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四川农业大学形势与政策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划分为( )历史时期。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对中国冰雪运动普及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冬奥会实现了带动( )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
A. 2亿
B. 3亿
C. 4亿
D. 5亿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我国要跻身( )前列的战略目标。
A. 现代化国家
B. 创造型国家
C. 创新型国家
D. 中等发达国家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
A. 直接民主
B. 间接民主
C. 协商民主
D. 全过程人民民主
十三五”时期,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 )人。
A. 十亿
B. 十一亿
C. 十二亿
D. 十三亿
2021年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周年。
A. 四十
B. 四十五
C. 五十
D. 六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办好中国的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A. 教育发展道路
B. 全民教育
C. 义务教育
D. 经济发展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A. 830
B. 831
C. 832
D. 835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以( )位列金牌榜第三,创造了冬奥参赛史上最好成绩。
A. 9金4银2铜
B. 9金8银2铜
C. 9金4银5铜
D. 8金4银2铜
2021年10月14日,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发挥( )先行作用,加大对贫困地区交通投入,让贫困地区经济民生因路而兴。
A. 交通
B. 金融
C. 文化
D. 理念
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们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综合交通网突破( )万公里。
A. 300
B. 400
C. 500
D. 600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全面落实( )。
A. 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
B. 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C. 大食物观
D. 耕地优先序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实施( )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
A. 数字经济
B. 直播带货
C. “数商兴农”
D. 网络“村村通”
( )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式,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
A. 党的领导
B. 依法治军
C. 改革强军
D. 政治建军
2022年4月29日,中共中央在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 ),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A. 防住疫情
B. 稳住经济
C. 保障安全
D. 稳定就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A. 强烈的社会担当
B. 自觉的历史使命
C.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
D.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 )为重点战略方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A. 节能
B. 减排
C. 降碳
D. 增效
2021年8月19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匾上题词( )。
A. “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共圆伟大复兴梦想”
B. “凝聚民族大团结力量 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C. “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D. “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 )上。
A. 制造业
B. 服务业
C. 实体经济
D. 数字经济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 ),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系统谋划,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是指导做好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A.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B. 《关于我国全面推进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C.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
D. 《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规划纲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 )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A. 市场
B. 政府
C. 企业
D. 国家
2022年9月10日,( )三位航天员首次在太空中迎来中秋节。
A. “神州十二号”
B. “神州十三号”
C. “神州十四号”
D. “神州十五号
2023年2月6日,( )发生两次7.8级地震,给该国及周边国家造成严重影响。
A. 土耳其
B. 叙利亚
C. 黎巴嫩
D. 乌克兰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村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以下不属于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措施的是( )。
A.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B. 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
C. 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D. 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 )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世界形势做出的一个重大判断,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局势的根本遵循。
A.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C. 中美关系很可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D. 中国的整体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我国纪念202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 )
A. 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B.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C. 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D. 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2022年4月30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 )保护和修复。
A. 山河湖海一体性
B. 陆地海洋整体性
C. 山水林田湖草沙
D. 山水林田湖草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 )的正确道路。
A. 解决贫困问题
B. 解决民族问题
C. 解决经济问题
D. 解决民生问题
( )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A. 勇于自我革命
B. 以人民为中心
C.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D. 与时俱进、永不僵化
“十四五”时期,我国要推进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全程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下列关于“无废城市”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无废城市”意味着城市没有固体废物产生
B. “无废城市”旨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C. “无废城市”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
D. “无废城市”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
下列有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表述正确的是( )。
A. 到2025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B. 到203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C. 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D.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 )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A. 20%
B. 30%
C. 40%
D. 50%
目前,第( )次科技革命开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A. 一
B. 四
C. 二
D. 三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 )万亿元。
A. 100
B. 110
C. 114
D. 120
习近平在二0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22年我们胜利召开( ),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A.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B.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C. 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
D. 党的二十大
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 )。
A. 相对贫困和整体贫困
B. 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C. 相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D. 绝对贫困和整体贫困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就像人们讲的要调理好统摄全身阴阳气血的任督二脉。在我国发展现阶段,畅通经济循环最主要的任务是( )有效畅通。
A. 需求侧
B. 投入和产出
C. 供给侧
D. 分配和流通
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 ),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A. 人类命运共同体
B. 地球生命共同体
C. 自然生命共同体
D.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 )教育。
A. 民族团结进步
B. 民族团结友爱
C. 民族团结发展
D. 各民族繁荣发展
2022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 )周年。
A. 23
B. 24
C. 25
D. 27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对于我们这们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 )运行至关重要。
A. 快速
B. 健康
C. 合理
D. 平稳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 )。
A. 成为东亚霸主
B.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C. 成为世界霸主
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1年10月18日,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握( )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A. 数字经济发展
B. 数字经济成长
C. 数字经济建设
D. 数字经济驱动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 )的持续深化,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加速拓展。
A.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B. 贸易保护主义
C. 金融危机
D. 逆全球化危机
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在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树立(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
A. 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B. 大食物观
C. 高标准农田建设机制
D. 新发展理念
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在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保障( )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A. 种子
B. 永久基本农田
C.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
D. 高标准农田
2022年我国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68653万吨),比上年增加74亿斤,增长0.5%,实现粮食生产( )。
A. 十三连丰
B. 十六连丰
C. 十八连丰
D. 十九连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
A. 培育“四有新人”
B. 培育高科技人才
C. 立德树人
D. 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A. 重要特征
B. 本质要求
C. 最本质特征
D. 根本遵循
(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A. 发展
B. 高质量发展
C. 稳定
D.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