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儿科学
1.胚胎期造血的特点是 A.造血部位首先在肝脏,然后在卵黄囊 B.肝脏是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 C.骨髓是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 D.卵黄囊是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 E.脾脏是胎儿中期的主要造血部位
2.生后造血的特点不包括 A.骨髓是出生后的主要造血部位 B.婴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 C.年长儿和成人期红骨髓仅限于肋骨、胸骨、脊椎、骨盆、颅骨、锁骨和肩胛骨 D.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 E.小婴儿在遇到各种感染性贫血或造血需要增加时,骨髓造血功能将成倍增加
3.小儿出现生理性贫血的时期是 A.生后 5~7 天 B.生后 1 个月左右 C.生后 2~3 个月 D.生后 5~7 个月 E.生后 1 年
4.下列有关小儿血红蛋白种类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胎儿 6 个月时 HbF 占 90% B.出生时 HbF 占 30%,HbA 约占 70% C.1 岁时 HbF 不超过 5% D.2 岁时 HbF 不超过 2% E.成人 HbF 不超过 2%
5.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变化有 2 次时间交叉,是指 A.1~3 天及 1~3 个月 B.1~3 天及 1~3 岁 C.4~6 天及 4~6 个月 D.4~6 天及 4~6 岁 E.4~6 个月及 4~6 岁
6.8 个月女婴贫血的标准是 A.Hb<80g/L B.Hb<90g/L C.Hb<100g/L D.Hb<110g/L E.Hb<120g/L
7.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所导致的贫血不包括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感染性贫血 E.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8.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形态分类是 A.MCV<80fl,MCH<26pg,MCHC<31% B.MCV<80fl,MCH<28pg,MCHC 31%~38% C.MCV80~94fl,MCH<28pg,MCHC<31% D.MCV<80fl,MCH 28~32pg,MCHC<31% E.MCV<80fl,MCH 28~32pg,MCHC 31%~38%
9.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不包括 A.先天储铁不足 B.铁摄入量不足 C.生长发育慢 D.铁吸收障碍 E.铁丢失过多
10.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典型血象改变是 A.呈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血涂片可见靶形红细胞 C.血涂片可见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 D.网织红细胞数增多 E.血小板常常减少
1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典型骨髓象改变不包括 A.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B.各阶段红细胞均较小 C.红细胞胞核成熟程度落后于胞浆 D.粒细胞系无明显异常 E.巨核细胞系无明显异常
12.有关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正确的是 A.血清铁蛋白降低 B.红细胞游离原卟啉降低 C.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降低 D.骨髓可染铁增加 E.转铁蛋白饱和度增加
13.有关缺铁性贫血输血治疗的原则,错误的是 A.一般病例无需输血 B.重症贫血并发心功能不全或明显感染者可输浓缩红细胞以尽快改善贫血状态 C.贫血越重,每次输血量宜越大,速度宜越快 D.血红蛋白 30g/L 时应输血 E.极重患儿可用浓缩红细胞换血治疗
14.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多见于 A.新生儿 B.婴幼儿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 E.青春期
15.有关维生素 B12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描述,错误的是 A.精神神经症状突出 B.血清维生素 B12含量低于 100ng/L C.维生素 B12治疗有效 D.重度贫血者可予输血治疗 E.应先加用叶酸联合治疗
16.从母体带来的铁,可供小儿使用多长时间 A.1~2 周 B.4 周 C.8~12 周 D.4~5 个月 E.1 周岁
17.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对治疗最早出现反映的是 A.网织红细胞增高 B.红细胞数上升 C.血红蛋白量增加 D.骨髓中巨幼红细胞恢复正常 E.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正常
