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 【单选题】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大师,以下()选项是他的观点? A、 绝对精神是自然界和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推动者 B、 人类社会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顺次进化的过程 C、 历史的发展是无序的、倒退的,所以也无所谓进步 D、 人类历史看作五个历史时期,分别是黄金时期、白银时期、紫铜时期、英雄时期和黑铁时期
2 【单选题】 资产阶级社会地理学派创始人孟德斯鸠提出“地理环境决定论”,以下()不是他的观点? A、 一切民族的道德、整体、法律都是由气候、土壤、土地面积大小决定的 B、 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理性,人的理性又决定政治、法律制度 C、 热带地方的民族缺乏精力与勇气,往往变成奴隶;寒带地方的民族见忍耐劳,容易保持独立 D、 感性的人、肉体的人决定了历史的发展
3 【判断题】 唯意志论是一种主张意志高于理性,并且意志是宇宙的本质或本体的哲学学说。()
1 【单选题】 以下哪两部著作或者文章,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乃至费尔巴哈唯心史观进行彻底清算工作的完成,也标志着唯心史观的形成?() A、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 《共产党宣言》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D、 《资本论》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 【单选题】1844年夏天,马克思和恩格斯着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 A、全面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B、深入论证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C、揭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 D、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 【判断题】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全面阐发的标志。()
4 【判断题】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阐明了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 【单选题】 意识形态的安全、意识形态的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以下()不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 A、 政治法律思想 B、 道德 C、 艺术 D、 科学
2 【单选题】 以下哪个论点坚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A、 “实事求是论” B、 “天才论” C、 “精神万能论” D、 “上层建筑决定论”
3 【判断题】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4 【判断题】 上层建筑由观念的上层建筑和政治的上层建筑两部分组成。()
1 【单选题】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有什么理论意义?() A、 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有机统一体 B、 实现了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和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C、 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基础 D、 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
2 【判断题】 唯物史观,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二个伟大的发现。()
3 【判断题】 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1 【单选题】 社会的矛盾有很多,那是什么样的矛盾才能够称之为基本矛盾呢?以下不是基本矛盾必须要满足的条件的是()。 A、 贯穿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B、 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 C、 对社会的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 D、 矛盾的解决必须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2 【单选题】十九大指出,在()阶段我们要把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2035年到2050年 B、2020年到2050年 C、2020年到2035年 D、2018年到2035年
3 【判断题】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它是最终的决定力量。()
4 【判断题】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社会基本矛盾中处于更加基础的地位。()
1 【单选题】 运用阶级分析法来判断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对于革命至关重要。以下哪本书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的经典?()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矛盾论》 C、 《实践论》 D、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 【单选题】列宁曾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这里列宁强调了阶级是一个()范畴? A、经济范畴 B、历史范畴 C、政治范畴 D、文化范畴
4 【判断题】 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是两个对立阶级围绕经济利益之间的斗争。()
1 【单选题】 马克思曾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这里马克思是在强调()。 A、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B、 社会道德正在沦落 C、 科技的进步使得人类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 D、 技术的胜利意味着人类的胜利
2 【单选题】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表示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里习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第二次革命,是因为()。 A、 改革开放改变了社会性质 B、 改革开放促进了对外交流 C、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D、 改革开放是全局性的,深层次的,产生重大社会影响
3 【判断题】 改革是同一个社会形态内部的量变,或者是部分质变。()
4 【判断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第二次革命,用的词叫革命,因此改革开放的根本性质是革命。()
1 【单选题】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组织设施和制度,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 C、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D、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2 【单选题】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A、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B、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C、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无阶级社会 D、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3 【判断题】只有五形态与经济形态的发展有关系,两种三形态与经济形态的发展没有关系。()
1 【单选题】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原因,主要应当从() A、地理环境中去寻找 B、意识形态中去寻找 C、上层建筑中去寻找 D、生产方式中去寻找
2 【单选题】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说明() A、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理论是错误的 B、社会形态的更替没有规律可以遵循 C、它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D、它的发展是以世界范围内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为前提的
3 【判断题】社会进步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社会发展是直线上升的。()
1 【单选题】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理论,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决定论() A、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并不矛盾 C、把历史的发展看作自发的过程 D、否认人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单选题】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 A、客观规律的决定性 B、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C、领导人的决定性 D、领导人的选择性
3 【判断题】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一个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
1 【单选题】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唯物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创造者时所坚持的原则的是() A、立足于抽象的个人把握历史创造者 B、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C、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D、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3 【判断题】人的本质决定于人的自然属性。()
1 【单选题】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2 【单选题】 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A、 客观世界 B、 主观思维 C、 个人的活动 D、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3 【判断题】人民群众不是一个历史概念,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
1 【单选题】 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为()。 A、 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 B、 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C、 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 D、 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2 【判断题】任何个人在历史上都起作用。()
3 【判断题】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1 【单选题】 价值是商品的()。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物理属性 D、 化学属性
2 【判断题】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 【判断题】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1 【单选题】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 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精神价值
2 【单选题】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 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精神价值
3 【判断题】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1 【单选题】 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矛盾的唯一途径是()。 A、 交换 B、 进行具体劳动 C、 进行抽象劳动 D、 进行物化劳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