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四川农业大学统计学
251. 全及总体是唯一确定的,样本() A. 也唯一 B. 有无数个 C. 不唯一 D. 有有限个
252. 抽样调查中,无法消除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责任性误差 C. 登记性误差 D. 系统性误差
253. 点估计() A. 不考虑抽样误差及可靠程度 B. 考虑抽样误差及可靠程度 C. 适用于推断的准确度要求高的情况 D. 无需考虑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254. 区间估计的置信度是指() A. 概率度 B. 概率保证程度 C. 抽样允许误差的大小 D. 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
255.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重复抽样所需的样本单位数比不重复抽样() A. 多 B. 少 C. 相等 D. 难以判断
256. 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257. 要缩小抽样平均误差,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最可行、最有效的办法是() A. 扩大样本容量 B. 减少总体方差 C. 采用不重复抽样 D. 选择合适的抽样组织形式
258. 实际工作中,小样本是指() A. 样本容量大于30的样本 B. 样本容量小于30的样本 C. 样本容量等于30的样本 D. 样本容量小于等于30的样本
259. 从5个字母中随机抽取2个字母作为样本,采用重复抽样,考虑顺序,则可能的样本个数为() A. 10个 B. 20个 C. 25个 D. 30个
260. 当总体方差未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时,进行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应采用的临界值为() A. F值 B. Z值 C. t值 D. 值
261. 当总体方差已知,无论样本容量n的大小如何,进行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应采用的临界值为() A. F值 B. Z值 C. t值 D. 值
262. 在总体内部情况复杂、且各单位之间差异程度大、单位数又多的情况下,宜采用() A. 等距抽样 B. 整群抽样 C. 简单随机抽样 D. 类型抽样
263. 某学校在全校学生中随机重复抽取100人调查身高,计算出抽样平均误差为5cm。如果改用不重复抽样方法,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其抽样平均误差将会() A. 大于5cm B. 小于5cm C. 等于5cm D. 不确定
264. 社会经济统计中的指数是指()。 A. 总指数 B. 广义的指数 C. 狭义的指数 D. 广义和狭义指数
265. 指数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把它分为()。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C. 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D. 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266. 编制综合指数时对资料的要求是须掌握()。 A. 总体的全面调查资料 B. 总体的非全面调查资料 C. 代表产品的资料 D. 同度量因素的资料
267. 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p1q1/∑p0q1说明了()。 A.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B.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C.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D.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268. 根据指数所反映现象的数量特征不同,可把它分为()。 A. 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C. 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D. 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269. 拉氏指数所选取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A. 报告期 B. 基期 C. 假定期 D. 任意时期
270. 帕氏指数所选取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A. 报告期 B. 基期 C. 假定期 D. 任意时期
271. 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帕氏价格指数的公式是()。 A. ∑P1q1/∑p0q1 B. ∑p1q0/∑p0q0 C. ∑p1q1/∑p1q0 D. ∑p0q1/∑p0q0
272. 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拉氏销售量指数的公式是()。 A. ∑P1p1/∑p0q1 B. ∑p1q0/∑p0q0 C. ∑p1q1/∑p1q0 D. ∑p0q1/p0q0
273. 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是采用()作同度量因素。 A. 报告期数量指标 B. 基期数量指标 C. 报告期质量指标 D. 基期质量指标
274. 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是采用()作同度量因素。 A. 报告期数量指标 B. 基期数量指标 C. 报告期质量指标 D. 基期质量指标
275. 某地区职工工资水平本年比上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工资总额增加了()。 A. 7% B. 7.1% C. 10% D. 11%
276. 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5%,产量增加5%,则生产费用()。 A. 增加 B. 降低 C. 不变 D. 难以判断
277. 平均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另一形式,计算的基础是()。 A. 数量指数 B. 质量指数 C. 综合指数 D. 个体指数
278.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q1p0/∑q0p0]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时的权数是()。 A.p1q1 B. p0q0 C. p1q0 D. p0q1
279. 平均指标指数中的平均指标通常是()。 A. 简单算术平均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C. 简单调和平均指数 D. 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280. 与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对应的平均指数形式是()。 A. ∑kpP0q0/∑p0q1 B. ∑kpp0q0/∑p0q0 C. ∑p0q0/∑1/kqp0q0 D. ∑p1q1/∑1/kdp1q1
281. 平均指标指数是由两个()对比所形成的指数 A. 个体指数 B. 平均数指数 C. 总量指标 D. 平均指标
282. 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A. 都固定在基期 B. 都固定在报告期 C. 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
283. 某地区居民以同样多的人民币,2XX6年比2XX5年少购买5%的商品,则该地的物价()。 A. 上涨了5% B. 下降了5% C. 上涨了5.3% D. 下降了5.3%
284. 某工业企业2XX5年的现价总产值为1000万元,2XX6年的现价总产值为1400万元,若已知产品价格指数为106%,则该企业的产品产量增长了()。 A. 7.9% B. 32.1% C. 40% D. 48.4%
285. 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5%,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 A. 39.67% B. 139.67% C. 71.60% D. 129.52%
286. 我国实际工作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是采用()。 A. 加权综合指数法 B. 固定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法 C. 加权调和平均指数法 D. 变形权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法
287. 统计指数是一种反映现象变动的()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序时平均数
288. 副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10%,销售量增长20%,则副食品类商品销售总额增长() A. 30% B. 32% C. 2% D. 10%
289. 如果物价上升10%,则现在的1元钱() A. 只是原来的0.09元 B. 与原来的1元钱等价 C. 无法与过去进行比较 D. 只是原来的0.91元
290. 某企业本年比上年产量增长了10%,产值增长了20%,则产品的价格提高了() A. 10% B. 30% C. 100% D. 9.09%
291. 某厂2003年产品单位成本比去年提高了6%,产品产量指数为96%,则该厂总成本() A. 提高了1.76% B. 提高了1.9% C. 下降了4% D. 下降了6.8%
292. 反映多个项目或变量的综合变动的相对数是() A. 数量指数 B. 质量指数 C. 个体指数 D. 综合指数
293. 反映物量变动水平的指数是() A. 数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 C. 个体指数 D. 质量指标指数
294. 下列是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A. 产品产量指数 B. 商品销售额指数 C. 价格指数 D. 产品成本指数
295. 某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增加25%,利率提高20%,则利息额增加() A. 45% B. 50% C. 5% D. 12。5%
296. 狭义的指数是指() A. 反映复杂总体的指数 B. 总指数 C. 定基指数 D. 个体指数
297. 根据个体指数和报告期总量指标计算的总指数是() A. 综合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C.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D. 可变构成指数
298. 为了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变动程度,应计算平均工资() A. 可变构成指数 B. 结构影响指数 C. 固定组成指数 D. 都不是
299. 算术平均数指数是() A. 对个体数量指标指数进行平均 B. 对个体质量指标指数进行平均 C. 对个体数量指标进行平均 D. 对个体质量指标进行平均
300. 在一般情况下,销售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A. 销售量、单位产品成本 B. 销售量、产量 C. 销售价格、产量 D. 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成本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