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许昌学院-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专升本)

1. (单选题) 我国小学独立设置的语文科,始于( )(本题1.0分) A、 1901年 B、 1902年 C、 1903年 D、 1904年
(单选题)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规定的语文科教学目标不包括( )(本题1.0分) A、 使儿童通过说话、写作的研究、练习,能正确地用4普通话和语体文表达思想感情。 B、 使儿童通过写字的研究、练习,能正确、迅速地书写书和常用的行书。 C、 教导儿童熟练国语,使其发音正确,说话流畅。 D、 使儿童通过普通话和语体文并联系各科的学习,能获得初步的自然史地常识。
(单选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阶段中,1981~1984年属于( )(本题1.0分) A、 改革准备阶段 B、 改革兴起阶段 C、 改革发展阶段 D、 改革创新阶段
(单选题)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经常、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是( )(本题1.0分) A、 文献研究法 B、 现状调查法 C、 教学实验法 D、 实地观察法
(单选题) 下列哪种测试的目的在于鉴别学生语文学习的差异性?( )(本题1.0分) A、 综合测试 B、 诊断性测试 C、 常模参照测试 D、 目标参照测试
(单选题) 下列关于期望值和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本题1.0分) A、 期望值等于评价叫无效评价 B、 评价如果等于期望值,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C、 评价指数越高,评价效果就越高 D、 如果评价指数过低,教师认为不是事实求是
(单选题) ( )有利于学生对生字“渐碰渐熟”。(本题1.0分) A、 集中识字 B、 分散识字 C、 识写分开 D、 注音识字
(单选题) 关于语言的成就水平,我们主要关注四种知识技能,即:推理、交流、组织和( )。(本题1.0分) A、 拼写 B、 语法 C、 标点 D、 运用规则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的性质。( )(本题1.0分) A、 基础性 B、 实践性 C、 综合性 D、 单一性
(单选题) 识记“山、石、田、土、井、日、月”此类字,我们可以采取( )。(本题1.0分) A、 分散识字 B、 形声识字法 C、 集中识字 D、 象形会意识字法
( )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本题1.0分) A、 作文 B、 日记 C、 叙事 D、 讲故事
. (单选题) ( )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本题1.0分) A、 考试大纲 B、 教学大纲 C、 教学设计 D、 语文课程标准
(单选题) 在语文本体论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一个营造( )作文的世界。(本题1.0分) A、 宽松 B、 和谐 C、 自主 D、 指导
(单选题) 语文主要是通过( )来影响人生的。(本题1.0分) A、 写作 B、 表达 C、 阅读 D、 听说
(单选题) ( )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启发教育原理。(本题1.0分) A、 三字经 B、 大学 C、 论语 D、 学记
(单选题)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母体,语文教育的价值大量地显示为( )的价值。(本题1.0分) A、 科学实用 B、 人文教育 C、 文学 D、 艺术
“三、百、千”的“三”代表( )。(本题1.0分) A、 三字经 B、 易经 C、 春秋 D、 论语
(单选题) 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等形式,属于( )。(本题1.0分) A、 游戏识字法 B、 象形会意识字法 C、 情景识字法 D、 词串识字法
(单选题) 口语交际的( ),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交际话题的情境性设置,恰当地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真实地进入角色。(本题1.0分) A、 即时性 B、 情景性 C、 自主性 D、 复杂性
(单选题) 识字是语文教育的入门口,( )则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天地。(本题1.0分) A、 理解 B、 阅读 C、 写作 D、 独白
(单选题)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丐尊二人提出了( )的概念。(本题1.0分) A、 国文 B、 国语 C、 语文 D、 文学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说话能力要素的是( )(本题1.0分) A、 组织语言能力 B、 表情达意的能力 C、 理解语言能力 D、 应变能力
