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18.气营同病而出血症状不重者,应选用( ) A.化斑汤 B.加减玉女煎 C.清瘟败毒饮 D.黄连解毒汤
19.身热,心烦不得卧,口干咽燥,舌红苔黄或薄黑而干,脉细数。此病机是( ) A.热伤肾伤 B.心火炽盛 C.热伤肾伤,心火炽盛 D.心阴不足
20.邪留阴分,夜热早凉的机理是( ) A.与卫气运行有关 B.与太阳热能有关 C.与时间医学有关 D.与病邪发性质有关
21.宣清导浊汤不含( ) A.猪苓,茯苓 B.寒水石 C.蚕沙,皂荚 D.石膏
22.被王孟英称之为“治湿温时疫之主方”的方剂是( ) A.甘露消毒丹 B.王氏连朴饮 C.清瘟败毒饮 D.达原饮
23.身热面赤,口燥咽干,渴欲饮水,脘痞便秘,苔黄燥,脉沉实,治疗选方是( ) A.小承气汤 B.小承气汤等分方 C.甘露消毒丹 D.王氏连朴饮
24.薛生白治疗“湿热已解,余邪蒙蔽清阳,胃气不舒,宜用极轻清之品,以宣上焦阳气。”此指极轻清之品是( ) A.薛氏五叶芦根汤 B.薛氏扶阳逐湿汤 C.三甲散加减 D.桑菊饮
25.菖蒲郁金汤主要用于治疗湿温病( ) A.湿重于热证 B.热重于湿证 C.湿热并重证 D.热入心包证
26.鉴别暑湿卫气同病与卫营同病证,最有意义的症状是( ) A.发热 B.心烦 C.头痛 D.苔腻
27.吴又可认为,疠气是( ) A.六淫邪气之外的一种致病因素 B.六淫邪气之中的一种致病因素 C.没有传染性的一种致病因素 D.易导致肿毒表现的 一种致病因素
28.下列哪项不是对新感温病的描述( ) A.感邪后立即发病 B.初起病邪在表,由浅到深传变 C.初起治疗以解表透邪为主 D.暑温初起,无卫分证,故本病 不属于新感温病
29.被叶天士称为“两阳相劫”的邪气是( ) A.风热之邪 B.暑热之邪 C.湿热之邪 D.燥热之邪
30.伏邪温病的传变形式多是( ) A.由表入里 B.由里达表 C.不分表里 D.卫气营血证候传变
31.将三焦病变作为外感热病的分期,始于( ) A.吴鞠通 B.叶天士 C.刘河间 D.王安道
32.下列哪项不是黑苔的一般主病( ) A.主寒热 B.多主重危病证 C.主虚实 D.热入心包
33.素有瘀血而又感受温邪者,其舌苔为( ) A.舌紫而瘀暗,扪之潮湿 B.舌紫暗有瘀点 C.舌紫晦而干 D.舌深绛少苔
34.下列哪项不是白培的好发部位( ) A.颈 B.胸 C.头面 D.腹部
35.脓培的临床意义是( ) A.热毒极盛 B.津气衰竭 C.热入营血 D.多见于温热性疾病中
36.时有汗出,多见于( ) A.阳明热盛 B.肝肾阴竭 C.湿热郁蒸 D.亡阴亡阳
37.下列哪项不是热厥发生的机理( ) A.热毒内闭 B.气机逆乱 C.阴阳气不相顺接 D.元气无所依附
38.属于清代温病学家的是( ) A.吴又可 B.叶天士 C.陈平伯 D.薛生白 E.王孟英BCDE
39.三焦辨证之上焦证型与卫气营血辨证中有关的是( ) A.卫分病变 B.气分病变 C.营分病变 D.血分病变 E.阴伤病变
40.温病后期,热邪久羁,劫灼真阴,其舌象表现为( ) A.舌绛不鲜干枯而萎 B.舌体强硬 C.舌紫而干 D.舌体萎软 E.黑苔薄而干燥或焦枯
41.温病出现大汗,其病机是( ) A.气分热炽,迫津外泄 B.亡阴脱变 C.亡阳气脱 D.阳明腑实 E.湿热郁蒸
42.暑伤心肾的表现是( ) A.消渴不已 B.肢体麻痹 C.心烦不得卧 D.舌红绛苔黄燥 E.脉细数
43.白培的临床意义是———————、—————————。
44.血分证的基本病理是————————————、————————————。
45.对温病的祛邪,历来很重视—————————与—————————。
46.甘露消毒丹主要用于治疗湿温病湿重于热之证。
47.增液通下法主治津枯肠燥证。
48.气营两燔
49.热结旁流
50.暑秽
51.举出明清四位著名温病学家及各自的代表作?
52.藿朴夏苓汤、三仁汤、王氏连朴饮、甘露消毒丹四方均可治湿温病,其所治病证有何不同?
53.秋燥病的治疗原则及用药注意事项
54.如何理解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血动 血,直须凉血散血”?
55.李某,女,13 岁,发热、呕吐、泄泻 2 天,于 7 月 10 日初诊。 患者昨日因贪凉饮冷,复加淋雨致发热,体温 38.7℃,并有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泄泻每日 4 次,泻下物黄臭粘腻不爽, 纳呆,脘腹胀满,小便黄赤,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请写出:病名、辨证、病机分析,拟出治法和处方用药。
1.说明温病的诸特点中,哪种提法欠妥( ) A.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 B.病因是感受外邪所致 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 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2.下列内容除去哪一项,即可构成温病的基本概念( ) A.以发热为主症 B.都具有传染性 C.易化燥伤阴 D.热象偏重
3.根据临床特点命名的疾病是( ) A.大头瘟 B.春温 C.冬温 D.风温
4. 不属于温热性质的温病是( ) A.风温 B.春温 C.伏暑 D 暑温
5.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 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 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自属其中 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6.温病病因学的实际意义是( ) A.指示病变部位 B.推测正气强弱 C.说明病变的传变趋向 D.指导临床“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7.暑热病邪初起病变中心是( ) A.在肺卫 B.在脾胃 C.在阳明胃 D.在阳明大肠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感温病的初起表现( ) A.发热恶寒 B.头身疼痛 C.咳嗽鼻塞 D.苔黄尿赤
9.下列哪项不是初起邪在上焦手太阴肺的温病( ) A.风温 B.冒暑 C.秋燥 D.暑秽
10.风热表邪未解而津液已伤,其舌象为( ) A.苔薄白欠润 B.苔薄白而干 C.苔白厚干燥 D.苔黄干燥
11.暑秽的方剂是( ) A.清营汤、至宝丹 B.苏合香丸 C.清宫汤、至宝丹 D.藿香正气散、通关散、玉枢丹
12.治疗外有表寒,内有暑湿的代表方是( ) A.香薷饮加味 B.雷氏清宣金脏法 C.雷氏清凉涤暑法 D.四加减正气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