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对于普通螺纹,所谓中径合格,就是指单一中径、牙侧角和螺距都是合格的。 (A)对 (B)错
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A)对 (B)错
最大实体要求既可用于中心要素,又可用于轮廓要素。 (A)对 (B)错
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A)对 (B)错
若某平面对基准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小于等于0.05mm.。 (A)对 (B)错 [
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A)对 (B)错
螺纹中径是指螺纹大径和小径的平均值。 (A)对 (B)错
滚动轴承所有公差等级的公差带都单向配置在零线下侧,即上偏差为零。 (A)对 (B)错
轴上有一键槽,对称度公差为0.03mm,该键槽实际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0.02mm,它是符合要求的。 (A)对 (B)错
φ10E7、φ10E8、φ10E9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A)对 (B)错
平键联结中,键宽与键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A)对 (B)错
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时,若两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很均匀,则可以选取一个取样长度作为评定长度。 (A)对 (B)错
在相对测量中,仪器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值。 (A)对 (B)错
测量仪器的分度值与刻度间距相等。   (A)对 (B)错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0.06mm,则该平面对基准的平行度误差一定小于0.06mm。  (A)对 (B)错
定向公差带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 (A)对 (B)错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A)对 (B)错
零件的尺寸公差等级越高,则该零件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轮廓数值越小,由此可知,表面粗糙度要求很小的零件,则其尺寸公差亦必定很小。 (A)对 (B)错
量块按“级”使用时忽略了量块的检定误差。  (A)对 (B)错
若测得某轴实际尺寸为10.005mm,并知系统误差为+0.008mm,则该尺寸的真值为10.013mm。 (A)对 (B)错
某轴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现改用圆柱度公差标注,能达到同样技术要求。 (A)对 (B)错
只要离基准轴线最远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公差值,则该端面的端面圆跳动一定合格。  (A)对 (B)错
Φ10E7、Φ10E8、Φ10E9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A)对 (B)错
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A)对 (B)错
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 也可能是过渡配合。  (A)对 (B)错
公差在一般情况下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A)对 (B)错
φ30H7/f6 和φ30F7/h6的配合性质相同。 (A)对 (B)错
测量误差中的随机误差是可以消除的。 (A)对 (B)错
对被测要素采用独立原则时,只要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A)对 (B)错
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A)对 (B)错
配合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数值应大。 (A)对 (B)错
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A)对 (B)错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A)对 (B)错
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A)对 (B)错
普通螺纹精度标准对直径、螺距、牙型半角分别规定了公差。 (A)对 (B)错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检验项目有“第Ⅰ、Ⅱ、Ⅲ公差组”和保证侧隙合理的“一项”。  (A)对 (B)错
零件的实际尺寸为测量得到的尺寸,也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A)对 (B)错
过渡配合有时也有过盈,那么它也可以算做过盈配合。  (A)对 (B)错
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A)对 (B)错
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基本尺寸就越好。 (A)对 (B)错
光滑极限量规通规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A)对 (B)错
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A)对 (B)错
根据国家标准,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在零线下方,上偏等于0。 (A)对 (B)错
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A)对 (B)错
直线度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