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因具有朦胧的女性视野而受到批判的《百合花》的作者是( )。 选择一项: A. 韦君宜 B. 茹志鹃 C. 宗璞 D. 杨沫
张洁的关于女性身体和心灵的史诗是写于20世纪末的长卷小说( )。 选择一项: A. 《方舟》 B. 《无字》 C. 《爱,是不能忘记的》 D. 《祖母绿》
女性文学中也有诗歌作品,比较优秀的有( )等。 选择一项: A. 铁凝的《哦,香雪》 B. 舒婷的《致橡树》 C. 张洁的《祖母绿》 D. 残雪的《山上的小屋》
王安忆创作风格转变的标志之作,也是寻根文学的佼佼之作是( )。 选择一项: A. 《荒山之恋》 B. 《小城之恋》 C. 《小鲍庄》 D. 《长恨歌》
王安忆以南昌、陈卓然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为主要人物的成长小说是( )。 选择一项: A. 《乌托邦诗篇》 B. 《启蒙时代》 C. 《长恨歌》 D. 《叔叔的故事》
铁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1988年发表的( )。 选择一项: A.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B. 《哦,香雪》 C. 《玫瑰门》 D. 《笨花》
《玫瑰门》的主人公是( )。 选择一项: A. 竹西 B. 苏眉 C. 庄老太爷 D. 司猗纹
林白以多米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是( )。 选择一项: A. 《子弹穿过苹果》 B. 《同心爱者不能分手》 C. 《一个人的战争》 D. 《守望空心岁月》
一同被当作是女性文学代表作的两部小说是《一个人的战争》和( )。 选择一项: A. 《嘴唇里的阳光》 B. 《与往事干杯》 C. 《私人生活》 D. 《无处告别》
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以女性视角,大胆表现了对自恋、同性恋的赞美态度的( )。 选择一项: A. 《无处告别》 B. 《与往事干杯》 C. 《嘴唇里的阳光》 D. 《私人生活》
五四时期第一次以群体形象出现在文坛上的女作家主要有陈衡哲、石评梅、冯沅君、谢冰莹和(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冰心 B. 庐隐 C. 张爱玲 D. 凌叔华
50年代优秀的女作家主要有(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杨沫 B. 宗璞 C. 茹志鹃 D. 王安忆
张洁探讨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以及尴尬的心理体验和人生感悟的作品主要有《爱,是不能忘记的》和(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致橡树》 B. 《方舟》 C. 《无字》 D. 《祖母绿》
王安忆的“三恋”是指(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锦绣谷之恋》 B. 《荒山之恋》 C. 《世纪之恋》 D. 《小城之恋》
90年代以后以女性的敏感去发掘和表现自身的情感或生存体验,凸显出强烈的“个人化写作”的色彩的女作家主要有徐小斌,以及卫慧、棉棉、周洁茹、魏微和(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林白 B. 陈染 C. 徐坤 D. 海男
80年代初期,王安忆以雯雯为主人公的系列小说主要有(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雨,沙沙沙》 B. 《小鲍庄》 C. 《本次列车终点站》 D. 《69届初中生》
铁凝创作的第三个时期大致从1991年至2006年,其代表作有(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大浴女》 B. 《玫瑰门》 C. 《孕妇和牛》 D. 《笨花》
在铁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中,三位重要的女性是(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大旗 B. 司猗纹 C. 苏眉 D. 竹西
林白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青苔》《说吧,房间》《万物花开》,中短篇小说集《玫瑰过道》《同心爱者不能分手》《致命的飞翔》和(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与往事干杯》 B. 《一个人的战争》 C. 《守望空心岁月》 D. 《子弹穿过苹果》
陈染的主要作品有《嘴唇里的阳光》《无处告别》《独语人》《在禁中守望》《潜性逸事》《站在无人的风口》和(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与往事干杯》 B. 《一个人的战争》 C. 《纸片儿》 D. 《私人生活》
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鹃的《百合花》、回答 的《青春之歌》、宗璞的《红豆》等。
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致橡树》。
的成名作是1982年的《哦,香雪》。
的“三恋”是《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回答 》以女性视角,大胆表现了对自恋和同性恋的赞美。
