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利息。
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因为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己主义。
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对这句话应理解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 。
某工厂原工作日为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4小时,若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增加剩余劳动时间2小时,则剩余价值率为150% 。
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许多新变化属于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
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各项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
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口增长的快慢。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得分/总分 A.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B. 马克思主义哲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空想社会主义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表述有误的是? 得分/总分 A. 为所有人服务和某利益 B.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C. 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 D.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19世纪三大先进思潮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它们分别是: 得分/总分 A. 德国古典经济学、英国古典哲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B.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C. 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实证主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 德国古典哲学、美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一生的两大伟大发现是? 得分/总分 A. 社会历史观和辩证法 B.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C. 实证主义和唯物史观 D. 唯物论和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传播至中国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是: 得分/总分 A.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D.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得分/总分 A.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 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D.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得分/总分 A. 物质的可认识性 B. 运动性 C. 客观实在性 D. 物质的感知性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得分/总分 A.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B. 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C.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得分/总分 A.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B. 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C. 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D. 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得分/总分 A. 意识决定物质 B.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 意识创造物质 D. 意识依赖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就是 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得分/总分 A. 矛盾普遍性原理 B. 普遍联系的原理 C. 矛盾特殊性原理 D. 运动、发展的原理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 得分/总分 A. 矛盾的斗争性 B. 矛盾的普遍性 C. 矛盾的同一性 D. 矛盾的特殊性
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 得分/总分 A. 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 B.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C.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D.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 得分/总分 A. 对立面的相互排斥 B. 人们思维中的自相矛盾 C. 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 D. 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 得分/总分 A. 可以为所欲为的 B. 无限的 C. 被动的 D. 受客观条件制约的,归根结底还是由物质决定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得分/总分 A. 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B. 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C.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 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得分/总分 A. 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理性认识的形式是 得分/总分 A. 感觉、知觉、表象 B. 概念、判断、推理 C. 识记、联想、判断 D. 感觉、分析、综合
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得分/总分 A. 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B. 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C. 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 D. 真理来源于实践,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得分/总分 A.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 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 C.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D. 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得分/总分 A. 地理环境的优劣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人口增长的快慢 D. 社会风气的好坏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得分/总分 A. 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 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C. 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D. 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得分/总分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 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得分/总分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C. 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矛盾 D. 封闭与开放之间的矛盾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得分/总分 A. 阶级斗争 B. 社会基本矛盾 C. 个人和群众的矛盾 D. 革命和改革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得分/总分 A. 人口因素 B. 地理环境 C. 生产方式 D. 生产关系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否承认 得分/总分 A. 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D. 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得分/总分 A.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 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C.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D. 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得分/总分 A. 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B. 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 C.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社会发展既具有合规律性,又具有合目的性,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这种看 法是 得分/总分 A. 历史宿命论观点 B.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C. 机械决定观点 D. 历史循环论观点
商品是 得分/总分 A. 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 一切物品 C. 一切有用的物品 D. 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 得分/总分 A. 必要劳动时间 B. 个别劳动时间 C.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剩余劳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