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化学(专升本)
氮气进行绝热可逆膨胀,下列哪个式子是正确的? ( ) (A) ΔU=0 (B) ΔS=0 (C) ΔA=0 (D) ΔG=0
已知某反应的级数为一级,则可确定该反应一定是: ( ) (A) 简单反应 (B) 单分子反应 (C) 复杂反应 (D) 上述都有可能
已知373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133.24 kPa,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为66.62 kPa。设A和B形成理想溶液,当溶液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时,在气相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 (A)1 (B) 1/2 (C) 2/3 (D) 1/3
理想气体经历等温可逆过程,其熵变的计算公式是: ( ) (A) ΔS =nRTln(p1/p2) (B) ΔS =nRTln(V2/V1) (C) ΔS =nRln(p2/p1) (D) ΔS =nRln(V2/V1)
理想气体经历一个循环过程,对环境作功100 J,则循环过程的热Q等于 ( ) (A) 100J (B) -100 J (C) 0 (D) U
放射性元素的蜕变为一级反应,半衰期为 10 d 的某放射性元素未蜕变前净重 8 g,40 d 后其净重为: ( ) (A) 4 g (B) 2 g (C) 1 g (D) 0.5 g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 )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298K时电池Pt, H2 (pθ)|HCl (a = 0.01) |AgCl (s)+Ag (s) 的标准电动势Eθ为: ( ) (已知,) (A) 0.2224V (B) –0.2224V (C) 0.3406V (D) –0.1042V
反应式(1)1/2H2(p)+AgCl(s)=Ag(s)+HCl(m1)的电动势表示为E1 ,反应式(2)H2(p)+2AgCl(s)=2Ag(s)+2HCl(m1)的电动势表示为E2 ,下列正确的是( ) (A)E1=1/2E2 (B)E1>E2 (C)E1<E2 (D)E1=E2
以下体系属于两相体系的是 ( ) (A) 左旋酒石酸和右旋酒石酸的固态混合物 (B)水一乙醇的液态混合物 (C)金属铜和镍组成的固溶体 (D) 大小不一的一堆冰决
、同外压恒温下,微小液滴的蒸气压比平面液体的蒸气压: ( ) (A) 大 (B) 一样 (C) 小 (D) 不定
恒温下某电解质溶液由0.1 mol·dm-3 变为0.2 mol·dm-3,其摩尔电导率的变化情况为:(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能确定
已知反应N2+3H2= 2NH3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1ө,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K2ө,两者的关系为 ( ) (A)K1ө =K2ө (B)K1ө =2K2ө (C)K1ө =½K2ө (D)K1ө = (K2ө )2
、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 ( ) (A) 理想溶液 (B) 稀溶液 (C) 所有气体 (D) 理想气体
已知 25℃时,NH4Cl、NaOH、NaCl的无限稀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 1.499×10-2S·m2·mol-1,2.487×10-2S·m·mol-1,1.265×10-2S·m2·mol-1,则无限稀薄摩尔电导率 (NH4OH)为 ( ) (A) 0.277×10-2S·m2·mol-1 (B) 2.721×10-2S·m2·mol-1 (C) 2.253×10-2S·m2·mol-1 (D) 0.225×10-2S·m2·mol-1
把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凹面下液体所受的压力 p 与平面液体所受的压力 p0相比 ( ) (A) p = p0 (B)p < p0 (C) p > p0 (D) 不确定
加入惰性气体对哪一个反应能增大其平衡转化率? ( ) (A) C6H5C2H5(g) = C6H5C2H3(g) + H2(g) (B)CO(g) + H2O(g) = CO2(g) + H2(g) (C) 3/2 H2(g) + 1/2 N2(g) = NH3(g) (D) CH3COOH(l) + C2H5OH(l) = H2O(l) + C2H5COOH3(l)
设某浓度时CuSO4的摩尔电导率为1.4×10-2 S.m2.mol-1,若在该溶液中加入1 m3的纯水,这时CuSO4的摩尔电导率将 ( ) (A)降低 (B)增大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下列过程中, 系统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 ( ) (A) 不可逆循环过程 (B) 可逆循环过程 (C)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过程 (D) 纯液体的真空蒸发过程
一个电池反应确定的电池,E 值的正或负可以用来说明: ( ) (A) 电池是否可逆 (B) 电池反应是否已达平衡 (C) 电池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D) 电池反应的限度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 ( ) (A)T,p,V,Q (B)m,Vm,Cp,Q (C)T,p,V,n (D)T,p,U,W
在配制理想液态混合物时,下列效应正确的是: ( A ) (A)Hmix = 0 (B)Smix = 0 (C)Gmix 0 (D)Vmix 0
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 (A)热不能自动从低温流向高温 (B)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做功而无其它变化 (C)第二类永动机是造不成的 (D) 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功
