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地测量学

相位式测距仪采用粗、精两把尺组合使用以达到测距的目的,其中精尺的作用是保证结果达到毫 正确 错误
单一光波的相位式测距仪可以直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正确距离。 正确 错误
脉冲式测距仪利用单一光波就可以直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正确距离。 正确 错误
脉冲式测距仪精度比相位式测距仪低。 正确 错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 )。 由路线中任两点确定 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 与路线形状有关 总为0
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要求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 )。 消除或减弱仪器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影响 消除或减弱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旋转轴误差影响 消除或减弱仪器升沉误差的影响 消除或减弱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
水准测量法测定A、B两点的高差,从A到B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1.234 1.470m,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m,前尺中丝读数0.728m,则高差hAB为( )m。 0.938 -0.466 -0.938 0.466
水准测量中应使前后视距( )。 随意设 尽可能相等 越大越好 越小越好
用倾斜式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对一端水准尺进行测量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整平----瞄准----读数----精平 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 )。 随意分配 平均分配 反号按距离成比例分配 同号按距离成比例分配
水准测量中,设点A为后视点,点B为前视点,A点所在水准尺读数为0.425m,B点所在水准尺读 A高程为15.000m,则点B高程为( )m。 16.826 13.174 15.976 14.024
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 视准轴误差 视差的影响 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度盘刻划误差
在水准测量中的( ) 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水准管气泡居中 水准尺读数 以上都不对 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
设地面上有A、B两点,两点的高程分别为HA=19.186m,HB=24.754m,则A、B两点的高差 43.940 -5.568 5.568 -43.940
四等水准测量中,平均高差的计算公式是( )。 (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m))/2 (黑面高差+红面高差)/2 (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m))/2 (黑面高差+(红面高差-0.1m))/2
已知A点高程HA=72.445m,高差hBA=-2.324m,则B点的高程HB为( )。 70.121m -70.121m 74.769m -74.769m
水准仪的(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视准轴 圆水准器轴 十字丝横丝 管水准器轴
设A点的高程为30.000m,欲测B点高程,中间通过点1。第一站瞄准A点尺的读数为1.024m, 1.534m;第二站瞄准1点尺的读数为1.436m,瞄准B点尺的读数为0.910m。则B点高程为( ) 29.984m 30.212m 31.036m 30.016m
自动安平水准仪通过( )方式来读取水平视线的读数。 补偿器 圆水准器居中 视准轴水平 管水准轴水平
水准仪的i角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正确 错误
工程水准测量的精度比国家水准测量相应等级高。 正确 错误
水准测量时,应在已知点和待定点上放置尺垫。 正确 错误
水准测量中,一个测站的前、后视水准尺应与水准尺位于同一直线上。 正确 错误
进行往返水准测量可消除两根水准尺零点差对测量的影响。 正确 错误
已知HA=54.137m,HB=52.182m,则A、B两点高差hAB=1.955m。 正确 错误
在某测站上测得A、B点上两水准尺黑面高差为+0 .833m,红面读数分别为a=6 071mm,b= 点的高差中数hAB=0. 882m。 正确 错误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顺序可简称为黑-黑-红-红。 正确 错误
光电三角高程测量垂直角不应超过15度。 正确 错误
水准仪一般由望远镜、水准器、竖直度盘和基座构成。 正确 错误
下列不属于衡量精度的标准的是( )。 容许误差 中误差 相对误差 真误差
用钢尺丈量两段距离,第一段长1500m,第二段长1300m,中误差均为±22mm,问哪一段的 无法比较 第一段精度高 两段直线的精度相同 第二段精度高
观测值的中误差,其概念是( )。 代表一组观测值的平均误差 代表一组观测值中各观测值的误差 代表一组观测值取平均后的误差 每个观测值平均水平的误差
所谓等精度观测,一般是指( )。 相同技术水平的人,使用同一种仪器、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大致相同外界条件下所作的观 在相等的精度要求下进行的观测 根据观测数据,计算观测结果的精度是相同时 相同技术水平的人,使用同精度的仪器,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大致相同外界条件下的观测
对某边观测4测回,观测中误差为±2cm,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 ±1cm ±2cm ±0.5cm ±4cm
全站仪的对中误差属于( )。 中误差 容许误差 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
对测量工作来说,错误是( ) 不可避免 不允许存在 不允许发生 可以避免
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向于( )。 无穷小 无穷大 1 0
在现行规范中,常有更严格的要求,就是以( )倍的中误差作为容许误差。 1 2 4 3
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所造成的误差属于( )。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 的影响。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差 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视准轴误差 视差
测量成果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任何观测值都存在误差。 正确 错误
观测条件好,则成果精度就高;观测条件差,则成果精度就差。 正确 错误
观测误差与观测成果精度成反比。 正确 错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观测,若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的规律 为偶然误差。 正确 错误
设两个变量X与Y,其中误差分别为mx=±30"、my=±20",则X+Y的中误差为±36",X-Y的中 正确 错误
在测量工作中无论如何认真仔细,误差总是难以避免的。 正确 错误
测量中,增加观测次数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系统误差。 正确 错误
多次观测一个量取平均值可减少偶然误差。 正确 错误
观测了两个角度β_1和β_2,且β_1>β_2,但它们的中误差相等,故β_1与β_2两个角度的精度是 正确 错误
地面上有A、B、C三点,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αAB=35°23′,测得左转角∠ABC=89°34′,则C αCB=( )。 124°57′ 304°57′ 305°49′ -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