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四川农业大学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

下列不属于竹林七贤的是(??? )。
A. 阮籍
B. 陶渊明
C. 嵇康
D. 向秀
史上第一个国家公元是(??? )。
A. 大峡谷国家公元
B. 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元
C. 热泉国家公元
D. 黄石国家公元
以下不属于郊野寺观园林的是(??? )。
A. 峨眉山的佛寺
B. 洛阳景明寺
C. 五台山
D. 普陀山
植物园的典型代表(??? )。
A. 拙政园
B. 圆明园
C. 邱园
D. 瘦西湖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类型有(??? )。
A. 亭
B. 殿
C. 棚
D. 平顶
江南园林有(??? ) 。
A. 圆明园
B. 拙政园
C. 畅春园
D. 颐和园
不属于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代表是(??? )。
A. 邱园
B. 霍华德庄园
C. 斯托海德花园
D. 凡尔赛宫
中国园林建筑中屋顶造型不包括(??? )。
A. 掇山
B. 庑殿
C. 悬山
D. 歇山
中国从囿到苑发展的建筑标志是(??? )。
A. 台
B. 台苑
C. 沼
D. 劈雍
园林创作的水体形式不包括(??? )。
A. 湖泊
B. 沼泽
C. 河流涧溪
D. 瀑布
坎特伯雷修道院位于(??? )国家。
A. 英国
B. 意大利
C. 法国
D. 德国
《洛阳名园记》中描述“务宏大者少幽邃、人力胜者少苍古、多水泉者艰眺望”是指当时洛阳名园中的(??? )。
A. 艮岳
B. 独乐园
C. 六义园
D. 湖园
印度瓦法园出现于(??? )时代。
A. 巴布尔
B. 沙?贾汉
C. 查汗杰
D. 亚克巴
特里阿农宫的十字形水渠位于(??? )。
A. 北面
B. 南面
C. 中部
D. 西面
伊斯兰园林属于(??? )园林范畴。
A. 自然式
B. 规则式
C. 混合式
D. 古典园林
下列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类型的是(??? )。
A. 美第奇式园林
B. 台地园林
C. 巴洛克式园林
D. 勒诺特尔式园林
以下不属于古埃及园林类型的一项是(??? )。
A. 宫苑园林
B. 学术园林
C. 圣苑园林
D. 陵寝园林
在园林建筑中起到“点景”与“引景”的作用是(??? )。
A. 楼阁
B. 廊
C. 亭
D. 桥
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如兰花象征(??? )。
A. 人品清逸
B. 荣华富贵
C. 幽居隐士
D. 高官厚禄
(??? )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A. 网师园
B. 留园
C. 拙政园
D. 环秀山庄
杭州花港观鱼东大门的雪松,是(??? )的范例。
A. 添景
B. 对景
C. 抑景
D. 借景
以下对中国古代园林的游览方法叙述不确切的是(??? )。
A. 游览古代园林讲究“游”与“停”结合
B. 路、径、廊以“游”为主,因此要快速行走,亭、榭、厅等重要建筑以“停”为主,大可驻足停留观赏
C.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园林中的游览路线有两条,一条是登山越水的路或径,另一条是进廊游览
D. 一般情况下,年轻好动的游客喜欢穿越小桥流水的路或径;年纪较大的游客则偏爱进廊游览。
下列园林中,运用了“藏而不露”和“缩龙成寸”的手法,将园林造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幽深广阔的绝妙佳境的是(??? )。
A. 可园
B. 梁园
C. 余荫山房
D. 清晖园
平面常为长方形,一般多开敞或设窗扇,以供人们游憩眺望的园林建筑是(??? )。
A. 榭
B. 轩
C. 亭
D. 舫
(??? )的“浮翠阁”的匾额题字,来源于苏轼诗中的“三峰已过天浮翠”。
A. 苏州留园
B. 苏州拙政园
C. 扬州个园
D. 无锡寄畅园
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有一定的选择标准,分别是(??? )。
A. 形状 色美 味香
B. 形状 色美 姿美
C. 姿美 色美 味香
D. 姿美 形状 味香
由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叫(??? )。
A. 对景
B. 夹景
C. 漏景
D. 借景
“造园者未见此山,正如学诗者不知李杜”中的“此山”是指(??? )的假山。
A. 苏州拙政园
B. 苏州沧浪亭
C. 苏州环秀山庄
D. 上海豫园
被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的园林是(??? )。
A. 寄畅园
B. 留园
C. 可园
D. 拙政园
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是(??? )。
A. 秦汉时期
B. 魏晋南北朝时期
C. 唐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阶段是在(??? )。
A. 明清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魏晋南北朝时期
D. 唐宋时期
(??? )是园林中的二类建筑,属较高层的建筑。
A. 厅堂
B. 馆斋
C. 楼阁
D. 榭
以假山著称的园林是(??? )。
A. 沧浪亭
B. 狮子林
C. 颐和园
D. 留园
从“游”的角度来说,一般不顺着(??? )的走向漫步游览和观赏。
A. 路
B. 径
C. 廊
D. 亭
上海豫园鱼乐榭有一上实下空的墙,遮挡了原来流水较近的短处,产生了源远流长的效果,这是(??? )的神来之笔。
A. 抑景
B. 障景
C. 借景
D. 添景
透过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图案的窗隙,可见园外的美景。这类窗户的构景作用是(??? )。
A. 对景
B. 障景
C. 借景
D. 漏景
中国古典园林中,借景的方法有多种,如借池塘中的鱼称为(??? )。
A. 远借
B. 邻借
C. 仰借
D. 俯借
下列我国古代园林中,有“未入园林先成景”特色的是(??? )。
A. 拙政园
B. 狮子林
C. 清晖园
D. 沧浪亭
承德避暑山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在(??? )。
A. 1994年
B. 1998年
C. 1997年
D. 2000年
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有厅、堂、楼、阁、馆、斋、轩、树等,其中“斋”一般是供 (??? )之用。
A. 会客
B. 宴客
C. 读书
D. 游憩
下列我国古代园林中,依次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一组是(??? )。
A. 恭王府花园、可园
B. 承德避暑山庄、寄畅园
C. 北京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
D. 个园、何园
“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描述的是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中的(??? )。
A. 掩
B. 隔
C. 破
D. 分
形成中国园林发展中转折点的主要因素是(??? )。
A. 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
B. 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
C. 园林的地域更加宽广,建筑更加富丽堂皇
D.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互相借鉴
下列园林同属清代园林的是(??? )。
A. 颐和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
B. 何园、个园、寄畅园、豫园
C. 清晖园、狮子林、寄畅园、可园
D. 清晖园、可园、个园、何园
下列园林原为清代画家石涛故居内的寿芝园旧址的是(??? )。
A. 留园
B. 何园
C. 寄畅园
D. 个园
风景园林学(园林学)是综合运用(???? )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协调环境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科学与艺术。
A. 生物科学技术
B. 生态理论
C. 工程技术
D. 美学理论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 )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A. 植物
B. 山石
C. 建筑
D. 水体
风景园林师的职业知识基础包括(????? )和地学、气象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
A. 空间的规划设计
B. 景观艺术构成
C. 植物栽培
D. 土建工程技术
成熟后期的私家园林,就全国范围的宏观而言,形成了(???? )三种风格鼎峙的局面。
A. 江南
B. 西蜀
C. 北方
D. 岭南
留园三峰指(???? )。
A. 冠云峰
B. 瑞云峰
C. 岫云峰
D. 缀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