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劳动争议处理
劳动争议诉讼证据按照其来源,可分为( )
A.本证与反证
B.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D.书证与物证
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是( )
A.用人单位与劳动管理部门
B.劳动者与劳动管理部门
C.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D.工会与劳动行政管理部门
劳动争议当事人因为履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举证责任坚持( )的原则。
A.谁决定谁举证
B.劳动者举证
C.谁主张谁举证
D.用人举证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采取的处理方式是( )。
A.解除合同
B.终止合同
C.变更合同
D.续订合同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 )。
A.解除合同
B.终止合同
C.变更合同
D.续订合同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
A.劳动法律
B.宪法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劳动合同中试用期条款的性质是( )
A.约定条款
B.法定条款
C.必备条款
D.合同成立条件
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的最长时间是( )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年
劳动关系的产生是以劳动条件的( )为其条件。
A.合并
B.具备
C.分离
D.完整
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 )
A.劳动权利
B.国家意志
C.劳动者权利
D.法律渊源
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 ),雇主和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文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
A.劳动关系
B.法律关系
C.劳动合同
D.双务关系
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资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月计薪天数为 ( )
A.20.83天
B.20.92天
C.21.75天
D.30天
非全日制用工指每日不超过( )小时,每周累计不超过( )小时?
A.日8小时周40小时
B.日4小时周28小时
C.日4小时周24小时
D.日8小时周48小时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 )
A.10日
B.15日
C.20日
D.30日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按照( )工资标准的( )百分之几支付?
A.、本人工资的200%
B.、社平工资的300%
C.、本人工资的400%
D.、本人工资的300%
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受理案件的仲裁委员会是( )
A.职工当事人户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
B.用人单位与职工共同约定
C.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
D.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
按照当事人的住所所在地与其所在人民法院的隶属关系来确定管辖的是( )
A.专属管辖
B.特别地域管辖
C.一般地域管辖
D.约定管辖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庭可以列部分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先予执行”,下列申请不能先予执行的案件是( )
A.追索劳动报酬
B.确认劳动关系
C.追索工伤医疗费
D.追索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 )
A.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内
B.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 日内
C.不受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D.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90日内
《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机构是( )
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C.人民法院
D.其他权力机构
( )在于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其功能是使劳动者在年老 、患病、工伤、失业和生育等情况下能够获得帮助和补偿。
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B.劳动标准制度
C.职业培训制度
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 )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A.劳动法律
B.宪法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关系
C.劳动行政关系
D.劳动服务关系
( )是劳动权的核心。
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B.就业权和择业权
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
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
( )是劳动行政主体与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为实现和保障劳动关系的运行而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行政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劳动法律渊源
( )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A.劳动法律原则
B.劳动法律渊源
C.劳动法律体系
D.劳动法律关系
( )是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关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之间,在劳动服务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有关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劳动法律渊源
( )是劳动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A.劳动法律
B.宪法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