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周口师范学院物理学史
9[多选题,10分] 关于五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是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新派的又一次奋斗 B.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为中国共产党有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多选题,10分] 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 A.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D.将共产党所掌握的军队向南昌集中
[单选题,10分] 20世纪西方新史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费弗尔和布洛克是() A.法国人 B.英国人 C.德国人 D.俄国人
[单选题,10分] 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A.历史是历史著述 B.历史和现实有不可分的关系 C.历史发生于过去 D.历史是已经过去的现象
[单选题,10分] 《通典》的作者是() A.杜佑 B.郑樵 C.马端临 D.司马光
[单选题,10分] 王国维对近代史学发展的贡献主要有() A.著有《中国古代史》 B.用历史进化论分析上古史 C.提出“二重证据法” D.倡导史界革命
[单选题,10分]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式创立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哲学的贫困》发表 C.《德国农民战争》发表 D.《德意志意识形态》
[多选题,10分] 1928—1930年间,毛泽东撰写的有关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 ) A.《井冈山的斗争》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反对本本主义》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7[多选题,10分]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的原因( ) A.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 B.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 C.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 D.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
[多选题,10分]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 ) A.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B.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思想上的领导地位 C.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多选题,10分]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 B.为迎接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C.保存并锻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D.挽救了革命的火种,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10[多选题,10分] 1931年,中共形成土地革命路线的内容有( ) A.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 B.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C.限制富农 D.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单选题,10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者是() A.李达 B.李大钊 C.陈独秀 D.郭沫若
[单选题,10分]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 A.族权制 B.市民社会制 C.领主制 D.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宗法等级制
3[单选题,10分] 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是() A.进行实业救国 B.实行资本主义 C.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进行西方式的工业革命
[单选题,10分]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中国 C.英国对华输出商品激增 D.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单选题,10分]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多选题,10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进步势力主要有( )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多选题,10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红军东征回师宣言 B.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C.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D.《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多选题,10分] 1938年5、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 A.阐明的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B.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 C.指明了坚持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 D.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
[多选题,10分] 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的三大口号是( ) A.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B.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C.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D.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多选题,10分] 所谓“三三制”原则是由以下哪几个部分组成( ) A.共产党员 B.非党的左派分子 C.中间派 D.资产阶级
[单选题,10分]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一次() A. 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B.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资产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C.反对帝国主义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D.反对英帝国主义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2[单选题,10分]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许多巩固政权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B.《资政新篇》的颁布 C.西征 D.北伐
[单选题,10分] 迄今为止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工业革命,我们习惯上称前两次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动力机械不同 B.交通工具不同 C.出现时间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单选题,10分] 给下列图片展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 A.为美国独立做出贡献的人物 B.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科学家 C.杰出人物为美国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D.为实现美国统一而做出贡献的人物
[单选题,10分]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这种战后和平制度的实质是 ( ) A.大国主宰世界 B.各国和平相处 C.家利益至上 D.资本主义制度统治世界
[多选题,10分] 中国共产党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打倒汉奸政权
[多选题,10分]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是 A.统一战线 B.根据地建设 C.武装斗争 D.土地革命
8[多选题,10分] 1941—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发表的著作有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 D.《反对本本主义》E.《论持久战
9[多选题,10分] 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A.尽力争取国内和平 B.揭露美蒋假和平的阴谋 C. 准备反击蒋介石的反共进攻 D.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 E. 迫于国内外反对内战的舆论压
[多选题,10分] 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政治任务是 A.参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争取和平民主 C.召开政协会议 D.反对内战独裁
1[单选题,10分] 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单选题,10分] 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下列事件不符合这一结论的是 ( ) A.罗斯福新政 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C.中国的改革开放 D.日本的明治维新
[单选题,10分] 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这样说过:“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或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他说这句的背景是 ( ) A.“冷战”局面开始形成 B.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D.经济危机破坏严重
[单选题,10分] 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 )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B..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D.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
5[单选题,10分] 下表是某研究报告的一部分。由其内容可见,该部分的研究主题应是 ( ) A.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 B.凡--华体系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绥靖政策的表现
6[多选题,10分] 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 B.通过的决议是人民力量的胜利 C.国民党被迫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D.谈判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局面
[多选题,10分] 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而改为对下列哪些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 A.陕北 B.山东 C.山西 D.河南
[多选题,10分]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国统区内制造了一系列暴行,主要有( ) A.一二·一血案 B.较场口血案 C.五二 O 血案 D.下关惨案
9[多选题,10分] 1947 年土地改革政策的内容包括( ) A.实行减租减息 B.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C.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D.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多选题,10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解决当时面临的严重困难和一些紧迫问题,党和人民的主要工作是( ) A.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B.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C.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D.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
1[单选题,10分] “他消除了过分专横的寡头政治,解放平民,使其免于奴役,并建立了雅典‘平民政体的祖制’。”这里的“他”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实行分区选举制度 B.成立公民陪审法庭 C.推行财产等级制度 D.设立四百人议事会
[单选题,10分]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显示出罗马法具有的特点是() A.法官判案的主观色彩浓厚 B.法律的制定受行政因素影响很大 C.严格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3[单选题,10分] 1561年,斯斯史密斯爵士鄙夷地说:“在英格兰,绅士的名分大大贬低了,凡是无所事事的非体力劳动者,只要具有绅士的举止风度,承担绅士的职责,就可以被视为上等人。”这正反映了( A.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界限被消除 B.无所事事的非体力劳动者成为绅士 C.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地位的上升 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人们地位的变化
[单选题,10分] 到1783年,美国有11个州共发行了24636万多美元的纸币,由于没有足够的硬币与物资保证,最后几乎一文不值。1784年,大约370万英镑的货物输入美国,而美国输出品价值仅75万英镑。由于可信用的货币稀缺,某些地方又恢复了原始的以货易货方式。美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生政权缺少经济管理经验 B.中央政府缺乏管理经济的强制权力 C.对外贸易交往中竞争力较差 D.州与州之间缺乏经济交往的协调力
[单选题,10分]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多选题,10分]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是指( ) A.新中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辛亥革命 D.改革开放
[多选题,10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 A.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确立 C.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多选题,10分] 1951年底到1952年,开展了一场“三反”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主要是( ) A.反贪污 B.反浪费 C.反行贿 D.反官僚主义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