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心理学
3-4岁的幼儿认为,所有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有意义的。小草被踩了会疼的,布娃娃有一天也会睁开眼睛叫妈妈了。幼儿由己推人,由人推物,世间万物都具有了生命。这一现象说明处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幼儿思维具有 的特点。
A.
泛灵论
B.
前概念性
C.
直觉思维
D.
自我中心性
皮亚杰用著名的守恒任务来研究幼儿的 。
A.
直觉思维
B.
自我中心
C.
客体永久性
D.
分类能力
一周岁左右,婴儿开始能用一个单词来代表一个完整的意义与他人进行交流。因为这个单词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义,如“奶”代表着“我要喝奶”,因此我们称之为“ ”。
A.
主动言语
B.
被动言语
C.
单词句
D.
简单句
成人:浩浩,你长得这么胖、这么可爱,你小时候是吃什么长大的?
浩浩(4岁):我是吃妈妈的牛奶长大的。
浩浩的反应说明了幼儿词汇发展过程中 。
A.
词汇量的变化
B.
词义的过度扩张
C.
自我中心的特点
D.
词义的过度缩小
“我们跟狗狗一起玩”,会被幼儿表达为“狗狗玩”;幼儿在亲吻妈妈时会说:“亲亲妈妈”,而当要求妈妈抱她时,她会说:“妈妈抱”。 这种句子被称为“ ”。
A.
简单句
B.
复合句
C.
单词句
D.
电报句
幼儿在遇到不认识的字,会使用一些猜读策略,如认读半边字的现象,如把“倩”读成“青”,这些都反映了学前儿童书面语言习得过程中的 现象。
A.
词汇的过度扩张
B.
自我中心的特点
C.
词汇的过度缩小
D.
过度规则化
认为人类大脑中天生有一个“语言获得装置”(简称LAD),这个装置就像一个能够学习英语或日语或汉语或其他语言的电脑程式。幼儿听到的语言,经由“语言获得装置”的处理,就会产生一套适用于母语的规则。这是 的观点。
A.
巴甫洛夫
B.
班杜拉
C.
斯金纳
D.
乔姆斯基
当儿童说:“要牛奶!”时,妈妈说:“哦,你要喝牛奶了。”这时,妈妈使用的回应方式是 。
A.
扩充
B.
重新塑造
C.
澄清问题
D.
重复
举例说明同化和顺应。
简述感知运动阶段的发展。
简述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
8个月的拉拉饿了,妈妈还没回来,拉拉开始哭闹,爸爸就给她放了一首巴赫的钢琴曲,拉拉安静下来,可是3分钟后他又开始哭闹,爸爸就换了贝多芬的《命运》,拉拉又安静下来。请用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概念解释拉拉的反应。
母亲:怎么又吵起来了?你们俩不是争这个就是抢那个,一点都不大方。
三岁:我不会抢。我大方,哥哥小方。
五岁:只能说大方,没有人说小方。
三岁:我大方。我的方好大好大。
五岁:我的方比你的大。
三岁:我的方更大。
五岁:我的方最大。
三岁:我的方最最大。
试以这两个幼儿的语言发展为例说明幼儿语言发展的几个方面。
情绪与移情
情绪理解
情绪调节
拟合模型
新生儿(出生到1个月内)具有的基本情绪体验有 。
A.
痛苦、快乐、嫉妒、羞耻
B.
感兴趣、痛苦、厌恶、快乐
C.
厌恶,快乐,自豪、惊奇
D.
感兴趣、痛苦、嫉妒、惊奇
6个月以后婴儿才可能出现的情绪体验有 。
A.
感兴趣、痛苦、厌恶
B.
感兴趣、痛苦、快乐
C.
惊奇、害羞、嫉妒
D.
痛苦、厌恶、快乐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表现为内源性微笑
B.
消极情绪,包括愤怒、悲伤和害怕,最典型的表达方式是“哭”
C.
自我中心的移情最早可能在儿童2岁左右出现
D.
婴儿通过“笑”来表达快乐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属于复合情绪的是 。
A.
内疚和自豪
B.
怯生和分离焦虑
C.
愤怒和伤心
D.
快乐和悲伤
5.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最初的自我意识情绪表现在婴儿认出镜子中或照片中的自己时所产生的窘迫感 。
B.
儿童的依恋和气质是孩子对陌生人以及对分离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
C.
儿童能对引发笑的刺激,作出越来越主动的反应,反映了他们的行为从自发行为向可控制行为的转变。
D.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评价和反应方式不会影响孩子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的 “糖果实验”主要是 。
A.
