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佳木斯大学语言治疗学

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常用筛选试验是
·凝血时间测定
·APTT测定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凝血酶原消耗试验
·复钙时间测定
外源性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检实验是 ( )
·APTT
·PT
·BT
·TT
·CT
血块收缩不良主要见于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血小板无力症
·血小板α颗粒缺乏症
·PF3缺乏症
·贫血
化脓性关节炎的滑膜液在显微镜下可见到
·狼疮细胞
·滑膜细胞
·大量中性粒细胞
·含铁血黄素颗粒
·大量淋巴细胞
血小板破坏过多见于
·急性白血病
·急性放射病
·急性溶血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对出血时间测定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皮肤弹力
·标准的切口深度
·皮肤切口长度
·皮肤切口位置
·毛细血管所受压力
出血时间延长常见于
·血友病A
·血友病B
·FⅪ缺乏症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
漏出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外伤
·细菌感染
·淋巴回流受阻
·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出血时间延长的原因主要是
·因子Ⅰ减少
·因子Ⅶ减少
·因子Ⅷ减少
·因子Ⅻ减少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
用于鉴别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的生化检查是
·ADA 和AMY
·ADA和CEA
·ADA 和ALP
·ADA 和LD
·ADA 和FDP
血小板减少最常见于
·急性溶血后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血小板生成障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多发性骨髓瘤早期
有关血块收缩时间测定,错误的描述是
·为血小板功能诊断的筛选试验
·测定在37℃下进行
·血块收缩与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也有关
·血小板的血块收缩蛋白起了重要作用
·正常人血块2h后开始收缩
有关止凝血筛选试验的临床意义,错误的叙述是
·血友病时,APTT延长
·循环血液中有肝素存在时,TT延长
·严重肝病时,PT延长
·DIC早期,3P阳性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PT正常
有关凝血时间测定,错误的描述是
·凝血时间是指血液离体后至完全凝固所需的时间
·是内源性凝血途径的确诊试验
·敏感性不高
·凝血时间正常可排除有关凝血因子异常
·已逐渐被APTT试验所取代
关于凝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正确的叙述是
·是一种较敏感的试验
·主要检测外源凝血系统有无异常
·主要检测因子Ⅰ、Ⅱ有无异常
·主要检测因子Ⅻ有无异常
·凝血时间延长主要见于因子Ⅷ、Ⅸ、Ⅺ缺陷者
血块收缩不良试验主要提示
·因子Ⅶ缺乏
·因子Ⅷ、Ⅸ减少
·因子Ⅲ异常
·凝血酶原降低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
PT正常,APTT延长,最可能是缺乏
·因子Ⅰ、Ⅱ
·因子Ⅻ、ⅩⅢ
·因子Ⅴ、Ⅹ
·因子Ⅶ、Ⅲ
·因子Ⅷ、Ⅸ、Ⅺ
TT延长,可被甲苯胺蓝纠正,提示为
·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异常纤维蛋白原病
·因子Ⅱ缺乏
·有FDP存在
·有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
将20μl血液加入0.38ml血小板稀释液中,计数5个中方格血小板数为98个,则该标本血小板数为
·49×109/L
·98×109/L
·490×109/L
·980×109/L
·9.8×109/L
血小板减少是指血小板数量
·<80×109/L
·<100×109/L
·<110×109/L
·<120×109/L
·<150×109/L
渗出液中蛋白质含量一般大于
·10g/L
·15g/L
·20g/L
·30g/L
·50g/L
凝血酶时间测定正常,主要提示
·FVIII无缺陷
·FXI无缺陷
·Fg无缺陷
·PAI无缺陷
·FII无缺陷
有关血小板数量的生理性变化,正确的叙述是
·妇女月经前可增高
·妊娠中晚期降低
·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数有一定波动
·静脉血比外周血略低10%
·冬季比春季低
凝血时间测定时,如标本混入组织液,凝血时间将
·缩短
·延长
·明显延长
·不变
·延长或缩短均可能
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是
·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使纤维蛋白变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抑制纤维蛋白单体变为纤维蛋白
