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兰州理工大学-算法与数据结构

7 . 由权值分别为3,8,6,2,5的叶子结点生成一棵哈夫曼树,它的带权路径长度为( )。 A.24 B.48 C.72 D.53
8 . 在一棵度为3的树中,度为3的结点数为2个,度为2的结点数为1个,度为1的结点数为2个,则度为0的结点数为( )个。 A.4 B.5 C.6 D.7
9 . 用顺序存储的方法将完全二叉树中的所有结点逐层存放在数组中R[1..n],结点R[i]若有左孩子,其左孩子的编号为结点( )。 A.R[2i+1] B.R[2i] C.R[i/2] D.R[2i-1]
10 . 假设在一棵二叉树中,双分支结点数为15,单分支结点数为30个,则叶子结点数为( )个。 A.15 B.16 C.17 D.47
1 . 哈夫曼树的总结点个数(多于1时)不能为偶数。 对 错
2 . 哈夫曼树一定是完全二叉树。 对 错
3 . 线索二叉树是一种逻辑结构。 对 错
4 . 根据任意一种遍历序列即可唯一确定对应的二叉树。 对 错
5 . 由二叉树的先序序列和后序序列可以唯一确定一颗二叉树。 对 错
6 . 树的后序遍历与其对应的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相同。 对 错
答案解析: 暂无 7 . 树的子树是无序的。 对 错
8 . 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度不能超过2,所以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 对 错
9 . 满二叉树也是完全二叉树。 对 错
10 .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中,任意结点均处在其子女结点之前。 对 错
1 . 用邻接表表示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时,通常是采用( )来实现算法的。 A.栈 B.队列 C.树 D.图
2 . 用邻接表表示图进行广度优先遍历时,通常是采用( )来实现算法的。 A.栈 B.队列 C.树 D.图
3 . 有8个结点的无向连通图最少有( )条边。 A.5 B.6 C.7 D.8
4 . 广义表A=(a),则表尾为( )。 A.a B.( ) C.空表 D.(a)
5 . 广义表A=((x,(a,b)),((x,(a,b)),y)),则运算head(head(tail(A)))为()。 A.x B.(a,b) C.(x,(a,b)) D.A
6 . 稀疏矩阵一般的压缩存储方法有两种,即( )。 A.二维数组和三维数组 B.三元组和散列 C.三元组和十字链表 D.散列和十字链表
7 . 设有广义表D=(a,b,D),其长度为( ),深度为( )。 A.3,无穷 B.3,2 C.无穷,3 D.2,3
8 . 有8个结点的无向图最多有( )条边。 A.14 B.28 C.56 D.112
9 . 一个广义表的表头总是一个( )。 A.广义表 B.元素 C.空表 D.元素或广义表
10 . 在一个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图的边数的( )倍。 A.1/2 B.1 C.2 D.4
1 . 使用三元组表示稀疏矩阵中的非零元素能节省存储空间。 对 错
2 . 一个广义表((a),((b),c),(d))的表尾是“((b),c),(d)” 对 错
3 . 图中各个顶点的编号是人为的,不是它本身固有的,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 对 错
4 . 用邻接矩阵存储一个图时,在不考虑压缩存储的情况下,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小只与图中的顶点个数有关,而与图的边数无关。 对 错
5 . 邻接矩阵适用于稀疏图的表示,邻接表适用于稠密图的表示。 对 错
6 . 对一个无向连通图进行一次深度优先搜索遍历时可以访问到图中的所有顶点。 对 错
7 . 广义表((( a ), b), c ) 的表头是(( a ), b),表尾是( c )。 对 错
8 . 邻接表表示只能用于有向图的存储,邻接矩阵对于有向图和无向图的存储都适用。 对 错
9 . 能够在链接存储的有序表上进行折半搜索,其时间复杂度与在顺序存储的有序表上相同。 对 错
10 . 如果有向图中各个顶点的度都大于2,则该图中必有回路。 对 错
1 . 初始序列已经按键值有序时,用直接插入算法进行排序,需要比较的次数为( )。 A.n2 B.nlog2n C.log2n D.n-1
用某种排序方法对线性表(25,84,21,47,15,27,68,35,20)进行排序时,元素序列的变化情况如下: 25,84,21,47,15,27,68,35,20 20,15,21,25,47,27,68,35,84 15,20,21,25,35,27,47,68,84 15,20,21,25,27,35,47,68,84 则采用的排序方法是()。 A.选择排序 B.希尔排序 C.归并排序 D.快速排序
3 . 下列四种排序方法中,要求内存容量最大的是( )。 A.插入排序 B.选择排序 C.快速排序 D.归并排序
4 . 一组记录的排序码为(46,79,56,38,40,84),则利用堆排序的方法建立的初始堆为( )。 A.79,46,56,38,40,84 B.84,79,56,38,40,46 C.84,79,56,46,40,38 D.84,56,79,40,46,38
5 . 设有1000个无序的元素,希望用最快的速度挑选出其中前10个最大的元素,最好选用( )排序法。 A.冒泡排序 B.快速排序 C.堆排序 D.基数排序
6 . 一组记录的排序码为(46,79,56,38,40,84),则利用快速排序的方法,以第一个记录为基准得到的一次划分的结果为( )。 A.38,40,46,56,79,84 B.40,38,46,79,56,84 C.40,38,46,56,79,84 D.40,38,46,84,56,79
7 . )在待排序的元素序列基本有序的前提下,效率最高的排序方法是( )。 A.插入排序 B.选择排序 C.快速排序 D.归并排序
8 . 下列四种排序方法,在排序过程中,关键码比较的次数与记录的初始排列顺序无关的是( )。 A.直接插入排序和快速排序 B.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 C.直接选择排序和归并排序 D.直接插入排序和归并排序 ​
9 . 具有12个记录的序列,采用冒泡排序最少的比较次数是( )。 A.1 B.144 C.11 D.66
10 . 快速排序方法在( )情况下最不利于发挥其长处。 A.要排序的数据量太大 B.要排序的数据中含有多个相同值 C.要排序的数据已基本有序 D.要排序的数据个数为奇数
1 . 对有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归并排序,所需要的辅助空间数与初始记录的排列状况有关。 对 错
2 . 对有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快速排序,所需时间决定于初始记录的排列情况,在初始记录无序的情况下最好。 对 错
3 . 对有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冒泡排序,所需时间决定于初始记录的排列情况,在初始记录无序的情况下最好。 对 错
4 . 选择排序的比较次数不会随待排序记录的关键字分布情况而改变。 对 错
5 . 对n个记录的集合进行快速排序,所需要的附加空间数是O(n)。 对 错
6 . 不稳定的排序算法是没有实用价值的。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