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河南师范大学古代文化常识

隅中
陆机被钟嵘奉为“太康之英”。( )的文《吊魏武帝文》、《文赋》
( )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故事发生在汉末( )年间。
班固是( )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著作有《汉书》;赋《两都赋》、《幽通赋》;
( )的山水游记以“永州八记”为最佳。这些作品形神毕肖地再现了山水景色的自然美。如《小石潭记》等一系列游记
简述古人尊称中的“以卑达尊”风习。
月光马儿
贞人
籀文
造纸术
明朝( )《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的( ),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明朝徐霞客的( ),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
北宋末年( )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
北朝时期,( )《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简述古代姓氏的区别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道教思想
《二十四诗品》是( )的论诗专著。
( )的感伤诗中的两首长篇抒情叙事诗是《长恨歌》和《琵琶行》。
( )以五言诗享誉当时,自诩“五言长城”
刘勰的( )是南朝文学批评专著。
钟嵘的( )是我国第一部论诗的著作,所论的范围主要是五言诗。
简述汉字演变过程
墨家思想
法家思想
三教合一
话本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大约成书于( )初年。以记言为主
《尚书》:上古之书,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以( )为主。
汉赋分为( )和散体赋。
枚乘的代表作品( )。它是汉赋发展史上一篇带有转折性的作品,
刘向的散文著作分为奏议、叙录、( )三类。
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
《齐民要术》
《本草纲目》
《农政全书》
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简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 )”思想,儒学从此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是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业科学著作,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
思想家( )也生活在明末清初。他重视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他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他经过实地考察写成了巨著《天国郡国利病书》。
( )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 )的诗,形成了豪爽俊逸、清丽明快的风格特色。他的散文在晚唐也卓然自成一家,《阿房宫赋》是一篇传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