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家开放大学
在商品生产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 )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具体劳动
B.
个别劳动
C.
社会劳动
D.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是(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矛盾
B.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D.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矛盾
15世纪末开始到17世纪初,下列哪个国家没有通过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葡萄牙
B.
西班牙
C.
荷兰
D.
美国
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实现了价值增殖,它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而这个增殖的价值就被称为(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交换价值
B.
剩余价值
C.
使用价值
D.
超额价值
对于资本家而言,他会把剩余价值的产生看成是( )的产物。在这种情况下,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资本家这样就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
单选题 (3 分) 3分
A.
不变资本
B.
生产资料
C.
全部预付资本
D.
可变资本
在生产某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因个别生产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了成本,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个利润被成为(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超额剩余价值
B.
一般剩余价值
C.
绝对剩余价值
D.
相对剩余价值
下列哪项不属于资本积累带来的结果(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社会两极分化
B.
工人经常性失业
C.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加剧
D.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得以缓和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以下哪项关于生产过剩的说法是正确的(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过剩是绝对过剩
B.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
C.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个别资本家生产的有计划性,不会导致生产过剩
D.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般性特征
关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4 分) 4分
A.
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
B.
个人主义价值观
C.
集体主义
D.
为资产阶级阶级服务
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使得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本质,从而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2008年,由英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发酵,成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灾难,暴露出了在物质利益驱使下资本主义贪婪的本质( )。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2016年,反建制派政治人物特朗普入住白宫;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中,独立候选人马克龙高票当选,终结了法国传统两大政党轮替执政的历史。这一切,都说明欧美传统的精英政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美国福特公司的莱曼汽车,设计在德国,而制动装置生产在韩国,在美国生产燃油泵,在澳大利亚生产发动机,一部车从设计到装配,竟涉及8个国家。这说明莱曼汽车这个“全球产品”,是经济全球化的杰作( )。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由美苏对抗带来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分割被打破,经济全球化开始萌芽( )。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最早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但它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在本质上维护的仍是资本主义制度( )。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 )。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大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排挤或吞并中小企业,资本积聚和集中,从而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形成垄断( )。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所以垄断可以消灭竞争( )。
判断题 (5 分) 5分
A.对
B.错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发生了变化,使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一变化的是( )。
单选题 (6 分) 6分
A.
职工参与决策
B.
职工持股
C.
建立了福利制度
D.
工人大会具有生产的最终决定权
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向外“输出民主”,进行了一系列争,中东地区战乱不止,许多国家政局动荡,宗教和政治派别冲突不断,致使经济凋零,民不聊生。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种战争( )。
单选题 (6 分) 6分
A.
阿富汗战争
B.
伊拉克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利比亚战争
经济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影响。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其消极影响( )。
单选题 (7 分) 7分
A.
世界范围内的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
B.
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
C.
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D.
局部经济波动极易波及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曾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其中,不包括( )。
单选题 (7 分) 7分
A.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B.
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C.
垄断资本获取一般利润
D.
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7 分) 7分
A.
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核心
B.
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C.
涉及原子能、宇航、生物技术
D.
涉及新材料、海洋工程
关于垄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7 分) 7分
A.
托拉斯、卡特尔、辛迪加和康采恩都是垄断组织
B.
生产集中引起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到现阶段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
C.
由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相互渗透、融合一体的金融资本,是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
D.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私人垄断阶段,这是垄断的最高形式
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1916年,列宁撰写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指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 )。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1918年3月3日,苏俄政府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 给新生的国家赢得巩固政权的时间( )。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同时,也得到了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党人、立宪民主党人的支持( )。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粮食问题( )。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工业国有化只包括大企业的国有化,中、小企业不实行国有化( )。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粮食税是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它根本上改变了国家和农民、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性质( )。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苏维埃政府从俄国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客观实际出发,实行向共产主义迂回过渡的政策( )。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斯大林的工业化建设思路是优先发展轻工业( )。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1937年,苏联超额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 )。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根源在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 )。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推动力量( )。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在社会主义国家,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形式是议会斗争( )。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依然是谋生的手段( )。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不同于与后来一些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 )。
判断题 (4 分) 4分
A.对
B.错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重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单选题 (4 分) 4分
A.
使得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竞争过渡到了垄断竞争
B.
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C.
十月革命并未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
D.
证明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英、法、美等国家开始对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进行武装干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4 分) 4分
A.
1918年3月,英、美、法的第一批部队在摩尔曼斯克登陆
B.
1918年4月,日军和英军占领海参崴
C.
德国帝国主义者由于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没有对苏俄新生政权进行武装干涉
D.
1918年5月底,捷克军队在伏尔加河一带和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发生了叛乱
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在生产、分配等领域实行了一系列非常措施,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其评价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4 分) 4分
A.
粉碎了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B.
脱离了当时新生苏维埃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
激化了新政权与工人农民之间的矛盾
D.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农民、士兵和工人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分不满,在这紧要关头,新经济政策应时而生,包括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小工业企业发展。除此以外,还有( )。
单选题 (4 分) 4分
A.
普遍的义务劳动制
B.
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C.
实行大、中、小企业国有化
D.
余粮征集制
1936年,苏联正式向世界宣告社会主义在本国基本建成,其标志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论联共(布)党内的右倾》演说的发表
B.
《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决议》的制定
C.
《四月提纲》的发表
D.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的诞生
从根本上决定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特征的原因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
B.
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
C.
教育的不发达
D.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单选题 (5 分) 5分
A.
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