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儿科护理学
47.腹泻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主要是: A.吐泻丟失大量的碱性物质 B.进食少热卡不足 C.肾排酸障碍 D.组织中乳酸堆积 E.酮体产生增多
48. 婴儿腹泻伴低钾血症时错误的治疗是:() A.轻度低钾血症每日可口服氯化钾 3~4mmol/kg B.重度低钾血症需静脉补充氯化钾,全天总量 4~6mmol/kg C.静脉补钾浓度不应超过 0.3% D.补钾时速度宜快 E.需持续补钾 4~6日
49.关于低渗性脱水错误的是: A.电解质的损失比水多 B.血浆渗透压降低 C.血清钠<130 mmol/L D.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而细胞内液高渗 E.脱水症状重
50.腹泻患儿,补液后排尿,输液瓶中有余液 220 ml,最多可加 10%氯化钾注射液各多少毫升? A.4ml B.5ml C.9ml D.6ml E.7ml
51.下列哪项属非电解质溶液: A.生理盐水 B.10%葡萄糖溶液 C.5%碳酸氢钠溶液 D.11.2%乳酸钠溶液 E.0.9氯化氨溶液
52.低钾血症的原因,不包括:() A.长期禁食 B.腹泻 C.碱中毒 D.口服泼尼松 E.口服卡托普利
53.下列哪项属等张溶液: A.3%氯化钠液 B.5%碳酸氢钠液 C.1.4%碳酸氢钠液 D.10%葡萄糖液 E.以上都不是
1.小儿时期主要的造血场所是:() A.肝脏 B.脾脏 C.淋巴结 D.骨髓 E.胸腺
2.新生儿血容量约占体重的:() A.12% B.10% C.8% D.6% E.4%
3.生理性贫血- - -般出现在出生后:() A.1~2个月 B.2~3个月 C.3~4个月 D.4~5个月 E.5~6个月
4.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发病年龄为:() A.2~3个月 B.4~6个月 C.6~24个月 D.2~4岁 E.4~6岁
5.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至何时停药:() A.网织红细胞升高 B.贫血症状消失 C.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 D.血红蛋白量达正常后 2周 E.血红蛋白量达正常后 2个月
6.为预防缺铁性贫血,早产儿、低体重儿开始添加铁剂的时间为:() A.2周左右 B.1个月左右 C.2个月左右 D.3~4个月 E.6个月
7.世界卫生组织关于 6个月~6岁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是: A. Hb<90 g/L B. Hb<100 g/L C. Hb<110 g/L D. Hb<120 g/L E. Hb<130 g/L
8.患儿,女,11个月,以“面色苍白 2个月”人院。人院后经检查诊断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 性贫血,此患儿最适宜的治疗是: ( ) A.铁剂 B.激素口服 C.维生素 B12和(或)叶酸 D.叶酸和维生素 C E.输血
9.铁剂在什么时间服用可促进吸收: A.餐后 B.餐前 C.餐时 D.两餐间 E.无所谓
10.小儿急性白血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A.造血干细胞移植 B.联合化疗 C.输血 D.放射治疗 E.免疫治疗
11.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是:() A.过敏性紫癜 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血小板病 D.血友病 E.坏血病
1.白细胞分类中随小儿年龄差异不大的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2.下列促进铁吸收的有:() A.果汁 B.牛乳 C.橘子 D.茶 E.鸡蛋
3.小儿时期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相等的两次交叉发生在出生后: A.4~6小时 B.4~6日 C.4~6周 D.4~6月 E.4~6岁
4.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有: A.先天储铁不足 B.摄人量不足 C.生长发育过快 D.铁丢失过多 E.铁吸收障碍
5.骨髓外造血的特点是: A.常见于造血需要增加时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外周血中可见幼稚红细胞 D.外周血中可见幼稚粒细胞 E.病因去除后可恢复正常造血
6.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包括: A.做好卫生宜教工作 B.加强孕妇及乳母的营养 C.合理喂养 D.给予含铁丰富食品 E.预防性给药
7.口服铁剂治疗的患儿应避免与下列哪些食物或药物同服:() A.维生素 C B.茶 C.肉类 D.咖啡 E.牛乳
8.铁剂治疗有效的指征有:() A.食欲增加 B.3~4日后网织红细胞升高 C.体重增加 D.2周后血红蛋白渐升高 E.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
