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新疆师范大学2021级学生第一学期结业课程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6.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折腾的基本含义是:( )。 A. 绝不走僵化教条的老路 B. 绝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C. 绝不走方向不明的黑路 D. 绝不走反复折腾的弯路
27.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 公有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28. 防止两极分化的具体措施是:( )。 A.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B. 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C.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D.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29.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的基本含义是:( )。 A.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 B. 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 C. 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D. 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3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含义是指:( )。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C. 我国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D. 我国政治体制不健全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31. 我们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C.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2. 全面小康的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 A. 经济发展上更高水平的社会 B.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更全面的社会 C.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等发展更均衡的社会 D. 城市化水平更高的社会
33.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原因在于:( )。 A. 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 B. 改革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而不是修补 C. 改革是为了促进我国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 D. 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34. 胡锦涛指出的中国政策选择中的“两个没有出路”,具体是说:( )。 A. 不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没有出路 B. 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没有出路 C. 不坚持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没有出路 D. 不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出路
35.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 生产关系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和人口之间的矛盾
36. 评价和判断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是:( )。 A.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是否有利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37.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经验和主要原则是:( )。 A.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 B. 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调和互相促进 C.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D.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38. 我们的对外开放必须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这里的全方位开放是指:( )。 A. 对城市和农村都要开放 B. 经济和政治领域都要开放 C. 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要开放 D. 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要开放
3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是:( )。 A.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具有制度属性 B. 计划与市场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要优势互补 C.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D.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的根本冲突
4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 A. 以公有制为基础 B. 以按劳分配来主体 C. 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D. 宏观调控能力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
4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是:( )。 A. 公有制为主体 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按劳分配为主体 D.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2. 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是:( )。 A. 国有经济 B. 集体经济 C.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D.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43.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 公有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44. 防止两极分化的具体措施是:( )。 A.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B. 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C.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D.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45. 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是:( )。 A.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C. 失业保险制度 D.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6.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因为:( )。 A. 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 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存要求 C. 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已任的必然选择 D. 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从建立之日起的庄严承诺
47. 改善党的领导应注意几个重大问题是:( )。 A. 要坚决实行党政分开 B. 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C. 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D. 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48.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 A. 一切为了群众 B. 一切依靠群众 C.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 相信和争取群众
4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 A. 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B. 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 C. 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 D. 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
50.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目标是:( )。 A. 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B. 使党始终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C. 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D. 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判断对错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是马克思的观点。
2.第一个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的是陈望道。
3.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八大上。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敌人是封建地方阶级。
5.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会议是党的十五大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要求是公平正义。
8.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以人为本。
9.“一国两制”的最初构想是为了解决香港问题。
10.当今世界矛盾和竞争的核心问题是战争问题。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与时俱进。
12. 帝国主义是中国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13.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革命领导权问题。
14.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1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16. 评价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功过主要用今天的眼光。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端应当始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8.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21.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巴黎公社革命的发生。
22.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八大上。
23. 近代中国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4.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是新文化运动。
2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党的十三大上提出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