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佳木斯大学语言治疗学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解放战争中的指挥者是毛泽东。 ( )
·正确
·错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 ( )
·正确
·错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跃进运动是中国人民为加快国家经济发展而进行的一次全民运动。 ( )
·正确
·错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大革命是为了纠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倾向。 ( )
·正确
·错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 )
·正确
·错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核心是市场经济的推进和私有制的发展。 ( )
·正确
·错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逐渐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 )
·正确
·错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而非政治问题。 ( )
·正确
·错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世界大国之一。 ( )
·正确
·错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政策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分化,出现了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 )
·正确
·错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经验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所借鉴和模仿。 ( )
·正确
·错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的共识,没有其他政党能够挑战。 ( )
·正确
·错误
以下对《论十大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领导集体深入调查研究的成果
·它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十大关系”之一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十大关系围绕的基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 )稳居世界前列。
·对外贸易
·对外投资
·外汇储备
·外汇支出
我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 )。
·参与者
·贡献者
·引领者
·决定者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 )的方针。
·“一国两制”
·“港人治港”
·“澳人治澳”
·高度自治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是( )。
·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1922年7月,党的二大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内容是( )。
·打倒军阀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实现共产主义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 )的方针。
·土地革命
·武装起义
·成立苏维埃
·国共合作
党的七大总结历史经验,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 )。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自我批评的作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
·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
·统一战线
·工农割据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开展“三反”运动,主要内容是( )。
·反对贪污
·反对行贿
·反对浪费
·反对官僚主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四项基本原则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一起,构成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基本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包括( )。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980年5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 )。
·深圳
·珠海
·厦门
·汕头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 )。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坚持的原则是( )。
·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互不干涉内政
根据党的十五大确定的任务,从1998年11月开始,全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集中时间,分期分批开展以( )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讲政治
·讲学习
·讲奉献
·讲正气
在1919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是( )。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的历史特点是( )。
·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真正的群众运动
·倡导了民主和科学的主题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科学地预测,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将经过( )。
·战略防御阶段
·战略退却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
·战略反攻阶段
1948年秋后,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 )。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淮海战役
从近代到建国前我国第一次取得对外反侵略战争胜利的是( )。
·甲午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
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 )。
·没收
·和平赎买
·国家资本主义
·公私合营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封建社会的残余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基本原则是( )。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多党合作制度;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影响最深远的是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村生产责任制,而( )又越来越成为主要形式。
·集体经营
·家庭联产承包制
·包产到户
·土地私有
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 )。
·小康社会
·生活富裕
·共同富裕
·经济繁荣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 )。
·以经济建设为核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发展改革开放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发展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的开幕词是( )。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 )年。
·1953
·1954
·195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首先发表于下列哪种报纸上( )。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文汇报
·解放军报
实现(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四个现代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 )。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强大、民族振兴
·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也是引领我国工人阶级走向更加光明未来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族振兴
·富国强兵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发展经济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生产
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 )
·《宪法》
·《刑法》
·《婚姻法》
·《土地改革法》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表现是(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
·全国政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