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西安交通大学--混凝土结构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当某层其他条件不变,仅其柱上端梁刚度降低,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   )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至层高处 C.不变 D.向下移动至层高处
下列哪种混凝土不宜按JGJ55—2000进行配合比设计?( ) A、流动性混凝土; B、抗渗混凝土; C、抗冻混凝土; D、高性能混凝土。
在进行单层厂房柱控制截面内力组合时,每次组合都必须包括(   ) A.屋面活荷载 B.恒荷载 C.风荷载 D.吊车荷载
关于变形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B.在非地震区,沉降缝可兼做伸缩缝 C.在地震区,伸缩缝或沉降缝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D.伸缩缝的设置主要与场地的地质条件有关
慢冻法)抗冻试验,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冻结时温度应保持在-15~-20℃; B、试件在箱内温度到达-15℃时放入; C、装完试件,以温度降至-15℃时起算冻结时间; D、冷冻箱(室)内温度均以其中心处温度为准。
关于变形缝,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 A.伸缩缝应从基础顶面以上将缝两侧结构构件完全分开 B.沉降缝应从基础底面以上将缝两侧结构构件完全分开 C.伸缩缝可兼作沉降缝 D.地震区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均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关于框架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反映梁柱线刚度比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 B.是上下层梁线刚度比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 C.≤1.0 D.与柱端约束条件有关
不属于干燥状态骨料的是:( ) A、细骨料的含水率小于1.0%; B、粗骨料的含水率为0.2%; C、细骨料的含水率小于0.5%; D、粗骨料的含水率为0.1%。
在需要进行抗震设防的框架节点中(   ) A.梁、柱中的箍筋都应在框架节点区内设置 B.节点区箍筋用量至少与柱端箍筋加密区用量相同 C.节点区箍筋用量至少与梁端箍筋加密区用量相同 D.节点区无法设置箍筋,只能设置拉结筋
关于楼板对框架梁截面抗弯刚度的影响(I0为矩形截面梁的惯性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对现浇楼盖,中框架取I=2I0 B.对现浇楼盖,边框架取I=1.5I0 C.对装配式楼盖,边框架取I=1.2I0 D.对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框架取I=1.5I0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中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试验步骤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晾干后进行试验,将试件上下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 B、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顶面垂直。 C、在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均匀地加荷。 D、当试件接近破坏开始急剧变形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截面承载力设计表达式为( A  ) A.S≤R/γRE B.S≤R C.γ0S≤R D.γ0S≤R/γRE
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时,未考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方法是( ) A.分层法 B.最不利荷载位置法 C.分跨计算组合法 D.满布荷载法
混凝土坍落度的试验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坍落度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 B、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二层均匀地装入筒内; C、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 D、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
在确定高层建筑各种结构体系所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时,房屋高度是指(   ) A.室外地面至房屋檐口的高度 B.基础顶面至房屋檐口的高度 C.室外地面至房屋最高点的高度 D.基础顶面至房屋最高点的高度
在高层剪力墙结构中,双肢墙与壁式框架相比,( ) A.整体性较强,墙肢在层间一般会出现反弯点 B.整体性较强,墙肢在层间一般不出现反弯点 C.整体性较弱,墙肢在层间一般会出现反弯点 D.整体性较弱,墙肢在层间一般不出现反弯点
关于单层厂房柱吊装阶段的承载力和裂缝宽度验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柱自重应乘以动力系数1.1~1.3 B.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按强度设计值的70%考虑 C.一般宜采用单点绑扎起吊,吊点设在下柱的1/2处 D.当柱变阶处截面吊装验算配筋不足时,可在该局部区段加配短钢筋
关于框架、剪力墙及框架—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框架的变形曲线呈剪切型 B.剪力墙的变形曲线呈弯曲型 C.当λ在1-6之间时,框架—剪力墙的变形曲线呈弯剪型 D.当λ≤1时,框架-剪力墙的变形曲线接近于剪切型
下列哪种情况,不需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 ) A、现场条件与试验室条件有显著差异; B、现场条件与试验室条件基本一致; C、C30级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 D、C40级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
.关于单层工业厂房排架结构柱间支撑的布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下部柱间支撑应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两端 B.下部柱间支撑应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中央或邻近中央 C.上部柱间支撑应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中央或邻近中央 D.上部柱间支撑在厂房两端第一个柱距也应设置
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的地区指的是(   ) A.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B.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C.中小城镇和大城市郊区 D.海岸、湖岸、海岛地区
了加大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特征值,可以( ) A.减小综合框架的侧移刚度Cf B.减小综合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E1e0 C.减小综合连梁的约束刚度Cb D.减小房屋高度H
设H1、H2、H3、H4分别为框架、框架—剪力墙、框架—筒体、筒体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若在同一设防烈度下,均采用现浇结构,下式正确的是(   ) A.H1<H2<H3<H4 B.H1<H3<H2<H4 C.H1<H4<H3<H2 D.H1<H2=H3<H4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下列不正确的是( ) A、混凝土强度试验时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 B、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时,其中一个应为确定的基准配合比; C、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时,另外两个配合比的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l%; D、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时,另外两个配合比的用水量应与基准配合比相同。
对多层框架结构,计算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最大弹性层间位移时,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各项作用分项系数采用1.0 B.可不计入扭转变形 C.钢筋混凝±构件可采用弹性刚度 D.可不扣除结构整体弯曲变形
