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四川农业大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
某两因素试验,A因素设置3个水平,B因素设置4个水平,交叉分组获得水平组合(处理),处理设置3次重复,完全随机设计。对试验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则( )。
A. 处理间自由度为dft=11
B. 处理间自由度为dft=35
C. 互作自由度为dfA×B=6
D. 互作自由度为dfA×B=24
某两因素试验,A因素设置3个水平,B因素设置5个水平,交叉分组获得水平组合(处理),处理设置4次重复,完全随机设计。对试验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则( )。
A. 处理间自由度为dft=15
B. 处理间自由度为dft=14
C. 互作自由度为dfA×B=8
D. 互作自由度为dfA×B=45
某两因素试验,A因素设置3个水平,B因素设置5个水平,交叉分组获得水平组合(处理),处理设置4次重复,完全随机设计。对试验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则( )。
A. 总自由度为dfT=14
B. 总自由度为dfT=59
C. 误差自由度为dfe=8
D. 误差自由度为dfe=45
某两因素试验,A因素设置3个水平,B因素设置5个水平,交叉分组获得水平组合(处理),处理设置4次重复,完全随机设计。计算得误差均方MSe=1.2222,用SSR法对A因素各水平平均数间和B因素各水平平均数间进行多重比较,则( )。
A. A因素水平平均数标准误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9F72.tmp.png=0.2472
B. A因素水平平均数标准误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9F73.tmp.png=0.3191
C. B因素水平平均数标准误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9F83.tmp.png=0.2472
D. B因素水平平均数标准误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9F84.tmp.png=0.3191
某两因素试验,A因素设置3个水平,B因素设置5个水平,交叉分组获得水平组合(处理),处理设置4次重复,完全随机设计。用SSR法对A因素各水平平均数间和B因素各水平平均数间进行多重比较,则( )。
A. A因素各水平间平均数多重比较的最大秩次距为3
B. A因素各水平间平均数多重比较的最小秩次距为2
C. B因素各水平间平均数多重比较的最大秩次距为5
D. B因素各水平间平均数多重比较的最大秩次距为15
某试验拟对5个杂交水稻品种的干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在种植每个杂交水稻品种的小区随机选取2个样点,每个样点随机选取5株测定干物质含量。对试验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可以( )。
A. 分析不同杂交水稻品种的主效应
B. 分析不同样点的主效应
C. 分析样点的嵌套效应
D. 分析品种与样点的互作
某试验采用5×5的拉丁方设计,对试验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则( )。
A. 处理间自由度dft=4
B. 总自由度dfT=24
C. 误差自由度dfe=12
D. 行区组间自由度dfr=4
某两因素试验,A因素设置3个水平,B因素设置5个水平,交叉分组获得水平组合(处理),处理设置4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对试验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则( )。
A. 总自由度dfT=59
B. 处理间自由度dft=14
C. 误差自由度dfe=45
D. 误差自由度dfe=42
某两因素试验,A因素设置4个水平,B因素设置2个水平,交叉分组获得水平组合(处理),处理设置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对试验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则( )。
A. 总自由度dfT=24
B. 处理间自由度dft=7
C. 误差自由度dfe=14
D. 误差自由度dfe=16
χ2检验可以用来进行( )。
A. 适合性检验
B. 独立性检验
C. 分布的正态性检验
D. 方差的同质性检验
调查紫花大豆与白花大豆杂交F2代花色性状,对花色遗传是否符合3:1的分离比例进行假设检验,则( )。
A. 无效假设H0:大豆花色遗传符合3:1的分离比例
B. 应对χ2统计数进行矫正
C. χ2统计数的自由度df=2
D. χ2统计数的自由度df=1
有一大麦杂交组合在F2代芒性状表现型有钩芒、长芒和短芒3种,对大麦芒性状遗传是否符合9:3:4的理论比例进行假设检验,则( )。
A. 无效假设H0:大麦芒性状遗传符合9:3:4的理论比例
B. 应对χ2统计数进行矫正
C. χ2统计数的自由度df=2
D. χ2统计数的自由度df=1
在贮藏于某仓库的苹果中,随机抽取国光苹果400个,其中完好372个,腐烂28个;随机抽取红星苹果356个,其中完好324个,腐烂32个,对两个不同品种苹果的耐贮性进行假设检验,则( )。
A. 无效假设H0:苹果品种与其耐贮性间相互独立
B. 可采用χ2检验
C. 若采用χ2检验,可不对χ2统计数进行矫正
D. χ2统计数的自由度df=1
研究5个玉米品种感染大斑病的情况,调查了每个品种的健株和病株,对5个不同玉米品种的抗病性进行假设检验,则( )。
A. 无效假设H0:玉米品种与其大斑病抗性间相互独立
B. 若采用χ2检验,须对χ2统计数进行矫正
