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新乡医学院免疫学

可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CK是()
A.IL-2
B.IL-11
C.IFN-γ
D.EPO
E.M-CSF
诱导T细胞向Th17细胞亚群分化的细胞因子是()
A.TNF-a和IL-5
B.TGF-β和IL-6
C.IL-2和IL-4
可刺激早期B细胞增殖的CK是()
A.IL-4
B.IL-13
C.TNF
D.TGF-β
E.IL-7
诱导T细胞向Th2细胞亚群分化的细胞因子是()
A.IL-3
B.IL-5
C.IL-2
D.IL-4
E.IL-13
与肿瘤病人进行性消瘦有关的细胞因子是()
A.IL-8
B.IFN
C.IL-2
D.TNF-α
E.IL-1
T细胞产生的IL-2可刺激其自身的生长,这种作用方式为()
A.自分泌
B.内分泌
C.旁分泌
D.重叠性
E.协同性
一种细胞因子可抑制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这种作用的特点称为细胞因子的()
A.多效性
B.重叠性
C.协同性
D.拮抗性
E.网络性
以下IL-2的主要产生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NK细胞
C.树突状细胞
D.肥大细胞
E.活化T细胞
能促进中性粒细胞分化和活化的细胞因子是()
A.IL-12
B.IL-4
C.IL-7
D.G-CSF
E.GM-CSF
下列哪种细胞因子不是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
A.TNF-α
B.IL-6
C.IL-1
D.IL-2
E.IL-8
通过自分泌效应刺激T细胞本身生长的CK是()
A.IL-1
B.IL-2
C.IL-4
D.IL-5
E.IL-6
对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和DC有趋化和激活作用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属于()
A.CXC亚家族的趋化因子
B.CC亚家族的趋化因子
C.XC亚家族的趋化因子
D.CX3C亚家族的趋化因子
E.TNF家族
骨髓移植前临床上常规用于供者骨髓总动员的细胞因子是()
A.CSF
B.M-CSF
C.G-CSF
D.GM-CSF
E.SCF
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
B.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C.主要以内分泌方式发挥作用
D.细胞之间相互交流的信使
E.生物学效应具多效性
主要由病毒感染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
A.Ⅰ型干扰素
B.Ⅱ型干扰素
C.肿瘤坏死因子
D.白细胞介素
E.趋化性细胞因子
能刺激骨髓产生髓系白细胞的是哪组细胞因子()
A.IL-2、IL-1
B.IL-3、GM-CSF
C.IL-10、L-13
D.IL-5、IL-6
E.IL-7、IL-10
于治疗慢性肉芽肿、过敏性皮炎、类风湿关节炎的重组细胞因子药物是()
A.LT
B.IL-6
C.IFN-γ
D.IL-3
E.IL-4
不属于细胞因子特性的是()
A.重叠性
B.拮抗性
C.特异性
D.多效性
E.协同性
关于细胞因子的共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无MHC限制性
B.特异性
C.高效性
D.网络性
E.作用多向性
P-选择素(CD62P)的配体是()
A.GlyCAM-1
B.CLA
C.CD15s
D.ESL-1
E.CD34
下列哪种分子不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
A.CD4
B.CD28
C.LFA-1
D.ICAM-1
E.CD80
参与白细胞与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黏附的黏附分子是()
A.L-选择素
B.E-选择素
C.整合素
D.白细胞黏附受体
E.P-选择素
关于整合素家族的分子正确的表述是()
A.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使细胞得以附着而形成整体
B.分子结构和肽链氨基酸组成与免疫球蛋白有一定的同源性
C.介导淋巴细胞迁移
D.介导同型细胞间相互聚集的黏附分子
E.所有黏附分子都有CD编号
L-选择素主要分布于()
A.白细胞
B.血小板
C.活化内皮细胞
D.Mφ
E.红细胞
下列免疫膜分子中有黏附作用的分子是()
A.CD3
B.CD79a/CD79b
C.HLA
D.mIg
E.CD28
最初发现E-选择素表达于()
A.单核细胞
B.血小板
C.血管内皮细胞
D.白细胞
E.Mφ
介导NK细胞发挥ADCC的分子是()
