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药资格证
A.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口腔黏膜充血、牙龈肿胀溃烂 B.胸闷、心律失常、脉缓慢无力、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 C.头晕、头痛、烦躁不安、面部肌肉紧张、吞咽困难;伸肌与屈肌同时收缩 D.严重脱水,低蛋白血症,水肿,精神错乱,幻觉,癫痫样发作 E.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头痛、头晕、精神恍惚、牙关紧闭、呼吸衰竭 朱砂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口腔黏膜充血、牙龈肿胀溃烂 B.胸闷、心律失常、脉缓慢无力、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 C.头晕、头痛、烦躁不安、面部肌肉紧张、吞咽困难;伸肌与屈肌同时收缩 D.严重脱水,低蛋白血症,水肿,精神错乱,幻觉,癫痫样发作 E.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头痛、头晕、精神恍惚、牙关紧闭、呼吸衰竭 乌头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参苏饮 B. 清瘟解毒丸 C.百合固金汤 D.荆防败毒散 E.银翘散 治疗感冒时 属风热感冒者,可选用的方剂是
A.参苏饮 B. 清瘟解毒丸 C.百合固金汤 D.荆防败毒散 E.银翘散 治疗感冒时 属时行感冒者,可选用的方剂是
A.参苏饮 B. 清瘟解毒丸 C.百合固金汤 D.荆防败毒散 E.银翘散 治疗感冒时 属体虚感冒者,可选用的方剂是
某患儿,5岁,体弱多病,近日口臭,便秘,家长希塑用中药调理,请制蒸数诊 情况选择用药。 初诊见其舌苔黄腻,脉滑,治宜选用的中药是 A. 太子参、黄精 B.藿香、薏苡仁 C.黄芪、党参 D.菟丝子、肉苁蓉 E.补骨脂、熟地黄
经一段时间调理,患儿症状有所改善,但仍觉得神疲乏力,易感胃,多汗,丢质 淡,此时宜选用的中药是 A.黄芪、太子参 B.陈皮、茯苓 C.藿香、薏苡仁 D.白扁豆、稻芽 E.白芍、稻芽
某男,75岁,患中风1年,左侧肢软无力,手足浮肿,语言謇涩,面色少华。 舌体不正,舌质淡紫,边有瘀斑,舌苔薄白,脉细涩无力。 中医辩证是 A. 风痰阻络 B.气虚血瘀 C.肾精亏损 D.痰蒙神窍 E.肝阳上亢
中医治法是 A.行气活血 B.益气活血 C.滋肾利窍 D.祛风涤痰 E.平肝潜阳
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A.天麻钩藤饮加减 B.补阳还五汤加减 C.镇肝熄风汤加减 D.通窍活血汤加减 E.血府逐瘀汤加减
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脑立清丸 B.血塞通片 C.通心络胶囊 D.脑血栓片 E.复方丹参片
某女,42岁,经血辩沥不断月余,气短懒言,倦态乏力,面色苍白,脉细套 无力。 .该病的病位在 A.脾 B.心 C.肝 D.肺 E.肾
中医辩证是 A.气血两虚 B.肝肾不足 C.气随血脱 D.气虚血瘀 E.津血亏虚
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 少腹逐瘀丸 B.安坤赞育丸 C.宫血宁胶囊 D.乌鸡白凤丸 E. 人参健脾丸
某女,56岁。因患类风湿关节炎,服用壮骨关节丸,每日服2次,每次6g,服 药月余后,出现纳差,乏力,尿黄如浓茶色,皮肤黄染瘙痒,大便呈灰白色,遂收 人院治疗,入院后进行各项检查,实验室检查:ALT 316U/L,AST 119U/L,AIP 276U/L,GGT 231U/L,TBiL 105μmol/L,各种肝炎病毒学标志物检测均呈阴性。医 师综合分析病情,考虑系药物不良反应,给予系统治疗。 根据上述临床资料,该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是 A.消化性溃疡 B.胆汁淤积型肝炎 C.病毒性肝炎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胆囊炎
上述案例提示,为避免或减少壮骨关节丸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患者用药前,药 师应进行用药指导,重点强调服药疗程,间隔时间及相关检查。关于该药服用 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疗程30天,间隔5天 C.疗程30天,间隔15天 B.疗程30天,间隔7天 E.疗程60天,间隔15天 D.疗程60天,间隔7天
50%.患商血圧病限用明送結度,后提血圧控動本用態,自有加服療 に期を知書者供合用期一定業了解的後作良か和作用,後制胞限行規含有問 成分的中成药,所含降压药成分是 A.甲基多巴 C.盐酸可乐定 B.利血平 E.氯沙坦 D.硝普钠
医师进一步告知,珍菊降压片除合上述西药成分外,还含有 B.硝苯地平 A. 卡托普利 D. 卡马西平 C.氢氯噻嗪 E.米诺地尔
医师认为患者出现的症状与其自行加服珍装降压片有关。珍装降压片和叫达帕 胺合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B. 血小板减少 A.低血糖 C.低蛋白 D.低血钾 E. 白细胞减少
某女,32岁。口舌生疮,烦躁焦虑,口干舌燥,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 脉数。 .口舌生疮,舌尖红,病位在 A.心 B肝 D.航 C.胃 E.肾
脉数主病是 A. 虚证 B. 热证 C.阴证 D.寒证 E. 表证
某男,31岁,天气突然转冷,衣着单薄,致左上腹部暴痛,喜温恶寒,得温痛减,口淡不渴,恶心欲吐,舌质淡,脉弦紧 中医诊断是 A.胃痛 B.胸痹 C.痞满 D.腹痛 E.嘈杂
中医辩证是 A. 饮食停滞 B.肝胃郁热 C.脾胃虚寒 D.寒凝气滞 E.肝胃不和
