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郑州师范学院教育统计学

集中量数包括()。
A.中位数
B.几何平均数
C.平均差
D.加权平均数
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是()。
A.简单明确
B.生动直观
C.整洁美观
D.容易理解
常用的统计图有()。
A.直方图
B.条形图
C.线形图
D.散点图
常用的统计表有()。
A.简单表
B.分组表
C.复合表
D.次数分布表
从数据的观测方法和来源划分,研究数据可分为()。
A.计数数据
B.测量数据
C.称名数据
D.等比数据
依所统计的功能,教育统计学分为()。
A.描述统计
B.推断统计
C.实验设计
D.应用统计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是()。
A.数据与结果多用数字形式呈现
B.具有规律性
C.推测总体特征
D.随机性和变异性
相关的类型分为()
A.正相关、负相关、共变关系
B.零相关、负相关
C.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
D.零相关、负相关、相关关系
下列关于二项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次实验有三种结果。
B.共有n次实验,并且n是事先给定的确定值。
C.每次实验各自独立,且各次实验无相互影响。
D.某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在任何一次实验中都是固定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分布是对称分布。
B.卡方值都是正值。
C.F分布形态是一个正偏态分布。
D.总体为正态,方差未知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正态分布。
已知总体呈正态分布,当方差σ2已知时,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误为()

A. A
B. B
C. C
D. D
已知总体正态分布,方差σ2未知时,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误为()

A. A
B. B
C. C
D. D
从一个方差为7的总体中,随机抽取25个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方差是()

A. A
B. B
C. C
D. D
下列对正态分布描述不正确的是()
A.正态分布是对称分布
B.正态曲线下的面积为
C.正态分布中各差异量数值相互间有固定比率
D.在正态曲线下,标准差与概率之间有一定的数量关系。
依据概率分布所描述的数据特征划分,概率分布分为()
A.随机变量、抽样分布
B.离散分布、连续分布
C.经验分布、理论分布
D.正态分布和二项分布
某一篮球队员在12码线,投球的命中率为0.81,则该队员在12码线投100个球的均值和方差分别是()

A. A
B. B
C. C
D. D
下列中不是质与量相关的是()
A.列联表相关
B.点二列相关
C.二列相关
D.多系列相关
下列统计量不是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A.标准差
B.四分差
C.标准分数
D.差异系数
下列关于相关系数描述错误的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0.7
D.1.1
若两变量都是连续变量,且每一个变量都被人为的分为二分变量时,应使用()
A.四分相关
B.点二列相关
C.二列相关
D.F相关
若考查两变量的相关程度,其中一列变量是连续变量,另一列是二分变量时,应使用()
A.积差相关
B.点二列相关
C.二列相关
D.F相关
假设两变量呈线性关系,如果两变量时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且均呈正态分布,那么计算相关时,应选用()
A.r
B.rR
C.rpb
D.rb
假设两变量呈线性关系,如果两变量时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但不是正态分布,那么计算相关时应选用()

A.A
B.B
C.C
D.D
某班数学考试成绩平均分为80分,标准差为5,学生A的成绩为70分,则这个学生的数学标准分为()
A.1
B.2
C.-2
D.-1
若原始分数呈正态分布,则转换得到的所胡Z分数值的均值为
A.1
B.0
C.1.5
D.-1
一组原始数据中,各个Z分数的标准差为()
A.1
B.0
C.1.5
D.-1
一组数据73,79,72,79,68,80,81,67,66,87,65,83,89,65,64,60,52,48,45,44的四分差为()
A.9.15
B.9.75
C.8.125
D.8.75
标准误就是()标准差。
A.总体
B.样本分布
C.平均数
D.参数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计算F统计量,其分子与分母的自由度各为()
A.组数减1;实验次数减组数;
B.组数;实验次数
C.实验次数减组数;组数减1
D.组数减1;实验次数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又称为()
A.组内设计的方差分析()
B.组间设计的方差分析
C.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D.单向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
A.总体正态且相关()
B.总体正态且相互独立
C.总体正态且样本容量相等
D.总体非正态且相互独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方差分析是对两个总体的差异进行检验.
B.方差分析的总体可以是非正态的。
C.方差分析进行的是双侧检验。
D.方差分析进行的是F检验,且是单侧检验。
当总体正态分布,方差未知时,在n大于30时,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可以用()
A.Z检验
B.F检验
C.χ2检验
D.q检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独立样本是指两个样本的实验数据之间没有相互影响.
B.相关样本是指两个样本的实验数据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前后两次实验相互影响。
C.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的的接受域大.
D.原假设是备择假设的对立假设。
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的差异检验是()
A.Z检验
B.t检验
C.χ2检验
D.q检验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
A.抽样理论
B.概率论
C.概率性质的反证法
D.样本分布
假设检验的第二类错误是()
A.α类错误
B.β类错误
C.弃真错误
D.1-β类错误
假设检验分为()
A.单侧检验、F检验
B.双侧检验、q检验
C.F检验
D.单侧检验、双侧检验
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方差σ2未知时,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差异检验方法是()
A.Z检验
B.t检验
C.F检验
D.q检验
以下关于假设检验的命题,哪一个是正确的?()
A.如果H0在α=0.05的水平上被拒绝,那么H0在α=0.01水平上一定会被拒绝.
B.如果t的观测值大于t的临界值,一定可以拒绝H0
C.H0在α=0.05上的接受区域,比H0在α=0.01的接受区域大.
D.在某一次实验中,如果实验者甲用α=0.05的标准,实验者乙用α=0.01的标准,实验者甲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一定会大于实验者乙.
假设检验是对个总体的差异进行推断。()
A.一
B.两
C.三个以上
D.三个以下
积差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分为()
A.ρ>0,ρ<0
B.ρ=0,ρ≠0
C.ρ>0,ρ=0,ρ<0
D.20>N>9,N>20
比率的区间估计分为()
A.两种情况
B.三种情况
C.四种情况
D.五种情况
已知总体呈正态分布,当方差σ2已知时,样本标准差的的标准误为()

A. A
B. B
C. C
D. D
显著性水平是指()
A.α
B.β
C.1-β
D.t
区间估计的原理是()
A.抽样理论
B.小概率事件
C.反证法
D.样本分布理论
下列哪个不是良好估计量的标准()
A.有效性
B.一致性
C.无偏性
D.准确性
由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可知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关系为()
A.在重复抽样条件下,样本均值的方差等于总体方差的1/n.
B.样本方差等于总体方差的1/n
C.样本均值的期望值等于总体均值。
D.样本均值恰好等于总体均值。
E.样本均值的方差等于总体方差。
区间估计中总体指标所在的范围是()
A.是一个可能范围.
B.是绝对可靠的范围
C.不是绝对可靠的范围
D.是有一定把握程度的范围
E.是毫无把握的范围
下列关于假设检验的陈述正确的是()
A.假设检验实质上是对原假设进行检验;
B.假设检验实质上是对备择假设进行检验;
C.当拒绝原假设时,只能认为肯定它的根据不充分,而不是认为它绝对错误;
D.假设检验并不是根据样本结果简单的或直接地判断H0或H1哪一个更有可能正确;
E.当接受时,只能认为否定它的根据尚不充分,而不是认为它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