王安忆的《回答 之恋》讲述了一个大提琴手的婚外恋的悲剧故事。
王安忆的《回答 之恋》写一个女人婚外精神恋的白日梦,即女编辑在一次笔会上暗恋一个男作家的故事。
王安忆的《回答 》描述了南昌、陈卓然、海鸥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的故事,是一部成长小说。
铁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1988年出版的《回答 》。
《与往事干杯》是回答 的成名作,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17岁的少女“我”(肖濛)的成长经历及与老巴父子两代人的恋情故事。
1.从1979到1980年间开始的“意识流”小说尝试创作中,《我是谁》的作者是( )。 选择一项: A. 茹志娟 B. 张洁 C. 王蒙 D. 宗璞
2.1984年,马原发表了一篇标志着先锋小说形式实验开端的小说( )。 选择一项: A. 《拉萨河的女神》 B. 《冈底斯的诱惑》 C. 《西海无帆船》 D. 《虚构》
3.《奔丧》《瀚海》和《极地之侧》等先锋小说的作者是深受马原影响的( )。 选择一项: A. 苏童 B. 洪峰 C. 余华 D. 格非
4.在引起广泛关注的先锋小说中,格非的作品是( )。 选择一项: A. 《妻妾成群》 B. 《访问梦境》 C. 《褐色鸟群》 D. 《罂粟之家》
5.最能体现“马原体”特征的作品是( )。 选择一项: A. 《冈底斯的诱惑》 B. 《西海无帆船》 C. 《拉萨河的女神》 D. 《上下都很平坦》
6.残雪先锋创作的起点是( )。 选择一项: A. 《思想汇报》 B. 《突围表演》 C. 《黄泥街》 D. 《山上的小屋》
7.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 )。 选择一项: A. 《十八岁出门远行》 B. 《一九八六年》 C.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D. 《四月三日事件》
8.余华仿武侠小说的作品是( )。 选择一项: A. 《一九八六年》 B. 《鲜血梅花》 C. 《四月三日事件》 D. 《难逃劫数》
9.福贵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小说( )。 选择一项: A. 《兄弟》 B. 《许三观卖血记》 C. 《活着》 D. 《在细雨中呼喊》
10.大致从90年代中期开始,余华陆续写下了一系列文学笔记。其中主要有( )等。 选择一项: A. 《许三观卖血记》 B. 《虚伪的作品》 C. 《内心之死》 D. 《死亡叙述》
1.从1979到1980年间开始尝试“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作家主要有茹志娟、(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王蒙 B. 宗璞 C. 余华 D. 张洁
2.王蒙“意识流”小说中最为典型的“老六篇”是指《夜的眼》《海的梦》和《风筝飘带》(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蝴蝶》 B. 《春之声》 C. 《我是谁》 D. 《布礼》
3.马原先锋小说形式实验的作品主要有(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西海无帆船》 B. 《冈底斯的诱惑》 C. 《现实一种》 D. 《拉萨河的女神》
4.余华的先锋小说主要有(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现实一种》 B. 《难逃劫数》 C. 《褐色鸟群》 D. 《世事如烟》
5.注重历史内容与人性探幽的创作倾向,反映先锋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从形式向故事回归的代表主要有苏童的(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半边营》 B. 《十字铺》 C. 《红粉》 D. 《妻妾成群》
6.90年代以后,先锋作家纷纷涉足长篇小说创作,其发端的作品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格非的《敌人》 B.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 C. 苏童的《米》 D. 叶兆言的《半边营》
7.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讲述的三个故事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顿珠婚姻 B. 观看“天葬” C. 探寻“野人” D. 王子光事件
8.残雪小说在描画人类突围困境和实现自我认识的艰辛历程上,完成的一个近似“人性三部曲”的作品系列,包括(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黄泥街》 B. 《思想汇报》 C. 《突围表演》 D. 《山上的小屋》
9.余华先锋小说的名篇主要有(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河边的错误》 B. 《鲜血梅花》 C. 《虚伪的作品》 D. 《世事如烟》
10.余华“世俗化叙事”时期的长篇小说主要有(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活着》 B. 《许三观卖血记》 C. 《在细雨中呼喊》 D. 《内心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