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证据学
无罪推定的内核是( )。 A、判决前,任何人可以被称为罪犯 B、诉讼中,任何人可以被称为罪犯 C、判决前,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 D、判决后,任何人不能被称为罪犯
第一个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是( )。 A、法国《人权宣言》 B、《意大利共和国宪法》 C、《世界人权宣言》 D、《法国民法典》
从法律推定在诉讼上所具有的法律效力来看,可将法律上的推定分为( )。 A、不可反驳的推定和可反驳的推定 B、直接推定和推论推定 C、基础事实的推定和无基础事实的推定 D、因果关系的推定和过错推定
从推定有无基础事实来分,可将法律上的推定分为( )。 A、不可反驳的推定和可反驳的推定 B、直接推定和推论推定 C、基础事实的推定和无基础事实的推定 D、因果关系的推定和过错推定
从推定的效果进行划分,可将法律上的推定分为( )。 A、不可反驳的推定和可反驳的推定 B、直接推定和推论推定 C、基础事实的推定和无基础事实的推定 D、因果关系的推定、过错推定和责任推定
从推定是否需要前提事实为标准,可将法律上的推定分为( )。 A、不可反驳的推定和可反驳的推定 B、直接推定和推论推定 C、基础事实的推定和无基础事实的推定 D、因果关系的推定、过错推定和责任推定
法律规定法院有权依据已知事实,根据经验法则进行逻辑上的演绎,从而得出待证事实是否存在及其真伪的结论,这是指( )。 A、法律上的推定 B、事实上的推定 C、确定性的推定 D、可反驳的推定
事实推定的前提要件是( )。 A、必须无法直接证明待证事实的存否 B、基础事实必须已得到法律上的确认 C、前提事实与推定事实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D、事实推定必须符合经验法则
罗马法谚语“任何人均不容许不知法律”属于( )。 A、不可反驳的推定 B、可反驳的推定 C、因果关系的推定 D、过错推定
根据内容为标准可以将司法认知分为( )。 A、对证据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案件事实的司法认知 B、对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法律的司法认知 C、口头司法认知和书面司法认知 D、任意司法认知和强制司法认知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司法认知的主体限于公安机关 B、司法认知的客体是特定的事实 C、司法认知不具有可反驳性 D、司法认知不包括公证文书
根据客体为标准可以将司法认知分为( )。 A、对证据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案件事实的司法认知 B、对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法律的司法认知 C、口头司法认知和书面司法认知 D、任意司法认知和强制司法认知
根据司法认知的方式为标准可以将司法认知分为( )。 A、对证据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案件事实的司法认知 B、对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法律的司法认知 C、口头司法认知和书面司法认知 D、任意司法认知和强制司法认知
司法认知的主体是( )。 A、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律师
以客体为标准可以把证据规则分为( )。 A、证据能力规则和证明行为规则 B、通用的证据规则和特殊的证据规则 C、示范证据规则和法定证据规则 D、证据本身的规则和运用证据的规则
以下选项中,( )不属于以证据规则的表现形式为标准所做的分类。 A、证据能力规则 B、成文法证据规则 C、判例法证据规则 D、习惯法证据规则
证人只能陈述证据亲身更感受和经历的事实,而不得陈述对该事实的意见或者结论,这是指的( )。 A、交叉询问规则 B、最佳证据规则 C、意见证据规则 D、特权规则
传闻证据规则最早产生于(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民事诉讼法》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这一规定体现了( )。 A、被告人的自白规则 B、补强证据规则 C、最佳证据规则 D、非法证据排陈规则
定罪权只能由( )统一行使。
单选题 (20 分) 20分
A.
公安机关
B.
人民检察院
C.
监察委机关
D.
人民法院
对于诉讼中事实的认定,应依据有关的证据作出;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这是证据法的( )。
单选题 (20 分) 20分
A.
自由心证原则
B.
证据裁判原则
C.
直接言词原则
D.
无罪推定原则
( )实质上是一种对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地位的保护性假定。
单选题 (20 分) 20分
A.
自由心证原则
B.
证据裁判原则
C.
无罪推定原则
D.
直接言词原则
直接言词原则由( )合并而来。
多选题 (30 分) 30分
A.
自由心证原则
B.
直接原则
C.
无罪推定原则
D.
言词原则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判断题 (10 分) 10分
A.
