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环境保护法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负有同等程度的保护环境的共同责任。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正确

B.
错误
依据现行刑法的规定,我国不存在环境犯罪的危险犯。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错误

B.
正确
目前限期治理项目,主要是产生重大污染源的项目和产生特别保护区域环境污染源的项目。治理的目标,主要是浓度目标。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错误

B.
正确
环境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不属于我国环境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正确

B.
错误
我国对矿产资源实行单一的所有权制度。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正确

B.
错误
环境行政处罚对象是行政机关。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错误

B.
正确
以1979年颁布试行、1989年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为代表的环境法规体系初步建立,为开展环境治理奠定了法治基础。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正确

B.
错误
政府行为的失范,造成环境危机。政府行为失范具体表现有()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地域保护主义行为

B.
片面化行为

C.
短期行为

D.
失误性的决策行为
我国环境侵害赔偿责任的免责条件有()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受害者或第三人的故意或过失

B.
战争

C.
自然灾害

D.
职务授权行为
下列哪些是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对生态规律的认识不足

B.
人口的压力

C.
技术的滥用

D.
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
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承认错误

B.
履行法定义务

C.
返还原物

D.
恢复原状
大气污染的分类包括()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石油型大气污染

B.
混合型大气污染

C.
特殊型大气污染

D.
煤炭型大气污染
环境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主观

B.
内容

C.
主体

D.
客体
环境行政责任的特征包括()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环境行政责任的追究机关和程序独特

B.
是惩罚与补救相结合的法律责任

C.
承担者是环境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D.
责任的承担不以过错为必要条件
行政主体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包括()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进行行政赔偿

B.
履行行政职责

C.
撤销行政违法行为

D.
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
属于环境行政执法主体的有()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各级人民政府

B.
环境法律法规授权对某些方面的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

C.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
环境法律、法规授权对某些方面的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
自然资源最本质的特征() 此题未答
多选题 (2 分) 0分
A.
整体性

B.
区域性

C.
有限性

D.
生物性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党的()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17大

B.
18大

C.
15大

D.
16大
环境法体系,以()为核心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综合性环境基本法

B.
国际环境条约内容

C.
宪法

D.
单项专门环境立法
环境污染损害诉讼赔偿案件,诉讼时效是() 年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5

B.
2

C.
3

D.
1
关于环境侵害的特征,哪一项表述不正确()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具有复杂性

B.
主体特殊性

C.
具有社会性

D.
具有即时性
行政方面的干预手段不包括()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
建立奖惩制度

C.
建立许可证制度

D.
实行排污收费制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国家环境权的内容()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职责

B.
环境管理权

C.
环境监督权

D.
对良好环境进行无害使用权
关于环境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环境法是某类具有共同目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
环境法协调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

C.
环境法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

D.
环境法调整的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生物群落

B.
生物圈

C.
自然界

D.
大气
下列关于环境法的特征,哪一项表述不正确?()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调整范围的广泛性

B.
保护权益的共同性

C.
法律主体单一性

D.
价值取向的多重性

不属于环境行政强制执行措施的有()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强制恢复原状

B.
强行扣缴

C.
强制划拨

D.
吊销营业执照
哪一项不是经济方面的干预手段?()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财政援助

B.
建立奖惩制度

C.
实行排污收费制

D.
征收资源费或资源税
对环境立法监督采用的方式不包括:()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检举

B.
批准

C.
备案

D.
发回
环境法实现的一种最终的制度保障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环境执法

B.
环境立法

C.
环境守法

D.
环境司法
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环境民事责任行为人(单位和个人)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 此题未答
判断题 (2 分) 0分
A.
正确

B.
错误
()是国际环境法诞生的标志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B.
里约会议

C.
约翰内斯堡会议

D.
慕尼黑会议
下列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方式,哪一种是法律解决方式()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协商

B.
斡旋与调停

C.
调解

D.
仲裁与司法解决
环境法体系,以()为基础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宪法

B.
国际环境条约内容

C.
单项专门环境立法

D.
综合性环境基本法
目前限期治理项目,治理期限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但最长不得超过()年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5

B.
3

C.
2

D.
1
第一个将环评制度法制化的国家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日本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关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预防,是指预防一切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

B.
综合治理要求根据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的具体情况,对预防和防治进行统筹安排

C.
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D.
防治,是指对一切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所进行的治理
公务员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包括()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拘留

B.
行政处分

C.
行政处罚

D.
赔偿损失
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是第()次全国环境会议?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4

B.
1

C.
2
环境法体系,以()为主干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综合性环境基本法

B.
国际环境条约内容

C.
宪法

D.
单项专门环境立法
下列哪一项属于我国环境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普通的具体环境行政行为

B.
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C.
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D.
环境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环境噪声通常是指超过()分贝的环境声音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80

B.
60

C.
40

D.
50
下列哪一项不是国际环境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道歉

B.
终止侵害行为

C.
罚款

D.
赔偿
关于环境责任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此题未答
单选题 (2 分) 0分
A.
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承担经济补偿责任

B.
有计划地节约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

C.
对环境污染造成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对污染源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

D.
对环境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单位和个人,有责任对环境资源进行维护、恢复和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