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精神主要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两个方面。()
为什么强调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是因为道路决定命运。()
《战略》一书的作者是谁?() A、庞涓 B、司马光 C、司马彪 D、孙膑
中国共产党在哪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届二中全会 C、十四届一种全会 D、十五届五中全会
发展战略是国家对较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全局性的谋划。()
胡锦涛曾提出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邓小平第一次使用了“小康”的概念,并完善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
从2035年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几个方面的目标?() A、三 B、四 C、五 D、六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的“第一个阶段”指的是()。 A、1949-1978年 B、2035-2050年 C、2020-2035年 D、2020-2050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分为两个阶段。()
我们应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的内涵安排。()
新时代两步走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升了。()
中国共产党在( )年十二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总体布局”的概念。 A、1978 B、1986 C、1988 D、1996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B、依法治国 C、人民当家作主 D、党的领导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工农联盟 D、商人阶层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 )。 A、经济建设 B、文化建设 C、政治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必然要求。( )
我国制定实施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必须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完成经济建设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年,江泽民同志统治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这样三个概念。 A、 1990 B、 1991 C、 1992 D、 1993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和精神文明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目标。 A、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B、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应该把( )放在首位。 A、节约资源 B、保护森林 C、经济发展 D、保护耕地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保护水资源放在首位 B、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C、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D、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在十二大前后,党中央明确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概念。( )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空间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 )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在劳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称为( )。 A、 生产力系统 B、 生产关系体系 C、 社会上层建筑 D、 社会物质系统
马克思认为,整个社会结构包括( )。 A、生产力系统 B、生产关系体系 C、社会上层建筑 D、社会物质系统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引领人类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其中( )是基础。 A、政治建设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其中( )是灵魂。 A、政治建设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其中( )是支撑。 A、政治建设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五位一体”彰显出了整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统一。( )
中国经济面临的“三期叠加”局面不包括( )。 A、经济增速换挡期 B、文化建设加速期 C、结构调整阵痛期 D、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2014年7月29日,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 A、高速发展 B、新常态 C、现代化发展 D、全面发展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具有哪些特征?( ) A、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B、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C、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D、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 )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有所抬头。( )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不包括()。 A、创新 B、和平 C、协调 D、绿色
创新概念最早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 A、 亚当·斯密 B、 米尔顿·弗里德曼 C、 熊彼特 D、 凯恩斯
习近平认为,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 )上。 A、劳动力数量 B、创新能力 C、实践能力 D、勤奋程度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 )
下列选项中,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的是()。 A、需求侧管理 B、供给侧管理 C、创新管理 D、效率管理
在具体实践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 A、满足需求 B、深化改革 C、提高供给质量 D、“三去一降一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不是需求不足,而是需求发生了变化 B、我国目前有效供给不足带来大量的“需求外溢” C、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 D、在实践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深化改革
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
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包括()。 A、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B、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D、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有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包括,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