24.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设立语文课程,“语文”的含义是( )(本题1.0分) A、 语为语言,文为文学 B、 语为国语,文为国文 C、 语为语言,文为“文言” D、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25. (单选题) 现行教学大纲对一、二、三年级安排的识字量为分别为( )(本题1.0分) A、 400、700、600 B、 400、750、550 C、 400、600、300 D、 300、400、500
26. (单选题) 评估要做到( )(本题1.0分) A、 科学、全面 B、 客观、详尽 C、 全面、细致 D、 科学、客观
27. (单选题)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表述最全面、最准确的大纲是( )(本题1.0分) A、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B、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C、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D、 《义务教育大纲》
28. (单选题)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 )(本题1.0分) A、 理解课文 B、 读懂文章 C、 使学生独立阅读 D、 从读学写
29. (单选题) 结合作文,训练听说的方式是( )(本题1.0分) A、 看图说话 B、 听辨训练 C、 口头作文 D、 答问训练
加点词不属于兼类词的是
加点词不属于兼类词的是 (本题1.0分) A、 对|一对枕头 B、 一份通知|已经通知大家了 C、 很端正|端正了态度 D、 了理想的成绩|远大的理想
小学生阶段,儿童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过渡到(  )(本题1.0分) A、 直观动作思维 B、 多元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 D、 抽象复杂思维
属于连动短语的是(本题1.0分) A、 场买东西 B、 去巴黎 C、 吃山,靠海吃海 D、 又跳
1956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主要是学习( )(本题1.0分) A、 苏联 B、 美国 C、 日本 D、 英国
13.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小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主要来源是( ) (本题1.0分) A、 语文教学大纲 B、 语文教学计划 C、 生活 D、 语文教材
(单选题) 属于存现句的是(本题1.0分) A、 人在柜台前观看演示。 B、 个地区,人们主要以捕鱼为生 C、 鼓励我投入这项研究。 D、 挂着一幅画。
作文的源泉是( ) (本题1.0分) A、 想象 B、 思维 C、 生活 D、 课堂
.说和写属于自内而外的输出,通过说和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  )(本题1.0分) A、 理解能力 B、 表达能力 C、 迁移能力 D、 记忆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认识常用字的数量为( )(本题1.0分) A、 2500字左右 B、 3000字左右 C、 3500字左右 D、 2000字左右
提出“言文一致”主张的是( )(本题1.0分) A、 国文运动 B、 《新思潮》 C、 《新青年》 D、 国语运动
没有错别字的是(本题1.0分) A、 慧星 B、 馆 C、 致胜 D、 见拙
(多选题) 以下关于阅读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本题3.0分) A、 阅读教学是以学生阅读为基础的认知过程 B、 阅读教学的思想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 C、 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的阅读、思考为基础 D、 阅读教学和听说教学、作文教学之间难以实现融合 E、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文能力包括( )(本题3.0分) A、 观察、思维能力 B、 命题立意能力 C、 模仿、借鉴能力 D、 选材、组织能力 E、 遣词造句能力
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特点是( )(本题3.0分) A、 综合性 B、 多元性 C、 阶段性 D、 实践性 E、 开放性
语文学习质量评估的主要方式包括( )(本题3.0分) A、 描述 B、 记分 C、 等级 D、 评语 E、 记录
加点的疑问代词属于任指用法的是(本题3.0分) A、 要点儿什么? B、 么都不想要。 C、 谁,都阻挡不了她前进的步伐。 D、 哪儿找到这宝贝的? E、 怎么说他都不听。
(多选题) 具有成分省略的句子是(本题3.0分) A、 饭,他就去展览馆了。 B、 呢 C、 你的答复,很高兴! D、 丽的蝴蝶啊! E、 了!
(多选题) 下列各组词中都属于陈述式合成词的是( )(本题3.0分) A、 通红 B、 国营 C、 性急 D、 热情 E、 雪崩
(多选题) 下列各组字中两个字笔画数相同的是( )(本题3.0分) A、 nbsp; 册 B、 nbsp; 但 C、 nbsp; 葛 D、 nbsp; 为 E、 nbsp; 放
句子的语气一般可分为( )几种。(本题3.0分) A、 陈述 B、 B疑问 C、 C祈使 D、 D感叹 E、 E强调
(多选题) 根据结构关系,单句可分为 【 】 (本题3.0分) A、 名词句 B、 B动词句 C、 C形容词句 D、 D主谓句 E、 E非主谓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