C. 若采用χ2检验,可不对χ2统计数进行矫正
D. χ2统计数的自由度df=4
以下( )变量之间不存在完全的确定性关系。
A. 产量与施氮量
B. 某烟区烟草黑胫病发生时期与气温
C. 作物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
D. 圆的面积与其半径
以下( )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确定性关系。
A. 产量与施氮量
B. 在初速度和加速度一定时,物体运动的终速度与时间
C. 正方形的周长与其边长
D. 圆的面积与其半径
以下( )变量之间的关系属于因果关系。
A. 产量与施氮量
B. 某烟区烟草黑胫病发生时期与气温
C. 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
D. 植物叶片中氮代谢产物与碳代谢产物
以下( )变量之间的关系属于平行关系。
A. 产量与施氮量
B. 某烟区烟草黑胫病发生时期与气温
C. 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
D. 植物叶片中氮代谢产物与碳代谢产物
对回归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 回归分析是用来研究呈因果关系变量间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B. 回归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揭示变量间的关系
C. 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的目的是用于预测、预报和控制
D. 回归分析建立的回归方程须进行假设检验
对相关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 相关分析是用来研究呈因果关系变量间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B. 相关分析旨在揭示变量间相关的性质和密切程度
C. 相关分析不能用一个或多个变量预测另一个变量
D. 相关分析是用来研究呈平行关系变量间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回归分析可分为( )。
A. 一元回归
B. 多元回归
C. 线性回归
D. 非线性回归
常用的相关分析方法有( )。
A. 直线相关
B. 复相关
C. 偏相关
D. 正相关
基于线性模型进行的回归分析有( )。
A. 直线回归
B. 曲线回归
C. 多元线性回归
D. 多元非线性回归
基于非线性模型进行的回归分析有( )。
A. 直线回归
B. 曲线回归
C. 多元线性回归
D. 多元非线性回归
借助于散点图,可以( )。
A. 判断变量间有无关系
B. 判断变量间可能的回归形式
C. 判断观测值是否有异常
D. 直接获得变量间的回归方程
直线回归分析中,建立的回归直线是( )。
A. 任意两个观测值确定的一条直线
B. 由样本观测值估计的所属总体的一条直线
C. 一定能反应所属总体两个变量间关系的
D. 不一定能反应所属总体两个变量间关系的
直线回归分析中,样本回归截距a是( )。
A. 总体回归截距α的估计值
B. 自变量x取0时,依变量y总体的估计值
C. 依变量y取0时,自变量x总体的估计值
D. 不一定具有生物学意义的
直线回归分析中,样本回归系数b( )。
A. 是总体回归系数β的估计值
B. 是自变量x变化一个单位,依变量y总体平均数改变的数量
C. 的正负反应了自变量x影响依变量y的性质
D. 自变量x取0时,依变量y总体的估计值
直线回归方程的假设检验,可以采用( )。
A. t检验
B. F检验
C. u检验
D. χ2检验
直线回归分析的基本步骤有( )。
A. 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
B. 直线回归的假设检验
C. 直线回归方程的评价
D. 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
对直线回归方程进行假设检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直线回归方程的假设检验可用t 检验,也可用F检验
B. 直线回归方程的t检验和F检验的结果是一致的
C. 同一回归直线分别进行F检验和t检验,有F=t2成立
D. 同一回归直线分别进行F检验和t检验,有t=F2成立
对直线回归方程进行假设检验,如果极显著,则( )。
A. 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一定是直线的
B. 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不排除有其它更好的回归形式
C. 两个变量间的直线回归方程即可用于预测、预报和控制
D. 直线回归方程还须进一步进行评价
取值范围为[0, 1]的有( )。
A. 相关系数
B. 概率
C. 回归截距
D. 决定系数
对决定系数r2,叙述正确的有( )。
A. 决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是0≤r2≤1
B. 决定系数r2可以用来度量直线回归方程的拟合度
C. 决定系数r2可以用来度量直线回归方程预测的可靠程度
D. 决定系数r2不能反应相关变量间相关的性质
对决定系数r2,叙述正确的有( )。
A. 决定系数的取值范围是0≤r2≤1
B. r2越趋于1,直线回归方程拟合得越好
C. r2越趋于0,直线回归方程拟合得越好
D. r2反应的是直线回归方程引起变异的平方和占依变量总平方和的比例
对直线回归方程进行假设检验,如果极显著,则( )。
A. 两个变量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一定具有实践上的预测意义
B. 两个变量间存在直线关系的可能性较高
C. 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不一定就是直线的