在对框架柱进行正截面设计时,需考虑的最不利组合一般不包括( ) A.|M|max及相应的N B.|M|min及相应的N C.|N|max及相应的M D.|N|min及相应的M
在结构抗震设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抗震规范》将建筑分为4个抗震设防类别 B.抗震设计基本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C.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对各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D.我国《抗震规范》采用两阶段设计法
关于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侧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房屋高宽比越大,由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越大 B.一般对赢度超过50m的房屋,不必考虑梁柱弯曲变形对侧移的影响 C.各楼层的层间侧移露上而下逐渐减小 D.各楼层处的水平侧移之和即框架顶点的水平侧移
在用D值法计算框架结构时,与框架柱标准反弯点高度比无关的因素是( ) A.总层数 B.该柱所在的层数 C.荷载形式 D.荷载大小
JGJ55—2000中的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下列不正确的是( ) A、W/C计算公式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50级的混凝土; B、W/C计算公式中水泥的强度为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 C、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可用重量法或体积法; D、其计算公式和有关参数表格中的数值均系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
关于反弯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假定横梁的抗弯刚度无限大 B.假定各层柱的反弯点均在柱高的中点 C.假定梁柱节点转角为零 D.其适用条件是梁柱线刚度比大于3
关于地震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 B.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C.纵波使建筑物水平方向摇晃 D.横波又称S波
关于荷载的取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荷载的标准值是指其在结构的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最大值 B.荷载的组合值等于荷载的标准值乘以荷载组合值系数 C.荷载的准永久值等于荷载的标准值乘以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D.荷载的设计值等于荷载的标准值除以荷载分项系数
有关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框架梁的跨度应取相邻两根柱子轴线之间的距离 B.底层柱的长度应取基础顶面N=层楼板顶面之间的距离 C.框架各跨跨度相差不大于10%时,可简化为等跨框架计算 D.不等跨框架简化为等跨框架后,计算跨度应取原框架中的最小跨度值
与确定结构抗震等级无关的是( ) A.设防烈度 B.基础类型 C.房屋高度 D.结构类型
.与确定结构抗震等级无关的是( ) A.设防烈度 B.基础类型 C.房屋高度 D.结构类型
关于荷载的取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荷载的标准值是指其在结构的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最大值 B.荷载的组合值等于荷载的标准值乘以荷载组合值系数 C.荷载的准永久值等于荷载的标准值乘以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D.荷载的设计值等于荷载的标准值除以荷载分项系数
有关剪力墙的布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剪力墙应双向或多向布置 B.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尽量避免出现错洞墙 C.墙肢截面长度与厚度之比不宜小于2 D.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长度之比应大于2
关于地震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 B.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C.纵波使建筑物水平方向摇晃 D.横波又称S波
剪力墙的翼缘有效宽度取( ) A.翼缘厚度的3倍、墙间距的一半和总高度的中的最小值 B.翼缘厚度的6倍、墙间距的一半和总高度的中的最小值 C.翼缘厚度的3倍、墙间距的一半和总高度的中的最大值 D.翼缘厚度的6倍、墙间距的一半和总高度的中的最大值
JGJ55—2000中的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下列不正确的是() A、W/C计算公式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50级的混凝土; B、W/C计算公式中水泥的强度为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 C、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可用重量法或体积法; D、其计算公式和有关参数表格中的数值均系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
地震作用在单质点上产生的惯性力是( ) A.-m B.m(+g) C.m D.-m(+g)
结构设计中,高层建筑的高度是指( ) A.基础顶面至主要屋面的距离 B.基础顶面至突出屋面电梯间的距离 C.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的距离 D.室外地面至突出屋面电梯间的距离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下列不正确的是( ) A、混凝土强度试验时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 B、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时,其中一个应为确定的基准配合比; C、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时,另外两个配合比的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l%; D、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时,另外两个配合比的用水量应与基准配合比相同。
.在用D值法计算框架结构时,与框架柱标准反弯点高度比无关的因素是( ) A.总层数 B.该柱所在的层数 C.荷载形式 D.荷载大小
下列哪种情况,不需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 ) A、现场条件与试验室条件有显著差异; B、现场条件与试验室条件基本一致; C、C30级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 D、C40级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
符合条件ζ>[ζ],且α≥10的剪力墙,可判定为( ) A.整体墙 B.小开口墙 C.联肢墙 D.壁式框架
混凝土坍落度的试验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A、坍落度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 B、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二层均匀地装入筒内; C、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 D、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
关于框架柱的轴压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设定轴压比限值是为了保证框架柱的抗震延性 B.设定轴压比限值是为了保证框架柱的极限承载力 C.轴压比限值与结构体系无关 D.轴压比限值与抗震等级无关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中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试验步骤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晾干后进行试验,将试件上下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 B、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顶面垂直。 C、在试验过程中,应连续均匀地加荷。 D、当试件接近破坏开始急剧变形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