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屋面防水工程的保修期为( )年
A 1
B 2
C 3
D 5
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安全检查方法包括( )。
A “看”、“量”、“测”、“动作试验”等方法。
B “听”、“量”、“测”、“动作试验”等方法。
C “听”、“量”、“验”、“动作试验”等方法。
D “看”、“量”、“验”、“动作试验”等方法。
下列是按噪声的振动分类的是( )。
A 交通噪声
B 建筑施工噪声
C 电磁性噪声
D 工业噪声
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最核心的手段是( )。
A 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
B 互联网
C 网站
D 计算机
A B2接受A的直接指挥
B A可以直接向C21下达指令
C A必须通过B2向C22 下达指令
D B2对C21有直接指挥权
E B1有权向C23下达指令
实践中由于各个合同内容的不同,当事人为顺利履行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往往自行约定一些条款。在建设工程合同中,常见的有以下几项( )。
A 预付款
B 工程内容增加条款
C 工程内容减少条款
D 工程质量标准提高条款
E 保密条款
工程索赔处理的主要原则( )。
A 索赔必须以合同为依据
B 重在事后的处理
C 参照其他工程处理原则
D 及时、合理地处理索赔
E 加强主动控制,减少工程索赔
建安工程价款动态结算时,采用调值公式法进行结算需要做好的工作有( )。
A 确定调值品种
B 确定调值幅度
C 商定调整因素
D 确定考核地点和时点
E 确定价格调值系数
无节奏流水施工的基本特点包括( )。
A 每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相等
B 各施工过程间流水步距不完全相等且差异较大
C 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D 各专业班(组)都能够保证连续施工,施工段没有空闲
E 各专业工作队都能连续施工,个别施工段可能有空闲
进度计划的检查对比方法主要有( )。
A 横道图检查比较法
B S曲线比较法
C 香蕉形曲线比较法
D 前锋线曲线比较法
E 网络图比较法
下列情况属于特别重大伤亡事故的有( )。
A 外国民航客机在我国境内发生机毁人亡事故
B 煤矿发生爆炸事故,死亡40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0万
C 某单位食堂发生紧急中毒事件,有80名职工中毒
D 我国民航客机在国外发生机毁人亡事故,死亡40人
E 高速公路发生汽车追尾事故,8人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0万元
工程项目信息按项目管理功能又可划分为( )。
A 合同类信息
B 组织类信息
C 管理类信息
D 经济类信息
E 技术类信息
下列防范土方开挖过程中塌方风险而采取的措施,属于风险转移对策的是( )。
A 投保建筑工程险
B 设置警示牌
C 进行专题安全教育
D 设置边坡护壁
下列组织工具中,能够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工作部门或管理人员之间指令关系的 是( )。
A 组织分工
B 组织结构模式
C 工作流程组织
D 项目结构模式
当补充文件与招标文件内容不一致时,应以( )为准。
A 补充文件
B 招标文件
C 会议纪要
D 答复函件
下列各项内容不属于施工成本计划的依据的是( )。
A 设计概算
B 合同报价书
C 已签订的工程合同
D 分包合同
由于工程暂停的索赔,在该情况下一般工程师很难同意的索赔费用是( )。
A 现场管理费
B 利息
C 保函手续费
D 利润
流水施工中的工艺参数是指( )。
A 施工段数
B 施工过程数
C 流水节拍
D 流水步距
双代号网络图和单代号网络图的最大区别是( )。
A 节点编号不同
B 表示工作的符号不同
C 使用范围不同
D 参数计算方法不同
工程网络计划工期优化的目的是为了寻求( )。
A 资源有限条件下的最短工期安排
B 资源使用的合理安排
C 满足要求工期的计划安排
D 工程总费用最低的工期安排
工作A有三项紧后工作B、C、D,其持续时间为:B=5、C=7、D=6,最迟完成时间为B=13、C=15、D=13,则工作A的最迟完成时间为( )。
A 5
B 8
C 7
D 3
组织依存于其顾客,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这体现了( )的原则。
A 以顾客为关注对象
B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C 以组织为关注对象
D 以组织为关注焦点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有效期限为( )年。
A 1
B 2
C 3
D 4
监督机构编制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在竣工验收之日起( )天内提交竣工验收备案部门。
A 3
B 5
C 7
D 15
某桥梁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平台整体倒塌导致6人死亡,5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180万元,根据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该事故属于( )。
A 一般事故
B 重大事故
C 较大事故
D 特别重大事故
下列不属于文明施工内容的是( )。
A 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卫生
B 科学组织施工,使生产有序进行
C 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D 职工允许发生伤亡事故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中,施工单位应实行( )负责制,逐级建立、健全施工文件管理岗位责任制。
A 项目法人
B 企业法人代表
C 技术负责人
D 项目经理
矩阵式项目组织形式的企业类型主要为( )。
A 大型综合建筑企业
B 经营范围广的企业
C 实力强的企业
D 跨地区承包企业
E 海外承包企业
在建设工程施工投标主要工作中,研究招标文件的重点应放在( )上。
