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会计信息系统问答题计算机网络

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有( )

A、边际消费倾向提高
B、边际税收倾向提高
C、边际进口倾向提高
D、边际储蓄倾向提高
E、汇率下降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的变动:( )

A、IS曲线不变,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减少
B、IS曲线不变,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
C、IS曲线不变,LM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利率下升,国民收入增加
D、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
E、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
形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 )

A、垄断
B、不完全信息
C、供求关系
D、外部性
E、公共物品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等产量曲线上某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产量曲线上该点斜率值
B、等产量曲线上某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产量曲线上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C、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D、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E、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 )

A、增加和利率提高
B、减少和利率提高
C、增加和利率降低
D、减少和利率降低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 )

A、增加,利率上升
B、增加,利率下降
C、减少,利率上升
D、减少,利率下降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工资
IS曲线是描述( )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C、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D、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消费和投资的增加( )

A、国民收入减少
B、国民经济总财富量减少
C、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增加
D、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
如果收入分配不均等,洛伦兹曲线就会( )

A、越直
B、越弯曲
C、越小
D、越长
某厂商生产5件衣服的总成本为1500元,其中厂商的机器折旧为500元,工人工资及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那么平均可变成本为( )

A、300
B、100
C、200
D、500
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一种投入要素如果过量使用( )

A、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
B、会使边际产量减少,直到等于零时为止
C、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但不会等于零
D、总产量能继续保持增长,不过增长的幅度会越来越小
1.消费者剩余:( ) 2.完全竞争:( ) 3.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 4.通货膨胀:( ) 5.财政政策:( )

1-1、A、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B、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C、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
D、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E、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A、√
B、×
政府的转移支付也计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A、√
B、×
垄断竞争厂商的AR曲线和MR曲线相互重合。

A、√
B、×
在AC曲线最低点的左侧,MC>AC,在其右侧,MC<AC

A、√
B、×
生产扩展路线是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A、√
B、×
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A、√
B、×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是( )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具有非盈利性
C、收支行为规范化
D、公共分配
E、具有盈利性
按照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减少会使均衡国民收入减少,这种情形的总供给曲线应是( )

A、短期总供给曲线
B、长期总供给曲线
C、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D、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E、向右下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保证四部门经济正常循环的条件有( )

A、商品市场均衡
B、国际收支均衡
C、要素市场均衡
D、金融市场均衡
E、政府收入与支出均衡
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主要有( )

A、劳动
B、资本
C、土地
D、企业家才能
E、利润
供给定理是指( )

A、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B、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C、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D、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E、商品与价格成同向变化
政府实行出口补贴,会使总供给曲线( )

A、不动
B、上移
C、下移
D、转动
一般来说,LM曲线的斜率( )

A、为正
B、为负
C、为零
D、等于1
从分配的角度考察,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报酬总和,这种计算方法是( )

A、支出法
B、收入法
C、生产法
D、分配法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之间的关系是( )

A、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B、边际收益大于平均收益
C、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
D、边际收益曲线交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最低点
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

A、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同比例提高了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 )

A、满足程度
B、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C、边际效用
D、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下列产品中,哪种产品的交叉弹性为负值( )

A、汽车和轮胎
B、花生油和豆油
C、棉布和化纤布
D、大米和面粉
1.预算线:( ) 2.效用:( ) 3.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 4.平均产量:( ) 5.固定汇率:( )

1-1、A、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B、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C、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D、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E、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高,则国外通货膨胀对本国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就越大。

A、√
B、×
支票和信用卡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

A、√
B、×
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A、√
B、×
一般来说,位于IS曲线右上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A、√
B、×
为了准确进行核算,在计算最终产品的产值时可以采用增值法。

A、√
B、×
外部经济有利于资源配置。

A、√
B、×
超额利润就是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之差。

A、√
B、×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

A、√
B、×
AP曲线与MP曲线交于MP曲线的最高点。

A、√
B、×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最大。

A、√
B、×
IS曲线是( )

A、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成反方向变化
B、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C、描述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均衡利率的不同组合的一条曲线
D、IS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E、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与商品的价格形成不同点表现在( )

A、供求主体不同
B、需求性质不同
C、政府关注点不同
D、企业投入不同
E、需求特点不同
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
B、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
C、行业中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别的
D、进入市场的障碍较少
E、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
边际技术替代率( )

A、是在产出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
B、是在产出量变动的前提下,增加最后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技术上的比率
C、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D、是正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E、是负的,并且呈递增趋势
需求定理是指( )

A、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B、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C、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D、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E、商品与价格成反向变化
在哪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应该停止实行收缩货币供给量的政策( )

A、物价水平急剧上涨
B、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
C、经济出现过热的迹象
D、利息率已下降到较低的水平
抑制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应该( )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
C、解除托拉斯组织
D、减税
IS曲线是描述( )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C、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D、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