18. 8 个月男婴,一直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近 1 月来出现面色苍白,查外周血象示小 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该患儿诊断首先考虑 A.生理性贫血 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地中海贫血
19.1 岁女婴,诊断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给予铁剂治疗,其疗程为用药 A.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B.至血红蛋白含量恢复正常 C.至血红蛋白含量恢复正常后再用药 4 周 D.至血红蛋白含量恢复正常后再用药 6~8 周 E.至血红蛋白含量恢复正常后再用药 8~12 周
20.2 岁幼儿,诊断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下列哪项符合其外周血象的特点 A.MCV(fl)100;MCH(pg)36; B.MCV(fl)100;MCH(pg)31; C.MCV(fl)100;MCH(pg)33; D.MCV(fl)90;MCH(pg)31; E.MCV(fl)90;MCH(pg)36;
21.生后 1 周新生儿,胎龄 32 周,查外周血 Hb 150g/L,需何时补充铁剂预防缺铁性贫血 A.立即开始 B.生后 1 个月 C.生后 2 个月 D.生后 3 个月 E.无需补充
22.10 个月男婴,进行性面色苍白 2 个月,近 3 天出现嗜睡、头部震颤、不能独坐。体查: 反应迟钝,肢体轻微震颤,踝阵挛阳性。外周血 Hb 55g/L,MCV 105fl,MCH 38pg,MCHC 32%, 血清 VitB12为 89ng/L。该患儿治疗首选 A.铁剂 B.铁剂+维生素 C C.维生素 B12 D.叶酸 E.叶酸+维生素 B12
23.患儿 8 个月,单纯母乳喂养,近一个月表情呆滞,活动减少,稀便。查体:面色苍白, 虚胖,四肢震颤,肝肋下 3cm,血常规:白细胞 2.3×1012/L,血红蛋白 90g/L,白细胞 10 ×109 /L,网织红细胞 0.5%。诊断首先考虑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慢性感染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失血性贫血
1 岁女孩,面色苍白 3 个月,体查:口唇粘膜及甲床苍白,心肺未见异常。外周血 Hb 66g/L, 诊断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4.首选药物是 A.口服铁剂 B.静脉注射铁剂 C.肌肉注射铁剂 D.维生素 C E.输血治疗
25.若给予口服补铁,应注意 A.餐前服用 B.餐后口服 C.同时服用维生素 C D.同时服用维生素 E E.同时服用胃粘膜保护剂
26.如铁剂治疗有效,则网织红细胞的变化为 A.服用铁剂后立即升高 B.2~3 周后开始升高 C.2~3 周达高峰 D.2~3 周下降至正常 E.4 周之后回落至正常
11 个月男婴,纯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3 个月出现进行性面色苍黄,智力及运动发育倒退, 体查:表情呆滞,逗引不笑,舌颤,肺未见异常,肝肋下 2cm,脾肋下 1cm。血红蛋白 70g/L, MCV 985fl,MCH 34pg,MCHC 32%,网织红细胞 0.5%,血清 VitB12 86ng/L。 27.诊断考虑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VitB12 缺乏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叶酸缺乏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8.如行骨髓穿刺检查,则骨髓象改变不符合的是 A.骨髓增生减低 B.粒:红比值倒置 C.各期幼红细胞均出现巨幼变 D.细胞核发育落后于胞浆 E.巨核细胞有核过度分叶现象
29.治疗疗程为 A.至临床症状好转为止 B.至血象恢复正常再继续使用 1 个月 C.至血象恢复正常再继续使用 2 个月 D.至血象恢复正常再继续使用 3 个月 E.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象恢复正常为止
A.正细胞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 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单纯低色素性贫血 30.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31.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A.正细胞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 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单纯低色素性贫血
1.导致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不包括 A.甲状腺不发育或发育不全 B.甲状腺素合成途径缺陷 C.促甲状腺激素缺乏 D.甲状腺或靶器官反应性低下 E.碘摄入过多
2.垂体发育缺陷导致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机制是 A.促甲状腺素缺乏 B.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缺乏 C.生长激素缺乏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 E.碘缺乏