研究儿童的怯生和分离焦虑
B.
研究儿童的移情能力
C.
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发展的影响。
D.
通过延迟满足研究儿童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
是指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质与量方面的个体差异。它是由神经类型所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A.
性格
B.
能力
C.
认知风格
D.
气质
由于 气质儿童在以后的发展中更容易出现适应问题,因此最能引起研究者的兴趣。
A.
容易型
B.
缓慢适应型
C.
混合型
D.
困难型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拟合模型的研究表明,孩子带着独特的气质来到这个世界,成人必须接受它、适应它。
B.
托马斯等人认为,气质直接决定儿童人格的发展。
C.
气质是由神经类型所决定的,主要是先天的。
D.
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具有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
当孩子能够认出镜子中的自己时,说明孩子的 已经形成。
A.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B.
自我认识
C.
性别概念
D.
依恋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处于前自我评价阶段,与成人的自我评价没有明显的区别。
B.
幼儿对玩具等物品的“物权意识”可能并不是孩子自私的表现,而是孩子自我概念发展的结果。
C.
自我控制并非越强越好。自我控制最适宜的儿童可称为弹性儿童。
D.
自尊最初来源于早期的亲子互动中。自尊水平取决于儿童在许多不同领域对自己能力的评估。
通过SNAP训练法,可以 。
A.
加速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
B.
帮助高攻击性儿童减少攻击行为。
C.
有效降低婴儿的分离焦虑。
D.
促进儿童自我认识的形成。
简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影响。
依恋是婴儿最早的社会关系,依恋有几种类型?其表现如何?
气质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但为什么儿童的气质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
“豆豆14个月时会当着很多大人和小孩的面,跟着“小螺号”的调子开心地边唱边跳,可是24个月时,他跳了几步就会停下,并且用手遮住脸“。为什么豆豆的行为会有如此的改变?对此豆豆父母的应取怎样的反应方式和评价方式。
“朵朵是一个困难型气质的幼儿,他容易焦虑、紧张,对新的生活常规(如4岁了,需要一个人睡在自己的房间了)难以适应;他的父母在要求他遵守规则的过程中,能保持镇定、平静,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允许孩子放慢脚步、慢慢适应新的生活日常,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孩子就不再那么暴躁、焦虑、拒绝和适应不良了”。试用托马斯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气质的拟合模型说明这个案例。
同伴互动
平行游戏
许多的社会机构中,对儿童影响最大的就是 。
A.
家庭
B.
游乐园
C.
幼儿园
D.
学校
最有利于孩子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教养方式是 。
A.
权威型
B.
忽视型
C.
放纵型
D.
专制型
接受和鼓励孩子不断增长的自主性,与孩子积极沟通,使用有弹性的规则是 教养方式的特点。
A.
忽视型
B.
放纵型
C.
权威型
D.
专制型
在 教养方式的影响下,儿童可能产生的行为特征是退缩,恐惧,情绪化,优柔寡断,急躁;女孩到了青春期仍然被动、依赖,男孩则可能趋于反叛、攻击。
A.
放纵型
B.
专制型
C.
权威型
D.
忽视型
从控制-反应维度判断,忽视型教养方式是属于 。
A.
低控制、低反应
B.
低控制、高反应
C.
高控制、高反应
D.
高控制、低反应
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有许多,其中 则不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
A.
同伴影响
B.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C.
儿童特点
D.
父母自身因素
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
A.
生物血缘关系
B.
交往关系
C.
同伴关系
D.
师生关系
根据儿童的同伴关系,可以将幼儿园儿童分为五类,其中 往往被认为有较多的社会和情感问题,入学后他们的学业问题和品行问题可能较多。
A.
受欢迎的儿童
B.
被拒斥的儿童
C.
被忽视的儿童
D.
矛盾的儿童
幼儿的游戏是观察幼儿同伴交往行为的重要活动,试用巴顿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简述同伴交往行为的发展。
简要分析电子屏幕使用对幼儿发展的消极影响。
试分析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
妈妈看到5岁的毛毛有几次和小朋友玩的时候,因为和小朋友抢玩具,和小朋友发生冲突,而毛毛又总是吃亏,甚至挨打,毛毛的妈妈担心毛毛受到别的小朋友的“欺负”,以后就尽量不让毛毛和小朋友一起玩,带着他和大人一起散步、跳舞,请你根据“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作用”来分析毛毛妈妈的做法是否恰当,为什么?
每个人都需要有朋友,儿童不仅需要有足够的同伴关系,还需要亲密的友谊关系。朋友是儿童重要的社会化代理人之一。试分析友谊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