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儿科护理学
14.关于窒息的临床表现的评价,常用 Apgar评分,下面哪一-项检查内容不是其评分项目:( ) A.呼吸情况 B.皮肤颜色 C.瞳孔大小 D.心率 E.肌张力及反应情况
15.关于新生儿窒息,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 A.指出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 B.轻度窒息指生后 Apgar评分为 4~7分者 C.重度窒息指生后 Apgar评分为 0~3分者 D.凡是造成胎儿或新生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均可引起窒息 E.出生后 1分钟 Apgar评分正常,但数分钟后出现呼吸抑制者不属于窒息
16.下列哪项不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特异性表现:() A.意识改变 B.瞳孔改变 C.肌张力改变 D.惊厥 E.体温改变
17.下列哪项与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不相符:() A.昏迷 B.肌张力低下 C.瞳孔对光反应消失 D.体温正常 E.肌张力正常
18.下列哪项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无帮助:() A.头颅超声 B.头颅摄片 C.头颅 CT D.头颅核磁共振成像 E.脑电图
19.下列哪项不符合轻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 A.肌张力正常 B.颅神经反射正常 C.易激惹 D.瞳孔固定 E.拥抱反射增强
20.新生儿出生时,身体红,四肢青紫,心率 90次/分;呼吸 15次/分,四肢略屈曲,弹足底有皱 眉,其 Apgar评分为:() A.3分 B.4分 D.6分 E.7分
21.关于影响胆红素代谢的因素,下面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红细胞数相对较多且寿命较长 B.血红素加氧酶在生后含量高 C.肝细胞内 Y、Z蛋白含量低 D.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基转移酶的量及活力不够 E.肠肝循环特殊
22.关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哪项是正确的? A.黄疸多在生后 24小时内出现 B.胆红素每日上升不超过 5 mg/dl C.黄疸 2周消失 D.黄疽持续时间超过 1周 E.早产儿黄疸于 3周内逐渐消退
23.--新生儿于生后 24小时内出现黄疸,最恰当的处理是:() A.正常现象,可暂时观察 B.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C.肝功血清学检查 D.检测母子血型 E.肝胆 B超
24.患儿出生后 6小时即发现皮肤有黄染,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生理性黄疸 B.败血症 C.巨细胞病毒感染 D.新生儿溶血症 E.母乳性黄疸
25.关于足月儿生理性黄疸的特点,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生后 2~3日出现黄疽 B.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不超过 12mg/dl C.以间胆为主 D.一般情况良好 E.足月新生儿生后 2~3周黄疸消退
26.处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最常用的方法是: A.使用白蛋白 B.使用血浆 C.光照疗法 D.使用能量合剂 E.以上都不是
27.下列哪一项不是光疗副作用: A.青铜症 B.皮疹 C.肝脾增大 D.腹泻 E.发热
28.关于光疗,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光疗以蓝光最为有效,其波长为 510~530m B.光疗使 4Z,152胆红素转变为 4Z,15E-胆红素异构体和光红速 C.光疗时应注意保护患儿双眼 D.光疗可增加不显性失水 E.双面光疗疗效优于单面光疗
29.ABO溶血病可在第一胎发病, 因自然界的 ABO抗原可使“0”型妇女血清中含有: A.IgA抗 A或抗 B抗体 B.IgD抗 A或抗 B抗体 C.IgE抗 A或抗 B抗体 D.IgG抗 A或抗 B抗体 E.IgM抗 A或抗 B抗体
30.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 A.喂乳较迟 B.胎便排出延迟 C.红细胞破坏增多 D.肠道内细菌过少 E.母婴血型不合
1.早产儿定义是:
2.低出生体重儿定义是:
3.小于胎龄儿定义是:
4.初生 1小时内体重不足 2500g者是:
5.初生 1小时内体重不足 1 500 g者是:
6.出生时体重超过 4000g者是:
7.新生儿溶血性疾病:
8.母乳性黄疸:
9.生理性黄疸:
10.血红蛋白下降,网织红细胞升高,间接胆红素增加是:()
1.以下哪一项是小儿特有的能量需要:() A.基础代谢所需 B.生长发育所需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D.活动所需 E.排泄损失能量
2.以下哪一项能量消耗占所需总能量的比例最大:() A.基础代谢所需 B.生长发育所需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D.活动所需 E.排泄损失能量
3.婴儿饮食中,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供热量的百分比正确的是:() A.15:50:35 B.15:35:50 C.25:40:35 D.25:35:40 E.25:25:50
4.人体最主要的供能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水 E.维生素
5.有促进生长发育,并是形成视紫质所必需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D E.维生素 E
6.参与人体的羟化和还原过程,能防治坏血病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D E.维生素 E
7.不宜进行母乳喂养的情况是:() A.天气炎热 B.乳儿患病 C.多胎妊娠的母亲 D.母亲患肝炎 E.母亲患糖尿病
8.缺乏叶酸的乳品是:() A.母乳. B.鲜牛乳 C.8%糖牛乳 D.全脂奶粉 E.羊乳
9.6个月以内小儿最理想的食品是:() A.母乳 B.牛乳 C.羊乳 D.全脂奶粉 E.乳儿糕
10.母乳喂养的婴儿不易患肠道感染的原因是母乳中含有:() A.IgA B.IgG C.sIgA D.IgE E.淋巴细胞
11.婴儿对食物味道非常敏感,适宜添加辅食的时期是: A.1~2个月 B.2~3个月 C.3~4个月 D.4~5个月 E.5~6个月
12.4个月婴儿应开始添加的辅食是: A.果汁 B.鱼肝油 C.蛋黄 D.菜泥、稀粥 E.馒头、饼干
13.小儿断乳时间最迟不超过: A.10个月 B.12个月 C.16个月 D.18个月 E.20个月
14.按热量计算。5kg婴儿每日需要 8%糖牛乳量为: A.100~110 ml B.200~220 ml C.400~440 ml D.500~550 ml E.600~660 ml
15.营养不良常见于: A.1岁以下小儿 B.2岁以下小儿 C.3岁以下小儿 D.5岁以下小儿 E.8岁以下小儿
16.营养不良患儿的最初表现是:() A.皮下脂肪的减少 B.消瘦. C.体重不增 D.精神不振 E.血浆蛋白下降
17.营养不良时患儿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为: A.腹部、面部、躯千、臀部、四肢 B.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C.四肢、躯干、臀部、腹部、面部 D.面部、腹部躯干、四肢、臀部 E.躯千、四肢、面部、臀部、腹部
18.中度营养不良患儿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 A.10%以下 B.10%~15% C.15%~25% D.25%~40% E.40%以上
19.小儿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表现应为:() A.皮脂积聚呈向心性 B.脂肪积累以腰部及下腹部为显著 C.皮下脂肪增多,分布均匀 D.皮脂积聚以四肢为主 E.皮脂积聚以面部为主
20. 脂肪细胞数目增加最快的年龄段是:() A.胎儿期头 3个月 B.出生前 3个月及出生后第 1年 C.幼儿期 E.学龄期
21.人体维生素 D的主要来源是: A.乳类中的维生素 D . B.蛋黄中的维生素 D C.猪肝中的维生素 D D.植物中的维生素 E.皮肤中的 7-脱氢胆固醇
2.下列符合佝偻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方颅 B.肋骨串珠 C.枕秃 D.前囟闭合延迟 E.颅骨软化
23.下列不属于佝偻病激期骨骼改变的是. A.颅骨软化 B.鸡胸 C.前囟迟闭 D.枕秃 E.肋骨串珠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