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测量

水准路线闭合差调整是对高差进行改正,方法是将高差闭合差按与测站数(或路线长度km数)成( )的关系求得高差改正数。 A、 正比例并同号 B、 反比例并反号 C、 正比例并反号 D、 反比例并同号
野外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分别是参考椭球面和法线。 × √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为( )。 A、 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B、 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C、 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D、 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经纬仪对中误差和照准目标误差引起的方向读数误差与测站点至目标点的距离成( )关系。 A、 正比 B、 无关 C、 反比 D、 平方比
等高距越小,表示的地貌越粗略。 × √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 )。 A、 利用水准仪读取标尺读数,计算竖直角,从而求取两点间高差; B、 利用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求取两点间高差; C、 利用水准仪读取标尺红黑面读数,通过黑面红面读数差求取两点间高差。 D、
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则实地长度为 m。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随机误差)。误差的来源为( )。 A、 测量仪器构造不完善 B、 观测者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有限 C、 外界环境与气象条件不稳定 D、 A、B 和 C
.多次观测一个量取平均值可减少系统误差。 × √
.测量上所说的正形投影,要求投影后保持( )。 A、 角度不变 B、 长度不变 C、 角度和长度都不变 D、
公式( )用于附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校核。 A、 f h =Σh B、 f h =Σh–(H终–H始) C、 f h= Σ往+Σ返 D、 f h =Σa -Σb
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其反方位角为 。
.测设的基本工作包括( )。 A、 水平角、水平距离与高程测设 B、 水平角与水平距离测设 C、 水平角与高程测设 D、 水平距离与高程测设
竖直角的变化范围是( )。 A、 0°到360° B、 0°到180° C、 -90°到+90° D、 -180°到+180°
竖直角是照准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 √
.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水准仪主要由 、 、 组成。
水准测量时,尺垫应放置在( )。 A、 水准点 B、 转点 C、 土质松软的水准点上 D、 需要立尺的所有点
.附合水准路线 A123B 中,水准点 A、B 的高程分别为 104. 350m、107. 215m,又测得高差 hAB=+2. 850m,则高差闭和差 f h 为( )。 A、 +0. 015m B、 -0. 015m C、 +2. 850m D、 +5. 715m
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
采用相位法测距的电磁波测距仪,其测距精度最高。某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3+3ppm)mm,用该仪器测得500m距离,如不顾及其它因素影响,则产生的测距中误差为( )mm。 A、 ±18 B、 ±3 C、 ±6 D、 ±4.5
测绘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的作用在于削弱( )影响,还可削弱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光透镜运行误差的影响。 A、 圆水准轴与竖轴不平行的误差 B、 十字丝横丝不垂直竖轴的误差 C、 读数误差 D、 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的误差
.水准测量时,后视尺前俯或后仰将导致前视点高程( )。 A、 偏大 B、 偏大或偏小 C、 偏小 D、 不偏大也不偏小
丈量了两段距离,最后结果分别是 L1=814.53m±0.05m,L2=540.60m±0.05m,则该两段距离丈量的精度是( )。 A、 L1比L2高 B、 L1比L2低 C、 相等 D、 无法确定
影响水平角观测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止、消除或减小这些因素的影响?
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
可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用规定符号画出的地物符号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