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法制史

以下关于《大清新刑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元代科举包括的级别是
中国法制史上出现的具有行政法典性质的文件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分别制定的婚姻法规包括
组成两汉时期的中央司法机构的有
“重罪十条”始于北齐律。T
春秋时期叔向反对铸刑书于,铸刑的人是子产。
汉朝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此法律形式为令。
抗日战争时期,各个抗日根据地颁布了不少有关人民调解工作的单行法规,推广了人民调解制度,确认了人民调解制度是司法诉讼制度的重要补充。人民调解制度有民间调解、群众团体调解、政府调解、司法调解等。一般调解后 ,都要制成和解书,但是法律效力低于司法判决。
马锡五在担任晋察冀区审判员期间,在巡回审判中,贯彻群众路线,方便群众诉讼,审判公正而手续简便,他的审判方式在各个抗日根据地得到了推广,使人民司法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秦朝有一种以极端残忍的死刑与肉刑并用的刑罚,叫做具五刑。
秋审是一种司法审判制度,是对在押死刑犯人进行的特别复核制度,因复核案件于每年秋八月中下旬举行而得名。
商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义邢义杀。
宋代创设的新刑罚制度主要有枭首。
宋代判决生效后,如果犯人或家属不服,可以依程序逐级进行申诉,称为理雪
宋代为严格区分典和买卖,将典成为活卖,买卖称为断卖。
宋代中央派出的“路”一级司法机构称作度支司。
宋代最终完成了编敕的刑法化,使编敕成为一部新刑法的是淳化编敕。
文字狱凡被认为对统治者不利的文字著述,均可对作者罗织莫须有的罪名而加以处罚,是一种用严酷刑罚限制思想言论的做法。
我国古代赎刑最早出现在夏朝。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刻板印行的法典是大明律。
五听是指秦朝时期要求法官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通过辞听、气听、耳听、目听、色听来把握案件实情,再结合其他证据来作出判决。
元朝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中书省。
元朝法律规定,刺字刑不适用于妇女。
元代实行的盐专卖法有食盐法和盐钞法。
元代掌全国佛教及吐蕃(西藏)地区军民政教事务的机构是宣政院。
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的一部封建法典,叫做扑区法。
在中国历史上,将典卖制度化的朝代不是元朝。
中国封建时代最完备的行政法规及行政立法总汇的法典包括《大明会典》。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宪法性文件是《钦定宪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