3.有关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临床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症状出现的早晚与残留的甲状腺分泌功能有关 B.酶缺陷患儿生后数年可出现甲状腺肿大 C.甲状腺发育不良患儿生后即出现明显症状 D.未经治疗的患儿在生命早期即可有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 E.新生儿期症状不明显
4.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的特殊面容和体态不包括 A.头大、颈短 B.面部粘液水肿,眼睑浮肿 C.皮肤苍黄、干燥,毛发稀少 D.眼距宽,鼻梁宽平 E.呈匀称性矮小
5.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确诊靠 A.新生儿筛查 B.血 T3、T4、TSH 检查 C.TRH 刺激试验 D.骨骼 X 线检查 E.放射性核素检查
有关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治疗的描述,错误的是 A.需甲状腺素终生治疗 B.用量不足时影响小儿身高及骨骼增长 C.从大剂量开始用药以迅速缓解症状 D.治疗开始时间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 E.定期检测血 T4、TSH 变化以调整用药剂量
7.新生儿甲状腺减低症常见于 A.早产儿 B.足月儿 C.小于胎龄儿 D.过期产儿 E.低出生体重儿
8.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服用甲状腺制剂的时间是 A.1~2 年 B.2~4 年 C.4~6 年 D.6~8 年 E.终生
9.下列哪项不是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特点 A.精神及动作反应迟钝 B.食量少,吞咽缓慢,常腹泻 C.很少哭闹,声音嘶哑 D.生理性黄疸时间延长 E.不爱活动,多睡
10.女婴,30 天。过期产,出生体重 4500 克,母亲无糖尿并病史。生后人工喂养,常鼻塞, 时有呼吸困难,吃奶差。哭声弱、反应差、便秘,体检:T 35℃,P 90 次/分,皮肤轻度黄 染。血象:Hb 90g/L,RBC 3.6×1012/L,WBC 11×109 /L。对该患儿最主要的治疗是 A.应用抗生素抗感染 B.保肝、利胆、退黄 C.不需用药,继续观察 D.保暖给氧,支持呼吸 E.服用甲状腺制剂
11.患儿,4 岁。诊断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给甲状腺素片治疗,医生嘱咐,出现下 列情况考虑为甲状腺素片过量,但哪项除外 A.食欲好转 B.心悸 C.发热 D.多汗 E.腹泻
12.20 天女婴,生后 3 天行新生儿筛查发现 TSH 浓度为 30mU/L,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必须 再进行以下何项检查 A.骨龄测定 B.染色体核型分析 C.血清 T3、T4、TSH 测定 D.TRH 刺激试验 E.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测定
13. 3 岁男孩,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服用甲状腺素片已 2 年,连续 3 次复查 血清 T4、TSH 正常。该患儿的下一步治疗是 A.可停止用药 B.甲状腺素可逐渐减量,3 月后停药 C.3 月后再次复查血清 T4、TSH,若正常则可停药 D.维持原剂量继续治疗 E.加大剂量继续治疗
14.出生 25 天新生儿,胎龄 43 周,出生体重 4.5kg,反应迟钝,哭声低,大便 2~3 天一 次。体查:肛温 35.4℃,前囟 3cm×3cm,喜伸舌,皮肤巩膜黄染,腹胀。该患儿最可能的 诊断是 A.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B.佝偻病 C.先天性巨结肠 D.21-三体综合征 E.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10 个月男婴,不能独坐,尚不能认识亲人与陌生人。平时少哭少动,经常便秘,进食少。 体查:表情呆板,前囟未闭,头大,颈短,眼距宽,眼睑浮肿,舌大常伸出口外,头发稀少, 心率 86 次/分,心音稍低钝,腹部膨隆,腹胀明显。 15.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佝偻病 B.先天愚型 C.先天性巨结肠 D.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E.粘多糖病
16.应进行何项检查以明确诊断 A.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测定 B.染色体检查 C.腹部 B 超 D.血 T3、T4、TSH E.骨骼 X 线片
17.该患儿的治疗药物首选 A.维生素 D B.钙剂 C.甲状腺素 D.特殊饮食疗法 E.胃肠动力药
A.甲状腺功能正常 B.血清 T4降低、TSH 增高,TRH 刺激试验阴性 C.血清 T4降低、TSH 增高,TRH 刺激试验阳性 D.血清 T4增高、TSH 降低 E.血清 T4增高、TSH 增高 高 18.垂体病损所致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19.下丘脑病损所致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A.甲状腺功能正常 B.血清 T4降低、TSH 增高,TRH 刺激试验阴性 C.血清 T4降低、TSH 增高,TRH 刺激试验阳性 D.血清 T4增高、TSH 降低 E.血清 T4增高、TSH 增高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