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佳木斯大学语言治疗学

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有( )。
·罚金
·管制
·没收财产
·剥夺政治权利
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
·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
·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
·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
惯犯的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在单一罪名的条件中,触犯同一条文
·客观上的成立具有犯罪行为的惯常性
·客观上的成立具有犯罪行为的表现性
·主观上具有犯罪心理的习癖性
犯罪中止包括那几种情况( )
·在犯罪过程中被群众阻止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
·在犯罪过程中被警察有效制止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构成犯罪故意,需要具备的因素有( )。
·认识因素
·意志因素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犯罪构成的特征有( )。
·犯罪构成要件的客观统一性
·犯罪构成要件的主客观统一性
·犯罪构成与社会危害性的统一性
·犯罪构成的法定性
广义刑法包括哪几种形式( )。
·刑法典
·司法刑法与行政刑法
·单行刑法
·附属刑法
武装叛乱、暴乱罪的主要特征是( )
·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
·犯罪客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策划、实施武装叛乱或武装暴乱的行为
·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根据《刑法》第二百条规定,单位犯集资诈骗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
·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至10年有期徒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犯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处( )
·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恶劣的,处2年以上6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撤销假释的情况为:( )
·再犯新罪
·发现漏罪
·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
·自动放弃假释
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履行的义务,《刑法》第七十五条作了明确规定()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刑法的渊源包括:( )
·刑法典
·单行刑法
·附属刑法
·国际条约
我国法定的刑法基本原则包括:(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宽严相济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我国刑法规定,下列主体的任何行为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
·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第一次病理性醉酒的人
·精神病人
·聋哑人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
·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动机
·犯罪时间
·犯罪客体
根据解释的效力,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 )
·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
·学理解释
·论理解释
王某见自己的女友遭两个流氓调戏,前去制止,而反遭流氓袭击,王某立即进行反击。此时便衣民警李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王某以制止殴斗。王某视李某为流氓团伙成员,随即拔刀将李某刺成重伤,王某的行为属于( )。
·假想的防卫,应按意外事件处理
·过失致人重伤
·正当防卫
·假想的防卫,应按过失致人重伤论处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
·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犯罪原因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犯罪行为与犯罪对象之间的联系
根据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构成( )。
·诈骗罪
·信用卡诈骗罪
·盗窃罪
·侵占罪
避险过当的,( )。
·应当从轻处罚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可以从轻处罚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既遂是指( )
·犯罪结果已经发生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
·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犯罪人的目的已经实现
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的犯罪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 )处罚
·从轻
·减轻
·从轻或者减轻
·减轻或者免除
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
·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
·主行为与次行为
·作为与不作为
·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则某甲( )。
·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应当负刑事责任
某甲打猎时,发现一头猎物旁边有个小孩在玩耍,他明知自己枪法不好,但打猎心切,于是开了枪,结果猎物没打着却打死了小孩。某甲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 )
·直接故意
·疏忽大意的过失
·间接故意
·过于自信的过失
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
·一般客体
·同类客体
·直接客体
·复杂客体
我国刑法关于刑法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
·从新原则
·从旧原则
·从新兼从轻原则
·从旧兼从轻原则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甲因为男友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乙在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甲大喜过望。对甲()。
·按既遂犯处罚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应当免除处罚。
如果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存在,则犯罪行为仍然存在。具备这一特征的是()
·连续犯
·想象竞合犯
·牵连犯
·继续犯
想象竞合犯之所以被认为是实质的一罪,是因为()
·只触犯一个罪名
·只造成一个危害的结果
·只侵犯一个客体
·只有一个行为
甲为投身恐怖主义活动而参加了某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法院认定甲构成参加恐怖组织罪。甲的行为属于()。
·预备犯
·实行犯
·帮助犯
·未遂犯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
·只有在造成法定损害结果时才处罚过失行为
·未完成罪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
我国客轮停靠在美国纽约港时,德国人甲在轮船上窃取我国公民乙价值4000元人民币的财物。对本案确立我国刑法效力的依据是()。
·属人原则
·保护原则
·普遍管辖原则
·属地原则
甲离婚后嫌才三个月的女儿乙累赘,某日将乙一人留在家中,自己锁门外出。甲五天后回家,乙已经死在摇篮里,法院判决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甲属于()
·纯正的不作为犯
·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纯正的作为犯
·结果加重犯
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提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
·犯罪客体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
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走私毒品
·贩卖毒品
·决水
·拐卖妇女、儿童
某甲吸毒后驾车撞倒被害人某乙,被害人被拖挂在车下,甲为逃避责任不顾被害人生死继续行驶,导致被害人被拖挂致重伤。问甲的行为构成( )
·故意杀人罪未遂
·交通肇事罪
·故意伤害罪
·危险驾驶罪
甲绑架乙,在收取乙家人支付的赎金后,将乙杀害。甲的行为构成( )
·故意杀人罪
·绑架杀人罪
·绑架罪
·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
甲、乙二人共雇一条船,甲走私假币,乙走私核材料。对甲乙二人行为的判断正确的是( )
·二人构成走私假币罪的共犯
·二人构成走私核材料罪的共犯
·二人构成走私假币罪与走私核材料罪的共犯
·二人不构成共同犯罪
甲男失恋,在夜晚把前女友诱到悬崖边推下去。然后他下山回家顺便看看结果,一看女孩没有摔死,正坐在地上哭。甲看到这种情况以后,也没有再加害,径自走了。问甲的行为构成( )
·故意伤害罪中止
·故意杀人罪未遂
·故意杀人罪中止
·故意伤害罪未遂
甲遭到乙持刀杀人,一棒子就把乙某打昏过去。这时,甲特别气愤,拿起乙掉在地上的刀子,几刀就把昏倒在地的乙扎死了。关于甲的行为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正当防卫
·防卫过当
·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假想防卫
·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甲给乙喝了毒药了,一看没气了,就把被害人抛到井里。后经法医鉴定,乙真正的死因是溺死而不是中毒死亡。问甲的行为构成( )
·故意杀人罪既遂
·过失致人死亡罪
·故意杀人罪未遂
·无罪
在我国刑法中以分则对具体犯罪主体是否有特殊要求为标准来确定身份犯,以下犯罪中不属身份犯的有( )。
·贪污罪
·受贿罪
·抢劫罪
·玩忽职守罪
甲收拾屋子,见有一块废砖头,想都不想就随手把它扔了下去,砸死了一个行人。问甲的行为是( )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过于自信过失
·疏忽大意过失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
·不适用死刑(包括死缓)
·可以适用死刑缓期2年执行
·不适用无期徒刑
·应当减轻处罚
某甲为多分遗产,希望其哥哥某乙死亡,故每次某乙出差时某甲就十分热心帮其买好机票,果然某乙因某次飞机失事不幸死亡,请问该案例中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
·某甲的行为与某乙的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
·某甲的行为与某乙的死亡之间无因果关系
·某甲应定故意杀人罪
·某甲应定故事致人死亡罪
根据我国刑法论,故意杀人罪属( )。
·法定犯
·自然犯
·既非自然犯也非法定犯
·危险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