宜选用的治法是 A.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B.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C.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D.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E. 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治宜选用的处方是 A. 良附丸加减 B.左金丸加减 C.附子汤加减 D. 保和丸加减 E.黄芪建中汤加减
因富含鞣质,与乳酶生等含酶制剂联用时会产生酶抑作用的中药有 A. 诃子 B. 麻黄 C.女贞子 D. 地榆 E. 山茱萸
老年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中药应注意的事项有 A. 为增强疗效,可加大服用剂量,并坚持长期服用 B.从最小剂量开始服药 C.辩证用药,严格掌握适应病证 D.对体质较弱的患者不随意加药 E.服用多种药物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间隔服药
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有 A. 培土生金法 B.滋水涵木法 C. 金水相生法 D.益火补土法
执业药师对医师开展用药咨询服务的内容包括 A.价格信息 C.合理用药信息 B. 新药信息 E.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D.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证
饮片处方调配复核的主要内容有 A.有无虫蛀、霉变 B.毒麻药有无超量 C.剂量误差有否在允许范围内 D.特殊煎法的药味是否单包 E.有无错味、漏味、多味、异物
关于中成药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A.药证不符 B.给药途径不当 C.给药剂量失准 D.疗程长短失宜 E.服药时间不当
使用乌头类药物引起中毒的原因有 A.过量服用 B.泡酒服用 C. 使用生品 D. 煎煮时间太短 E. 个体差异引起蓄积性中毒
某女,32岁。头晕眼花,心悸多梦,面色苍白,爪甲色淡,舌淡,苔薄白,脉 细。治疗宜选用的中成药有 A. 八珍颗粒 B.四神丸 C.十全大补膏 D. 当归补血口服液 E.六味地黄丸
中医理论认为“症”“证”“病”含义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A.感冒 B. 咳嗽 C.风寒犯肺 D.鼻痒喷嚏 E.恶寒发热
根据阴阳相互关系,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属于阴阳的 A. 相互交感 B.对立制约 C. 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 相互转化
具有调节汗孔开合作用的气是 A. 营气 B. 宗气 C.元气 D.卫气 E.真气
被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A. 带脉 B.冲脉 C. 任脉 D.督脉 E. 阴维脉
某男,20岁。身体偏热,多动、好兴奋,其体质类型应辨为 A.偏阴质 B. 偏阳质 C.瘀血质 D.痰湿质 E.阴阳平和质
依据七情内伤致病的理论,悲哀太过常导致 A.气上 B. 气结 C.气消 D.气下 E. 气乱
中医诊断用以分辨邪正盛衰的纲领是 A.阴阳 B.表里 C气血 D.虚实 E.寒热
可参考确证辨证论治的西医疾病是 A. 上呼吸道感染 C.慢性肾脏疾病 B. 多种神经症 E.胃食管反流病 D.肺源性心脏病
某男,62岁。患胸葬5年,胸痛胸闷,胸助账满,唇舌紫暗,脉涩。其证当 O 属于 C.气虚血瘀 B.痰瘀痹阻 A.寒凝心脉 D.心肾阳虚 E.气滞血瘀
某女,35岁。胃痛胀满,嗳腐恶食,矢气后痛减,医生辨为饮食停滞证。治宜 选用的中成药是 B.保和丸 A.良附丸 C. 左金丸 D.四神丸 E.健脾丸
某女,55岁。头痛10年,久治不愈。痛如锥刺,固定不移,舌紫,苔薄白,脉 细涩。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A.补阳还五汤 B.川芎茶调散 C.通窍活血汤 D.羚角钩藤汤 E. 龙胆泻肝汤
某女,49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胸闷嗳气善太息,苔薄腻,脉 弦。医生诊断为郁证,其中医证候是 A.气滞血瘀 B.肝阳上亢 C.心脾两虚 D.痰气郁结 E. 肝气郁结
某男,6岁,厌食,面色少华,神疲多汗,大便稀薄夹有未消化食物, 瘦,肢倦乏力。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花 A.消乳丸 B. 归脾丸 C.四物汤 D.清宁丸 E.异功散
某男,26岁。患鼻渊,症见鼻塞,沸黄稠而量多,嗅觉差,伴头痛,发热, 出,胸闷,咳嗽,痰多。证属风热蕴肺,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鼻炎片 B.藿胆片 C.青果片 D.铁笛丸 E. 清咽丸
具有清心热、养心,安神,开窍功效的藏药方剂是 A.洁白丸 B.仁青常觉 C.志嘎汗散 D.八味沉香散 E.七十味珍珠丸
蒙药理论认为,一个独立的药味以两个元素含量为主,其他元素为辅。形成告味 的主要元素是 A.水、气 B.火、气 C.土、气 D.火、土 E.水、火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参考范围是 A. (10~50)x109/L B.(50~100)x109/L C.(100~300)x109/L D.(300~500)x109/L E. (500~700)x109/L
首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