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河南理工大学—大学英语2
[多选题,3.8分] 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 A.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实行等价交换 C.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D.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多选题,3.8分]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有 A.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B.促进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生态平衡 C.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多选题,3.8分]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 A.I(v+m)=IIc B.I(c+v+m)=I(c+△c)+II(c+△c) C.I(v+△v+m/x )=II(c+△c) D.II(c+v+m)=I(v+△v+m/x)+II(v+△v+m/x)
[多选题,3.8分]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所需要的基本经济条件有 A.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B.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C.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
[多选题,5分] 资本主义三权分立中的“三权”是指 A.财政权 B.行政权 C.司法权 D.立法权
[单选题,4.3分] 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单选题,4.3分] 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是指 A.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B.过渡阶段和社会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D.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单选题,4.3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A.波兰人民共和国 B.巴黎公社 C.苏维埃俄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
[单选题,4.3分] 下列各项不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是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单选题,4.3分]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 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单选题,4.3分] 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 C.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实现的 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单选题,4.3分]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共产主义
[单选题,4.3分]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资分配
[单选题,4.3分] 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 A.公有制为主体、全民所有制为主导 B.不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单选题,4.3分]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 A.工人阶级及其群众组织 B.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 C.工农联盟 D.无产阶级专政机关
[单选题,4.3分] 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 A.工人阶级 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 C.马克思主义政党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单选题,4.3分]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C.《共产党宣言》 D.《哥达纲领批判》
[单选题,4.3分]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 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 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单选题,4.3分]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 B.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C.消灭剥削进入无阶级社会 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
[单选题,4.3分] 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 C.彻底消灭剥削 D.国家自行消亡
[多选题,4.3分] 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有 A.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不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C.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 D.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多选题,4.3分] 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A.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要从具体国情出发 C.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D.要按发达国家模式发展
[多选题,4.3分] 下列各项属于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有 A.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和垄断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选题,4.3分]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工人和农民的差别 C.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多选题,4.3分]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有 A.完全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B.完全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 C.完全摆脱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D.完全摆脱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多选题,4.3分] 在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主要体现在 A.思想领导方面 B.政治领导方面 C.组织领导方面 D.经济领导方面
[多选题,4.3分] 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重大差别有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公有制形式不同 C.分配原则不同 D.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同
[多选题,5.4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 A.工农差别 B.城乡差别 C.行业差别 D.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
单选题,5分]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单选题,5分]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 A.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 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 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
[单选题,5分] 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这是一种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单选题,5分]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单选题,5分] 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单选题,5分]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如何回答 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B.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物质世界是否永恒发展的问题
[单选题,5分] 在运动和静止关系问题上,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属于 A.唯物辩证法 B.形而上学 C.相对主义诡辩论 D.主观唯心主义
[单选题,5分] 凡是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唯物论 B.唯心论 C.二元论 D.一元论
[单选题,5分] 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 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单选题,5分]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单选题,5分] 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 A.辩证法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单选题,5分] 意识的起源和认识的起源是 A.一致的 B.不一致的 C.同时的 D.不同时的
[单选题,5分]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表明时间具有 A.持续性 B.绝对性 C.一维性 D.伸张性
[单选题,5分]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多选题,5分] 下列各项正确揭示了意识本质的有 A.意识是纯粹主观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多选题,5分] 下列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有 A.物是感觉的集合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心外无物 D.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多选题,5分] 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物是感觉的复合 B.理在事先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多选题,5分] 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多选题,5分] 实践的基本特点包括 A.客观性 B.自觉能动性 C.辩证否定性 D.社会历史性
[多选题,5分] 规律具有 A.永恒性 B.普遍性 C.客观性 D.实践性
[单选题,5.2分]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 A.事物的内部矛盾 B.事物的外部矛盾 C.事物的主要矛盾 D.矛盾的主要方面
[单选题,5.2分]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