D. 两个变量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不一定具有实践上的预测意义
对直线回归方程进行假设检验,如果不显著,则( )。
A. 两个变量间绝对没有关系
B. 两个变量间可能不存在直线关系
C. 有可能误差太大,掩盖了真实关系的存在
D. 除研究的自变量外,可能还存在对依变量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存
某试验采用6×6的拉丁方设计,对试验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则( )。
A. 处理间自由度dft=5
B. 总自由度dfT=36
C. 误差自由度dfe=20
D. 行区组间自由度dfr=列区组间自由度dfc=5
某两因素试验,A因素设置4个水平,B因素设置3个水平,交叉分组获得水平组合(处理),处理不设置重复。对试验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则( )。
A. 总自由度为dfT=11
B. A因素水平间自由度为dfA=3
C. B因素水平间自由度为dfB=2
D. 互作自由度dfA×B=6
某两因素试验,A因素设置4个水平,B因素设置2个水平,交叉分组获得水平组合(处理),试验采用拉丁方设计。对试验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则( )。
A. 处理间自由度dft=7
B. 总自由度dfT=63
C. 误差自由度dfe=42
D. 行区组间自由度dfr=列区组间自由度dfc=7
某两因素试验,A因素设置4个水平,B因素设置2个水平,交叉分组获得水平组合(处理),试验采用拉丁方设计。对试验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则( )。
A. 处理间自由度dft=7
B. A因素水平间自由度dfA=3
C. B因素水平间自由度dfB=1
D. 互作自由度dfA×B=3
某试验采用7×7的拉丁方设计,对试验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则( )。
A. 处理间自由度dft=6
B. 总自由度dfT=48
C. 误差自由度dfe=30
D. 行区组间自由度dfr=列区组间自由度dfc=6
某两因素试验,A因素设置3个水平,B因素设置4个水平,A因素为主区因素,B因素为副区因素,处理重复3次,主区随机区组排列。对试验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则( )。
A. 总自由度为dfT=35
B. A因素水平间自由度为dfA=2
C. B因素水平间自由度为dfB=3
D. 互作自由度dfA×B=6
某两因素试验,A因素设置3个水平,B因素设置4个水平,A因素为主区因素,B因素为副区因素,处理重复3次,主区随机区组排列。对试验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则( )。
A. 总自由度为dfT=35
B. 主区误差自由度为dfEa=4
C. 副区误差自由度dfEb=18
D. 互作自由度dfA×B=12
对两个变量间直线回归分析与直线相关分析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
A. 两种分析方法都可用来研究两个变量间是否存在直线关系
B. 如果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显著,则直线回归方程也必然显著
C. 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符号是一致的
D. 两个变量间直线回归方程的假设检验可由其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来判断
研究某作物品种幼苗出土天数(y,天)与5cm深处土温(x,℃)的关系,样本容量n=7,计算得两变量间的相关系数r=-0.963,则( )。注意:临界值r0.05=0.754,r0.01=0.874
A. 该作物品种幼苗出土天数与5cm深处土温间存在极显著的直线关系
B. 该作物品种幼苗出土天数与5cm深处土温间存在显著的直线关系
C. 该作物品种幼苗出土天数与5cm深处土温间没有直线关系
D. 用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预测该作物品种幼苗出土天数的可靠程度为0.9274
利用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预测依变量时,应注意( )。
A. 只要直线回归方程显著就可用于预测
B. 如果自变量的取值不在研究范围内,预测时要谨慎
C. 直线回归方程虽然显著,但是如果拟合度不高,不能用于预测
D. 显著的直线回归方程,其拟合度不一定高
用近似正态法对单个样本百分率进行假设检验的条件是( )。
A. np和nq都应大于5
B. 只要np大于5即可
C. 如果np和nq都大于30,不必对u进行矫正
D. 即使np和nq都大于30,也须对u进行矫正
研究某作物品种幼苗出土天数(y,天)与5cm深处土温(x,℃)的关系,样本容量n=7,用F检验对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进行假设检验,则( )。
A. 该作物品种幼苗出土天数的总自由度dfy=6
B. 回归自由度dfR=1
C. 离回归自由度dfr=5
D. 回归自由度dfR=2
研究某地一代三化螟蛾盛发期(y)与3月下旬至4月中旬平均温度累计值(x,旬·℃)的关系,样本容量n=15,用F检验对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进行假设检验,则( )。
A. 该地一代三化螟蛾盛发期的总自由度dfy=15
B. 回归自由度dfR=1
C. 离回归自由度dfr=13
D. 回归自由度dfR=2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