A 投标者须知
B 合同条款
C 设计图纸
D 工程范围及工程量清单等
E 招标策略
由于承包商的原因造成业主的损失,业主可以提出索赔。下列索赔中合理的有( )。
A 工程进度太慢,要求承包商赶工时,可索赔工程师的加班费
B 合同工期已到而工程仍未完工,可索赔误期损害赔偿费
C 因对承包商不信任,索要额外的试验、检查费用
D 质量不满足合同要求,修复后要索赔重新检验费
E 质量不满足合同要求,不执行工程师要求返工或修复指令,向承包商索赔相应的成本及利润
在用赢得值法进行工程项目的费用、进度综合分析控制时,涉及的基本参数有( )
A 计划工作实际费用
B 计划工作预算费用
C 已完工程实际费用
D 已完工程预算费用
E 拟完工程实际费用
为组织好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应做好以下工作( )。
A 编制月(旬)作业计划
B 签发施工任务书
C 做好配料单
D 做好施工记录
E 做好施工中的调度工作
在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总时差为5天,自由时差为3天,若该工作拖延了4天,那么( )。
A 影响总工期但不影响紧后工作
B 影响紧后工作但不影响总工期
C 总工期拖后了1天
D 总工期拖后了4天
E 该工作的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拖后了1天
安全责任事故调查过程中,事故调查组的职责包括( )。
A 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情况、经济损失情况
B 确定事故责任者
C 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D 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E 宣布事故处理结果
按工程项目建设的目标划分的信息为( )。
A 投资控制信息
B 质量控制信息
C 进度控制信息
D 安全控制信息
E 合同管理信息
建设方提供的项目管理服务属于( )方的项目管理。
A 政府
B 承包商
C 业主
D 工程师
( )组织机构每一个部门只有一个指令源。
A 职能式
B 项目式
C 矩阵式
D 事业部式
对于工程风险和工程规模都不太大的工程项目应采用( )。
A 单价合同
B 总价合同
C 成本加酬金合同
D 成本合同
索赔材料的正文是( )。
A 索赔信
B 索赔报告
C 附件
D 证据部分
施工成本管理的六项主要任务中,第一项任务是( )。
A 成本预测
B 成本计划
C 成本核算
D 成本考核
某项目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时,先将成本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了划分,又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将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按月汇总进行编制,形成各月成本支出计划,这种编制方法属于( )。
A 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B 按子项目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C 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D 按单位工程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年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 )。
A 预算成本
B 年度成本报表
C 进度报告
D 实际成本
某基础土方工程,招标文件中估计工程量为5000m3,合同中规定,土方工程单价为5元/m3,当实际工程量超过估计工程量15%时,调整单价为4元/m3,工程结束时实际完成土方工程量为5600m3,则土方工程款为( )元。
A 20000
B 22000
C 25000
D 28000
施工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 )对施工进度的要求控制施工进度。
A 依据施工任务委托合同
B 依据投标过程对业主方的承诺
C 根据施工图要求
D 根据设计文件规定
下述提法中正确的是( )。
A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中有一条确定的关键路线
B 总时差为零的工序为关键工序
C 若图中某工序的FF=2,说明该工序的最迟开工时间与最早开工时间的间隔为2个时间单位
D 虚工序的工作时间为零,所以虚工序必须包含在关键路线中
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的目的是为了寻求( )。
A 资源有限条件下的最短工期安排
B 资源使用的合理安排
C 满足要求工期的计划安排
D 工程总费用最低的工期安排
某工程计划中A工作的持续时间为5天,总时差为8天,自由时差为4天。如果A工作实际持续18天,则会影响工程计划工期为( )天。
A 3
B 5
C 10
D 1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应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决策,这是质量管理原则中( )的要求。
A 持续改进
B 过程方法
C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D 管理的系统方法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阐明质量政策、质量体系等的文件是( )。
A 质量计划
B 程序文件
C 质量手册
D 质量记录
在工程验收过程中,对于某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工程,经具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对个别检验批检测鉴定后,发现其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对此,正确的做法是( )。
A 应予以验收
B 不能通过验收
C 由建设单位决定是否通过验收
D 由设计单位决定是否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