正确
B.
错误
( )必须严格遵守程序法定原则。
多选题 (20 分) 20分
A.
侦查机关
B.
检察机关
C.
监察机关
D.
法院及其司法工作人员
国家应当保证与证明有关的各种诉讼活动的程序化和法治化。
判断题 (20 分) 20分
国家应当保证与证明有关的各种诉讼活动的程序化和法治化。
判断题 (20 分) 20分
A.
正确
B.
错误
B.
错误
程序法定原则是指诉讼中当事人必须严格加以遵守的规则。
判断题 (20 分) 20分
A.
正确
B.
错误
程序法定原则的要求之一:明确违反法定程序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确立制裁性措施。
判断题 (20 分) 20分
A.
错误
B.
正确
程序法定原则是证据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判断题 (20 分) 20分
A.
正确
B.
错误
( )是认定事实的重要依据。
单选题 (20 分) 20分
A.
观念
B.
证据
C.
言词
D.
法律
诉讼证据的基本属性是( )。
多选题 (30 分) 30分
A.
合法性
B.
客观性
C.
关联性
D.
明白性
证据是诉讼的基础和核心。
判断题 (10 分) 10分
A.
错误
B.
正确
下列哪个法律没有体现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容?( )
单选题 (20 分) 0分
A.
刑事诉讼法
B.
宪法
C.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D.
民法
辩护方对于证明非法证据成立的最低标准是( )。
单选题 (20 分) 20分
A.
存在合理怀疑
B.
排除合理怀疑
C.
证据充分
D.
犯罪事实清楚
相关证据规则指的是只有与本案有关的事实材料才能作为证据使用,我国对于有非常明确的规定。
判断题 (20 分) 20分
A.
正确
B.
错误
我国法律规定在整个诉讼的过程中,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的各个阶段均可以排除非法证据。
判断题 (20 分) 20分
A.
错误
B.
正确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指的是对于非法取得的供述与非法搜查和扣押取得的证据予以排除的统称。
判断题 (20 分) 20分
A.
错误
B.
正确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是一种( )的选择。
单选题 (20 分) 20分
A.
当事人
B.
证据制度
C.
审判人员
D.
司法价值
要求证人就某一事实作证,必须陈述自己耳闻目睹的该事实的情况,是哪种证据规则的规定?( )
单选题 (20 分) 20分
A.
不得自证其罪规则
B.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C.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D.
自白和补强证据规则
传闻证据规则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
多选题 (20 分) 20分
A.
证人就某一事实作证,必须陈述自己耳闻目睹的该事实的情况
B.
被告人没有义务为追诉方向法庭提出任何可能使自己陷入不利境地的陈述和其他证据
C.
被告人有权拒绝回答法官的讯问
D.
要求是证人必须出庭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只能适用于审判阶段。
判断题 (20 分) 20分
A.
错误
B.
正确
证据规则的核心问题是证据的可采性问题。
判断题 (20 分) 20分
A.
错误
B.
正确
最佳证据规则主要适用于( )。
单选题 (20 分) 20分
A.
物证
B.
证人证言
C.
当事人陈述
D.
书证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这一规定体现了( )。
单选题 (20 分) 20分
A.
传闻证据规则
B.
最佳证据规则
C.
补强证据规则
D.
意见证据规则
物证的照片、录像、复制品,经与原物核对无误、经鉴定为真实或者以其他方式确认为真实的,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判断题 (20 分) 20分
A.
错误
B.
正确
按照最佳证据规则的要求,当事人在法庭出示的文书材料应是复印件。
判断题 (20 分) 20分
A.
正确
B.
错误
我国法律没有关于最佳证据规则的规定。
判断题 (20 分) 20分
A.
错误
B.
正确
证人只能陈述自己亲身感受和经历的事实,而不得陈述对该事实的意见或者结论,这是指的( )。
单选题 (20 分) 20分
A.
意见证据规则
B.
交叉询问规则
C.
特权规则
D.
最佳证据规则
认定事实、作出判断是法官的职责,证人的责任在于提供材料。
判断题 (20 分) 20分
A.
错误
B.
正确
我国法律规定对于诉讼中出现的专门性问题,一般由具有鉴定资质的鉴定人出具鉴定意见并到庭接受询问或者由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提供意见。
判断题 (20 分) 20分
A.
错误
B.
正确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