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西安石油大学大学英语
贯穿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根红线是( )(本题1.0分) A、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 树立社会新风 D、 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为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必须弘扬( )(本题1.0分) A、 个人主义精神 B、 英雄主义精神 C、 为人民服务精神 D、 合理利己主义精神
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喜人之所喜、忙人之所忙,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这体现了良好道德品质基本范畴中( )(本题1.0分) A、 敬业好学的要求 B、 勤劳节俭的要求 C、 谦虚谨慎的要求 D、 仁爱互助的要求
大学生荣辱观形成的内在途径是( )(本题1.0分) A、 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 B、 社会道德舆论的正确引导 C、 建立合理的社会奖罚机制 D、 加强自身修养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大学生要养成( )的良好习惯(本题1.0分) A、 诚实守信 B、 勤俭节约 C、 热心公益 D、 杜绝浪费
在人际交往中,要获得和发展友谊,起码要做到( )(本题1.0分) A、 等价交换,人情交易 B、 心胸狭窄,毫发必争 C、 恬退隐忍,明哲保身 D、 严于律己,谨慎择友
在图书馆读书读报的人应当做“文明读者”。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 )(本题1.0分) A、 行政法规 B、 职业道德 C、 家庭美德 D、 社会公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介入社会公共生活,这体现着公共生活具有( )特点(本题1.0分) A、 活动范围的集中性 B、 活动内容的广泛性 C、 交往对象的互助性 D、 活动方式的复杂性
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之一。保护环境主要是指 ( )(本题1.0分) A、 自然环境,文化环境 B、 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C、 人文环境,生态环境 D、 文化环境,生态环境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 )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本题1.0分) A、 纪律 B、 政策 C、 法律 D、 守则
网络是一个内容庞杂、覆盖面广的信息共享平台,以下不属于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的是( )(本题1.0分) A、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B、 自觉抵制网络活动 C、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D、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下列关于家庭美德的论述,错误的是( )(本题1.0分) A、 家庭美德建设能增进人生幸福 B、 家庭美德建设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根基 C、 家庭美德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D、 家庭美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所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行动准则
申请国家赔偿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题1.0分) A、 司法救济 B、 行政救济 C、 政治救济 D、 社会救济
( )是指在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本题1.0分) A、 权利制约 B、 法律至上 C、 人权保障 D、 公平正义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指的是( )的重要性(本题1.0分)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 )是公民具有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它权利的前提,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个性的必要条件(本题1.0分) A、 社会经济权 B、 文化教育权 C、 人身自由权 D、 平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本题1.0分) A、 政治权利 B、 监督权利 C、 社会经济权利 D、 人身自由权利
在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实践就是( )(本题2.5分)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列哪些选项内容代表了拜金主义的人生观( )。(本题2.5分) A、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B、 金钱是万能的 C、 今朝有酒今朝醉 D、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幸福是一个总体性范畴,它意味着人总体上生活得美好,( )等都是幸福的重要因素(本题2.5分) A、 家庭和睦 B、 职业成功 C、 行为正当 D、 人格完善
端正人生态度需要( )(本题2.5分) A、 人生需认真 B、 人生当务实 C、 人生应乐观 D、 人生要进取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句诗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 )(本题2.5分) A、 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 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C、 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 D、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
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这意味着( )(本题2.5分) A、 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 B、 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之间不存在矛盾 C、 为人类造福能够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D、 为人类造福需要提高人的自身素质
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人生观的做人标准的有( )(本题2.5分) A、 做一个“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 B、 做一个为自己、家庭和蝇头小利而活着的人 C、 做一个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 D、 做一个为人民幸福、社会发展、国家兴旺作出贡献的人
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是( )(本题2.5分) A、 追求远大理想 B、 追求人生价值 C、 弘扬民族精神 D、 坚定崇高信念
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 )(本题2.5分) A、 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B、 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 C、 把理想转变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勇于实践 D、 只要付诸行动,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都能成为现实
理想信念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生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力量,就是由于它( )(本题2.5分) A、 具有实践性 B、 停留于主观领域 C、 能够进入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D、 能够化为人们行动的热情和意志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理想实现过程的( )(本题2.5分) A、 长期性 B、 曲折性 C、 艰巨性 D、 随意性
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容易陷入的误区有( )(本题2.5分) A、 把理想等同于现实 B、 把现实等同于理想 C、 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D、 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志向高远,就是要( )(本题2.5分) A、 放开眼界 B、 不满足于现状 C、 不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 D、 不屈服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
司马迁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这句话告诉我们( )(本题2.5分) A、 逆境往往可以把人打倒和打垮 B、 受磨难而奋进才是身处逆境的学问 C、 逆境消解了实现理想的可能性 D、 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逆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 )构成(本题2.5分)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无数事实证明,人有了明确的理想,才能在人生的追求上不断去攀登,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人若没有明确的理想,就会像没有舵的小船,在生活的大海中迷失方向,甚至搁浅触礁。这就是说( )(本题2.5分) A、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B、 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 C、 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D、 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俄国著名作家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本题2.5分) A、 理想提升人生的精神境界 B、 理想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C、 理想只是人们的主观意志 D、 理想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爱国主义之所以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是因为( )(本题2.5分) A、 祖国给个人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 B、 祖国发展的目标与个人目标完全一致 C、 祖国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舞台 D、 祖国为个人发展指明方向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 )的总和(本题2.5分) A、 价值取向 B、 思维方式 C、 道德规范 D、 精神气质
钱学森在荣誉面前,他是这样说的:“说是表彰我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论方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我想这里面‘中国’两个字是最重要的。”这个事例说明( )(本题2.5分) A、 科学的无国界性,无损于科学家与自己的祖国命运攸关的亲缘联系 B、 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C、 科学的无国界性,不等于科学运用的无国界性 D、 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
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包括( )(本题2.5分) A、 团结统一 B、 爱好和平 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
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包括( )(本题2.5分) A、 经济安全 B、 政治安全 C、 科技安全 D、 国防安全
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义务有( )(本题2.5分) A、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B、 保守国家秘密 C、 为国家安全提供便利条件 D、 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新的国家安全观包括( )(本题2.5分) A、 经济安全 B、 文化安全 C、 公共安全 D、 国防安全
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大学生应该做到( )(本题2.5分) A、 坚持原则、明辨是非 B、 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C、 敢于同各种分裂活动作斗争 D、 不信谣、不传谣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包括( )(本题2.5分) A、 民族精神 B、 奋斗精神 C、 时代精神 D、 自强精神
以下有关义利观表述错误的是( )(本题2.5分) A、 见利忘义 B、 见利思义 C、 以义制利 D、 先利后义
古代思想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包括( )(本题2.5分) A、 改过 B、 慎独 C、 重行 D、 内省
培养“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四有”是( )(本题2.5分) A、 有理想 B、 有道德 C、 有文化 D、 有纪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二者( )(本题2.5分) A、 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B、 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 C、 都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D、 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 )(本题2.5分) A、 社会公德 B、 职业道德 C、 家庭美德 D、 个人品德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写入宪法,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本题2.5分) A、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B、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C、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D、 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一种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有忧患意识,强调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利益而献身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之一。下列能够反映和体现这种优良道德传统的是( )(本题2.5分) A、 尽人事,以听天命 B、 位卑未敢忘忧国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