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平顶山学院-行政管理-政治经济学
(单选题) 商品价值的构成可以表示为()(本题2.0分) A. C+V B. v+m C. c+m D. c+v+m
(单选题) 工作日不变而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产生的是()(本题2.0分)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 C. 利润 D. 平均利润
(单选题) 产业资本循环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本题2.0分) A. 购买阶段 B. 储备阶段 C. 生产阶段 D. 销售阶段
(单选题) 折旧率是折旧费与()(本题2.0分) A. 固定资本原值的比率 B.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的比率 C. 预付资本总量的比率 D. 预付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的比率
(单选题) 生产价格的构成是生产成本加()(本题2.0分) A. 剩余价值 B. 利润 C. 平均利润 D. 超额利润
(单选题) 垄断组织的实质在于获取()(本题2.0分) A. 利润 B. 平均利润 C. 绝对利润 D. 垄断利润
(单选题)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是()(本题2.0分) A. 流动资本替换 B. 固定资本更新 C. 预付总资本更新 D. 可变资本更新
(单选题) 普通劳动者通过购买股票所获得的股息和分红是()(本题2.0分) A. 非剥削性质的劳动收入 B. 非剥削性质的资金收入 C. 剥削性质的资本收入 D. 福利性收入
(单选题)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本题2.0分) A. 公有制经济 B. 个体经济 C. 私营经济 D. 外资企业
(单选题) 以下既属于商品市场又属于生产要素市场的是()(本题2.0分) A. 消费品市场 B. 生产资料市场 C. 劳动力市场 D. 金融市场
(单选题) 假设某国2010年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万亿美元,2011年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2万亿美元,2011年价格比2010年上涨了10%,则该国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是()(本题2.0分) A. 20% B. 8% C. 12% D. 18%
(单选题) 农业社会中占最大比重的产业是()(本题2.0分) A. 第一产业 B. 第二产业 C. 第三产业 D. 新兴产业
(单选题)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本题2.0分) A.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B. 科技进步和创新 C. 保障和改善民生 D. 建设“两型”社会
(单选题) 初次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本题2.0分) A. 物质生产领域内进行的分配 B. 文化艺术领域内进行的分配 C. 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D. 资本所有者之间进行的分配
(单选题) 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是()(本题2.0分) A. 国际贸易 B. 国际分工 C. 国际投资 D. 经济全球化
(多选题) 现阶段,我国按劳分配的特点是()(本题4.0分) A. 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B. 以企业为单位进行 C. 受市场机制制约 D. 全社会实行统一标准 E. 收入上不存在差别
(多选题) 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要求()(本题4.0分) A. 缩小中等收入者比重 B.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C. 提高低收入群众基本收入 D. 调控不合理的高收入 E. 打击非法收入
(多选题) 市场机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包括()(本题4.0分) A. 信用机制 B. 价格机制 C. 竞争机制 D. 交易机制 E. 供求机制
(多选题)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本题4.0分) A. 非歧视性原则 B. 透明度原则 C. 发展中国家单方面优惠原则 D. 一切国家双方面优惠原则 E. 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
(多选题)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有()(本题4.0分) A. 对外贸易 B. 对外资金交流 C. 对外技术交流 D.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E. 发展国际旅游业
(问答题) 简述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途径。(本题15.0分)
(问答题) 简述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本题15.0分)
(单选题)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本题2.0分) A. 劳动者技能的提高 B. 劳动对象的改善 C. 分工协作的加强 D. 生产工具的变革
(单选题) 自然经济建立的基础是( )(本题2.0分) A. 国际分工 B. 个别分工 C. 社会分工 D. 自然分工
(单选题) 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本题2.0分) A. 价值 B. 使用价值 C. 交换价值 D. 价格
(单选题)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性是指( )(本题2.0分) A.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为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同时占有 B. 使用价值由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由具体劳动形成 C.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D. 有价值的物品未必有使用价值
(单选题)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本题2.0分) A. 关系不确定 B. 无关 C. 成正比 D. 成反比
(单选题) 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 )(本题2.0分) A. 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价值制约 B. 商品价格总是与价值保持一致 C. 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 商品价格总是低于价值
(单选题) 由于流通中的货币量相对不足而引发的经济现象是( )(本题2.0分) A. 生产过剩 B. 信用膨胀 C. 通货膨胀 D. 通货紧缩
(单选题)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本题2.0分) A.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 价格标准和支付手段 C. 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D. 世界货币和国家货币
(单选题) 资本总公式是( )(本题2.0分) A. W-G-W B. G-W-G C. G-W- D. G-
(单选题)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本题2.0分) A. 不变资本的比率 B. 可变资本的比率 C. 全部资本的比率 D. 积累资本的比率
(单选题) 商品价值的构成可以表示为( )(本题2.0分) A. C+V B. v+m C. c+m D. c+v+m
(单选题) 工作日不变而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产生的是( )(本题2.0分)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 C. 利润 D. 平均利润
(单选题) 产业资本循环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本题2.0分) A. 购买阶段 B. 储备阶段 C. 生产阶段 D. 销售阶段
(单选题) 折旧率是折旧费与( )(本题2.0分) A. 固定资本原值的比率 B. 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的比率 C. 预付资本总量的比率 D. 预付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的比率
(单选题) 生产价格的构成是生产成本加( )(本题2.0分) A. 剩余价值 B. 利润 C. 平均利润 D. 超额利润
(多选题) 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本题4.0分) A.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B. 科技发展水平及应用程度 C. 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 D. 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 E. 自然条件
(多选题) 按照主体不同,信用可分为( )(本题4.0分) A. 商业信用 B. 银行信用 C. 消费信用 D. 国家信用 E. 企业信用
(多选题) 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表现在( )(本题4.0分) A. 增加投资机会 B. 加快商品流转速度 C. 加深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D. 减缓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E. 刺激投资引发信用危机
(多选题)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劳动者( )(本题4.0分) A. 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 B. 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财富 C. 有人身自由 D. 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E.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多选题)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本题4.0分) A. 工人有权利参与对劳动过程的管理 B.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C. 工人的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D. 工人劳动产品的一部分归资本家所有 E. 工人拥有劳动力的使用权
(问答题) 简述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本题15.0分)
(问答题) 简述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本题15.0分)
(问答题) 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本题15.0分)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