9.急性白血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发热 B.贫血 C.出血 D.骨关节疼痛 E.肝、脾、淋巴结肿大
10.关于血友病甲的描述正确的有: A.缺乏皿因子 B.多有家族史 C.女性传递男性发病 D.终生性疾病 E.自发性出血
11.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包括: A.预防损伤出血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D.脾切除 E.免疫抑制剂
1.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起病后应卧床休息: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5周
3.学龄前小儿少尿指: A.400 ml/m2 B.300 ml/m2 C.200 ml/m2 D.100 ml/m. E.80 ml/m2
4.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感染 C.电解质紊乱 D.血栓形成 E.心源性休克
2.根据小儿尿道特点,易患的疾病为: A.肾病综合征 B.急性肾炎 C.尿毒症 D.泌尿道感染 E.急性肾盂肾炎
5.新生女婴尿道长仅: A.0.5 cm B.1cm C.1.5cm D.2cm E.2.5cm
6.小儿肾功能达成人水平的年龄为: A.0.5~1岁 B.1~1.5岁 C.1.5~2岁 D.2~2.5岁 E.2.5~3岁
7.小儿可自动控制排尿的年龄约为: A.0.5岁 B.1岁 C.1.5岁 D.2岁 E.2.5岁
8.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见致病菌为: A.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肺炎链球菌 C.葡萄球菌 D.草绿色链球菌 E.B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9.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少尿,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B.血尿,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 C.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 D.血尿,少尿,水肿,蛋白尿 E.水肿,少尿,蛋白尿,高血压
10.急性肾小球肾炎首先出现水肿的部位常为; A.面部 B.胫前 C.双足 D.眼睑 E.腹部
11.急性肾小球肾炎在病程早期突然发生惊厥,应首先考虑: A.高热惊厥 B.低钙惊厥 C.低钠惊厥 D.低血糖 E.高血压脑病
12.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常在前驱感染后: A.1周内 B.1~3周 C.3~4周 D.2~4周 E.4~5周
13.急性肾炎严重病例发生的时间多在起病后: A.1~2日内 B.2周内 C.3周左右 D.2~3周 E.4周左右
14.关于急性肾炎下列哪项不正确: A.水肿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常呈上行性 B.起病时几乎都有血尿 C.起病后头数日有高血压 D.起病 2周内可出现循环充血 E.病程早期突然抽搐应考虑高血压脑病
15.关于急性肾炎实验室检查不正确的是: A.尿沉渣镜检均有红细胞增多 B.早期尿白细胞可增高,并非感染 C.常有轻度贫血 D.ASO滴度与肾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E.总补体及 C3补体于起病 2周内明显下降
16.急性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是: A.局灶-节段性病变 B.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炎 C.硬化性肾炎 D.致密沉积物肾炎
16.急性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是: A.局灶-节段性病变 B.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炎 C.硬化性肾炎 D.致密沉积物肾炎 E.弥漫性渗出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7.急性肾炎限盐饮食每日供盐: A.0.5~1g B.1~2g C.2~3g D.3~4g E.4~5g
18.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多见于: A.婴儿 B.1~3岁 C.2~7岁 D.7~10岁 E.10~14 岁
19.急性肾炎小儿恢复上学的指标是: A.血压正常 B.C3补体正常 C.血沉正常 D.血尿消失 E.Addis 计数正常
20.下列哪项不符合单纯性肾病: A.大量蛋白尿 B.明显水肿 C.血胆固醇明显增高 D.多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E.暂时性氮质血症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