群众的主体是( )。(本题1.5分) A、 进步的知识分子 B、 爱国的进步人士 C、 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D、 各时代的进步阶级
. (单选题) 商品的二因素是( )。(本题1.5分) A、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 使用价值和价值 C、 价值和交换价值 D、 价值和价格
(单选题)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本题1.5分)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实践唯物论和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本题1.5分) A、 共产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 B、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形态 C、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实践 D、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现实
(单选题)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 )。(本题1.5分) A、 相等 B、 成正比 C、 成反比 D、 无关
. (单选题)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 )两个基本方面。(本题1.5分) A、 经济和政治 B、 政治和文化 C、 对内和对外 D、 军事和外交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本题1.5分) A、 ﹒19世纪初期的欧洲 B、 ﹒19世纪中期的亚洲 C、 ﹒19世纪中期的欧洲 D、 ﹒19世纪末期的欧洲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本题1.5分) A、 ﹒唯物论和辩证法 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 ﹒唯物的自然观和历史观 D、 ﹒彻底地唯物主义一元论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后,开始出现了( )。(本题1.5分) 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 (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本题1.5分) A、 ﹒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B、 ﹒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 ﹒物体的位置移动和场所的变更
(单选题)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指( )。(本题1.5分) A、 ﹒矛盾范畴内容的客观性与形式的主观性 B、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 C、 ﹒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 D、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
(单选题) 规律的根本特点是( )。(本题1.5分) A、 ﹒客观性 B、 ﹒普遍性 C、 ﹒多样性 D、 ﹒稳定性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本题1.5分) A、 ﹒反映的观点 B、 ﹒客观实在的观点 C、 ﹒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单选题)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本题1.5分)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实践唯物论和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单选题) 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本题1.5分) 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问题
(单选题)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本题1.5分)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发展 C、 ﹒经济基础的发展 D、 ﹒上层建筑的发展
(单选题) 从本质上讲,资本是( )。(本题1.5分) A、 ﹒厂房 B、 ﹒机器 C、 ﹒原材料 D、 ﹒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单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 )。(本题1.5分) A、 ﹒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B、 ﹒是对抗性的矛盾 C、 ﹒是完全相适应的 D、 ﹒是没有矛盾的
(单选题) 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 )。(本题1.5分) A、 ﹒脑力劳动 B、 ﹒各种形式不同的劳动 C、 ﹒体力劳动 D、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单选题)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 )。(本题1.5分) A、 ﹒相等 B、 ﹒成正比 C、 ﹒成反比 D、 ﹒无关
(单选题) 资本价值构成是指( )。(本题1.5分) A、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 B、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C、 ﹒购买原料的价值与购买劳动力价值的比例 D、 ﹒劳动力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的比例
(单选题)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本题1.5分) A、 ﹒社会产品的实现问题 B、 ﹒社会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 C、 ﹒社会产品的物质补偿问题 D、 ﹒社会资本的积累问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本题1.5分) A、 ﹒共产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 B、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形态 C、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实践 D、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现实
(单选题) 必然王国与自然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本题1.5分) A、 ﹒两个不同阶段 B、 ﹒两种不同道路 C、 ﹒两种不同结果 D、 ﹒两种不同方法
(单选题)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 )。(本题1.5分) A、 ﹒一种国家制度 B、 ﹒无产阶级民主 C、 ﹒人民群众民主 D、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形式
(单选题) 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本题1.5分) A、 ﹒国家政党问题 B、 ﹒国家政权问题 C、 ﹒国家政府问题 D、 ﹒人民政权问题
(单选题) 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 )(本题1.5分) A、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 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单选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_______的标准。( )(本题1.5分)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 一元论和二元论
(单选题)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本题1.5分) A、 创造新价值 B、 创造剩余价值 C、 创造必要价值 D、 创造使用价值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本题1.5分) A、 实践性 B、 运动性 C、 物质性 D、 客观性
(单选题)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本题1.5分)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单选题)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本题1.5分)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 (单选题) 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 )(本题1.5分) A、 运动 B、 实践 C、 精神生产 D、 物质生产
(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本题1.5分) 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 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单选题)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本题1.5分) A、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单选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本题1.5分)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单选题) 《坛经》“时有风吹幡动,----僧曰风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惠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 )(本题1.5分) A、 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 B、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