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属于 得分/总分 A. 全体和部分的关系 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得分/总分 A.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2.00/2.00 B. 事物的变化是否具有必然性 C. 事物的变化是否平稳 D.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得分/总分 A.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2.00/2.00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D. 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 得分/总分 A. 唯心主义辩证法 B. 唯物主义辩证法 2.00/2.00 C.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得分/总分 A. 机械决定观点 B.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00/2.00 C. 历史宿命论观点 D. 历史循环论观点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得分/总分 A. 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2.00/2.00 C.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D. 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是 得分/总分 A. 继承性 2.00/2.00 B. 阶级性 C. 主观性 D. 社会性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得分/总分 A. 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 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 C. 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D. 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得分/总分 A. 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B. 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C.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2.00/2.00 D. 工人工资的高低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得分/总分 A. 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 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00/2.00 C.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D.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得分/总分 A.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00/2.00 C.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种“正常生产条件”是 得分/总分 A. 某一生产部门内部大多数产品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2.00/2.00 B. 全社会各部门的平均技术装备水平 C. 某一生产部门内部的先进技术装备水平 D. 全社会大多数部门的技术装备水平
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这句话表明 得分/总分 A. 追加资本来源于资本家自己的劳动积累 B.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C.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2.00/2.00 D. 资本积累是资本家节欲的结果
生产全球化改变了国际分工的内容 得分/总分 A. 使水平型国际分工发展为扁平型国际分工 B. 使垂直型国际分工发展为水平型国际分工 2.00/2.00 C. 使水平型国际分工发展为垂直型国际分工 D. 使独立型国际分工发展为联系型国际分工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表现为 得分/总分 A. 矛盾与协调并存 2.00/2.00 B. 协调与妥协并存 C. 只有矛盾没有协调 D. 只有协调没有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决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 得分/总分 A. 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 B.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 C. 在所有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 D. 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
资本主义积累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得分/总分 A. 全世界都进入资本主义制度 B.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2.00/2.00 C. 全世界同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D. 缓和并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
绝对真理就是绝对不变的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是向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综合。
意识是人脑自动产生的产物。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个人天才的产物。
每一个事物都是一个度。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区别新旧事物的标准在于出现时间的早晚。
量与具体事物直接同一。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没有差别和对立。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 得分/总分 A. 《德意志意识形态》 B. 《神圣家族》 C. 《资本论》 D.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是 得分/总分 A. 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B. 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和总汇 C. 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00/2.00 D. 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得分/总分 A.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得分/总分 A. 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B. 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C.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00/2.00 D. 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得分/总分 A. 剩余价值论 B. 历史观 C. 劳动价值论 2.00/2.00 D. 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得分/总分 A.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B. 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2.00/2.00 C. 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 D. 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得分/总分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0/2.00 B.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 D.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清代赵冀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首诗启发我们 得分/总分 A. 要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2.00/2.00 B. 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阶段 C. 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瞬息万变,难以把握的 D. 事物发展过程中只有偶然没有必然
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是绝对真理,并把它当成是检验其他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 得分/总分 A. 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C. 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D. 轻视实践经验的唯理论观点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得分/总分 A.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00/2.00 B.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C. 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D. 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经济制度遵循了 得分/总分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2.00/2.00 B. 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C. 生产力具有加速发展的原理 D. 经济基础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原理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得分/总分 A.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2.00/2.00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 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D. 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得分/总分 A.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B.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2.00/2.00 C. 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D. 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无阶级社会
人口因素是指 得分/总分 A.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2.00/2.00 B. 一定数量的人口 C. 一定质量的人口 D. 一定构成和分布的人口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得分/总分 A. 劳动者的素质 B. 劳动工具的状况 2.00/2.00 C.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 得分/总分 A. 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 B. 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 C.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2.00/2.00 D. 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在于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