·使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
正常情况下,浆膜腔内有
·少量液体起保护作用
·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没有液体
·大量液体起保护作用
·大量液体起润滑作用
阴道清洁度为Ⅰ度,是指白细胞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
·1个
·5个
·10个
·15个
·20个
血小板的功能不包括()
·粘附功能
·聚集功能
·释放功能
·活化因子
·血块收缩功能
红细胞大小不一最常见于( )
·缺铁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在电阻抗法血细胞分析仪中,与脉冲高低成正比的是
·细胞的移动速度
·细胞数量
·细胞大小
·细胞的比密
·细胞是否有核
尿管型中淀粉样变性的上皮细胞溶解后可形成
·透明管型
·粗颗粒管型
·细颗粒管型
·蜡样管型
·脂肪管型
尿沉渣检查标准化操作要求相对离心力为
·100g
·200g
·300g
·400g
·500g
检测泌尿系统肿瘤细胞常采用
·瑞氏染色法
·巴氏染色法
·SM染色法
·过氧化物酶染色法
·酸性磷酸酶染色法
肝素的抗凝作用需依赖
·肝素酶
·AT III
·活化蛋白C抑制物
·α2-巨球蛋白
·α1-抗胰蛋白酶
参与纤维蛋白原变成交联纤维蛋白过程的凝血因子是
·因子Ⅷ
·因子Ⅹ
·因子Ⅺ
·因子Ⅻ
·因子ⅩⅢ
关于颗粒管型,错误的叙述是
·颗粒来自变性的细胞分解
·颗粒来自血浆蛋白
·细颗粒管型由粗颗粒管型降解而来
·细颗粒管型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
·粗颗粒管型多见于病情较重者
患儿,4岁,出现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手掌、躯干多处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实验室检查: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显著增多,且异常淋巴细胞为35%,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血清抗EB抗体阳性。则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百日咳
·粒细胞缺乏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见于
·风疹感染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感染期
·百日咳感染期
·猩红热感染期
·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期
以下哪些方法是尿比重测定的方法:
·比重计法
·加热乙酸法
·折射仪法
·试纸带法
关于尿液干化学法检查,正确的是
·干化学法既可对完整的RBC反应,又能测定游离的血红蛋白量
·不同型号试纸带的敏感度不同,使用时应注意批间差异
·尿中含有易热酶、肌红蛋白或菌尿可引起假阴性
·尿糖的测定原理是葡萄糖氧化酶一过氧化物酶法
符合粪便标本常规正确取材方法的是
·取多个部位的粪便
·取黏液最多的粪便
·取脓液和血液交界处的粪便
·取脓液、血液和黏液交界处粪便
下列网织红细胞概念,正确的是
·它是介于晚幼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经活体染色后,嗜碱性物质凝聚成紫色颗粒
·通常比红细胞稍大
·通常以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表示
红细胞大小不一常见于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无偿献血是为了从低危险人群挑选安全的献血者,因此献血者
·应该都是重复献血者
·病毒标志物阳性率应该明显低于普通人群
·应该都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应该都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
·应该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下列保养液中哪种保养液含有腺嘌呤
·ACD-A
·ACD-B
·CPD
·CP2D
·CPDA-1
有关献血反应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献血反应加强管理后可以杜绝
·献血反应的严重程度与性别有关
·友好愉快的气氛可以减少献血者的焦虑,甚至可以防止副反应
·200ml血液可以导致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
·献血环境和献血反应没有关系
Rh血型系统的抗体一般是什么
·IgA
·IgD
·IgM
·IgG
·IgE
建立固定献血队伍的重要性体现在
·提供安全的血液来源
·紧急情况下不愿意鲜血
·有献血经历,不容易配合
·固定献血可以预防输血传染病
·固定献血可以不进行血液的检测
静脉穿刺时,刚进针时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角度为
·30°
·45°
·60°
·20°
·35°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针头太钝
·经脉太细
·采血者的技术不够娴熟
·献血者过度紧张
·新的献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