相图与相律之间是: ( ) (A)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相图不能违背相律 (B)相图由相律推导得出 (C)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得出,与相律无关 (D)相图决定相律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原电池的阴极就是正极 (B) 原电池的负极就是阴极 (C) 电解池的正极就是阴极 (D) 电解池的负极就是阳极
同一高温热源与同一低温热源间工作的可逆热机其效率为,不可逆热机其效率为,则与之间的关系为 ( ) (A)= (B)< (C)> (D)≥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即阿仑尼乌斯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 ) (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 (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D) 对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恒温下某电解质溶液由0.5 mol·dm-3 变为0.2 mol·dm-3,其摩尔电导率的变化情况为: (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能确定
已知反应 2NH3 = N2 + 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1/2 N2 + 3/2 H2 = NH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A) 4 (B) 0.5 (C) 2 (D) 1
、某反应进行完全所需时间是有限的,且等于 c0/ k,c0为初始浓度,k为速率常数,则该反应是: ( C ) (A) 一级反应 (B) 二级反应 (C) 零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任何一个化学变化,影响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 ( ) (A)反应物的浓度 (B)催化剂 (C)反应产物浓度 (D) 温度
下述说法何者正确: ( ) (A)水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 (B)水蒸汽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 (C)水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 (D)水蒸汽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
氢气进行不可逆循环 ( ) (A)ΔU>0 (B)ΔS=0 (C)ΔS>0 (D)ΔS<0
298K,2mol理想气体,体积15L经由恒温对抗外压1.013×105Pa膨胀到50L,则膨胀功为 ( ) (A) 3546J (B) -3546J (C) 0J (D) 5973J
1-1型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作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 C ) (A) 强电解质 (B) 弱电解质 (C) 无限稀释电解质溶液 (D) 摩尔浓度为1的溶液
影响沸点升高常数和凝固点降低常数值的主要因素是 ( ) (A) 溶剂本性 (B) 温度和压力 (C)溶质本性 (D) 温度和溶剂本性
当发生极化现象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将发生如下变化: ( ) (A) φ(平,阳)> φ(阳) ; φ(平,阴)>φ(阴) (B) φ(平,阳)< φ(阳) ; φ(平,阴)> φ(阴) (C) φ(平,阳)< φ(阳) ; φ(平,阴)< φ(阴) (D) φ(平,阳)> φ(阳) ; φ(平,阴)< φ(阴)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 ) (A) 增大 (B) 减小 (C) 先增后减 (D) 不变
在一个循环过程中,物系经历了i步变化,则 ( ) (A)∑Qi=0 (B)∑Qi-∑Wi=0 (C)∑Wi=0 (D)∑Qi+∑Wi=0
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时,表示实际上此电池反应: ( ) (A) 正向进行 (B) 逆向进行 (C) 不可能进行 (D) 反应方向不确定
关于热力学可逆过程,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可逆过程不一定是循环过程 (B) 等温可逆过程,系统做功时,系统损失的能量最小 (C) 等温可逆过程中,环境做功时,系统得到的功最小 (D) 可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中间态都可从正逆两个方向到达
同一个反应在相同反应条件下未加催化剂时平衡常数及活化能为K及Ea,加入正催化剂后则为K'、Ea' ,则存在下述关系: ( ) (A) K'=K, Ea=Ea' (B) K'≠K, Ea≠Ea' (C) K'=K, Ea>Ea' (D) K<K, Ea'<Ea
由于毛细现象,水在毛细管内会上升。
可逆热机的效率和不可逆热机的效率相等。
、原电池的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封闭系统与环境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热和功都是状态函数,始终态确定,其数值也确定。
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膨胀过程,ΔU=0、ΔH=0
溶胶(憎液溶胶)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不可逆体系。
在稀溶液中,溶剂服从亨利定律。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