A.CD16
B.CD32
C.CD64
D.CD23
E.CD89
选择素家族的CD编号是()
A.CD29
B.CD49
C.CD18
D.CD61
E.CD62
L-、P-和E-选择素都能识别的配体是()
A.CD15s(SLeX)
B.CD34
C.VCAM-1
D.ICAM-1
E.ICAM-2
选择素分子中结合配体的结构域是()
A.C型凝集素样结构域
B.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
C.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
D.补体调节蛋白结构域
E.细胞因子受体结构域
下列哪一对黏附分子相互作用是不正确的()
A.CD80-CD28
B.CD80-CTLA-4
C.LFA1-ICAM-1
D.L-选择素-sLe×
E.CD4-CD8
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布于()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吞噬细胞
E.血细胞与非造血细胞
分布在白细胞表面,能介导起始黏附的黏附分子是()
A.L-选择素
B.E-选择素
C.P-选择素
D.血管地址素
E.淋巴结地址素
淋巴细胞归巢受体的配体是()
A.P-选择素
B.黏膜地址素
C.血管地址素
D.L-选择素
E.血管细胞CAM
选择素分子中与配体的结合部位是()
A.C型凝集素结构域
B.表皮生长因子样功能区
C.补体调节蛋白区
D.细胞质区
E.多糖分子区
CD2分子又称为()
A.LFA-1
B.LFA-2
C.LFA-3
D.ICAM-1
E.ICAM-2
CTLA4分子又称为()
A.LFA-1
B.CD152
C.LFA-3
D.ICAM-1
E.ICAM-2
LFA-1主要分布于()
A.T细胞
B.NK细胞
C.红细胞
D.单核细胞
E.血小板
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最常出现的免疫分子标志是
A.CD2
B.CD34
C.CD19
D.CD38
E.CD7
MHCII类分子高表达于()
A.活化B细胞
B.肥大细胞
C.初始T细胞
D.天然杀伤细胞
E.中性粒细胞
多可能表达的HLA-I类分子有几种()
A.1
B.2
C.3
D.4
E.5
HLAI类抗原不在下列哪一种细胞表面表达()
A.淋巴细胞
B.成熟红细胞
C.巨噬细胞
D.网织红细胞
E.粒细胞
关于HLA-II类抗原分子正确的是()
A.由α链和β2m链组成
B.呈递外源性抗原
C.分布在所有有核细胞的表面
D.由HLAA、B、C等基因编码
E.可与CD8分子结合
受MHC限制的是()
A.CTL杀伤病毒感染细胞
B.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C.巨噬细胞吞噬细菌
D.抗体结合病毒
E.树突状细胞摄取抗原
受MHC限制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发生在()
A.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
B.肥大细胞与T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与B淋巴细胞
D.NK细胞与病毒感染细胞
E.T淋巴细胞与树突状细胞
HLA复合体基因不编码()
A.HLA-I类分子的重链(α链)
B.HLA-I类分子的轻链(β链)
C.HLA-II类分子的α链
D.HLA-II类分子的β链
E.B因子
介导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MHC)非限制杀伤的细胞是()
A.CTL细胞
B.B细胞
C.NK细胞
D.浆细胞
E.肥大细胞
人HLA-DO基因位于()
A.第6号染色体
B.第17号染色体
C.第2号染色体
D.第15号染色体
E.第2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HLAⅡ类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HLA-DR、DQ、DP亚区相应功能基因编码的分子
B.是由α链和β2-m组成的异二聚体糖蛋白
C.主要表达在B细胞和静息T细胞表面
D.主要参与内源性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E.接纳的抗原肽通常由8~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人类HLAI类抗原β2m链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是()
A.第2号染色体短臂
B.第6号染色体长臂
C.第9号染色体长臂
D.第15号染色体短臂
E.第6号染色体短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