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四川农业大学古代汉语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下列关于“园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双声联绵词 B. 是叠韵联绵词 C. 是偏义复词 D. 是单纯词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 。 A. 君子引而不发 B. 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C. 五色令人目盲 D.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下列字中完全属于形声字的一组是()。 A. 校 信 原 B. 戒 锦 炎 C. 街 武 叔 D. 衢 问 洛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 。 A.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B.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C.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D.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下列工具书按照注音字母顺序排列的是() 。 A. 《辞源》 B. 《辞海》 C. 《词诠》 D. 《经传释词》
“谢”的本义为(?? ) A. 道歉 B. 感谢 C. 辞去 D. 凋谢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下列关于“园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双声联绵词 B. 是叠韵联绵词 C. 是偏义复词 D. 是单纯词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 ) A. 君子引.而不发。 B. 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C. 五色.令人目盲。 D.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 A. 校 信 原 B. 戒 及 炎 C. 友 武 叔 D. 上 过 本
下列句中不是名词作状语的是(?? ) A.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B. 豕人立而啼。 C.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D. 其一犬坐于前。
下列句中“莫”的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 。 A.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D. 君有疾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凭借的是(??? )。 A.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 太祖累书呼。 C. 天下云集而响应。 D. 秦稍蚕食魏。
下列判断句不属于活用的是 (? ) A. 君者,舟也。 B. 良庖岁更刀,割也。 C. 仲弓父,贱人也。 D. 曹公,豺虎也。
许慎的“六书”解释中“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是对()所作的解说。 A. 象形 B. 指事 C. 会意 D. 形声
下列句子中,“及”用作本义的是()。 A.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B.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 敌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D. 及前王之踵武。
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用“之”复指的是()。 A. 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B.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C. 语曰:“唇亡而齿寒”,其斯之谓与 D.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
《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先秦汉语中宾语前置规则最严格的是()。 A.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B.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C. 宾语前置用“之”、“是”复指 D. 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下列句子中为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C.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下列句子中为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A.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B. 童子隅坐而执烛。 C. 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D.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近体诗一般在()使用对仗。 A. 首联、颈联 B. 颈联、颔联 C. 颔联、尾联 D. 首联、尾联
下列句子中“间”用作本义的是()。 A.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C.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千,从间路绝其辎重。 D. 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汉字属于(? )体系的文字。 A. 表音 B. 表意 C. 表音兼表意 D. 既不表音,也不表意
在汉字史上,汉字形体发生过两次重大变化,其中第一次是:(? ) A. 由小篆变为隶书 B. 由隶书变为楷书 C. 由金文变为小篆 D. 由楷书变为草书
六书的“四体二用”说,其中“四体”的内容是以下哪项(?? ) A. 象形、会意、指事、形声 B. 象形、会意、指事、假借 C. 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D. 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下面不属于宾语前置的的语法条件是:(??? ) A. 宾语是疑问代词的。 B.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 C.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的。 D. 有“是”“之”作标志的。
平仄是古人在诗赋韵文写作中为利用声调升降变化造成的音律和谐而对声调的一种分类。在古代汉语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中,关于平仄分类正确的是(?? ) A. 平声和上声为平,去声和入声为仄。 B. 平声指平,上去入声为仄。 C. 平上去声为平,入声为仄。 D. 平声和去声为平,上声和入声为仄。
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 A. 睡:打盹—睡觉 B. 臭:气味—臭味 C. 恨:遗憾—仇恨 D. 涕:眼泪—鼻涕
下面的例句中加下划线的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 A. 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蜯——蚌 B. 茅茨不翦,采椽不斲。翦——剪 C. 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庸——佣 D. 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也。倍——背
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 A. 而民说之,使王天下。 B. 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C. 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D. 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是(??? ) A.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B.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D.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韵母叫做(?? ) A. 阴声韵 B. 阳声韵 C. 入声韵 D. 仄声韵
下列句中,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晋侯饮赵盾酒。 B.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C.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D.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中的词类活用类型是()。 A. 名词用如动词 B. 使动用法 C. 意动用法 D. 名词作状语
下列句中,“且”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B. 若属皆且为所虏。 C. 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 D. 先生且休矣,我将念之。
下列句中,介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利泽施乎万物。 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 C.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D. 未至,道渴而死。
下列词语属于“古义轻今义重”的是(? )。 A. 诛 B. 感激 C. 怨 D. 病
下列句中“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B. 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C.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D. 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下列句中,“曾”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B.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C. 先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D. 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下列副词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窃 B. 惠 C. 忝 D. 猥
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 闻沛公慢而易人。 D. 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下列句中,“微”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微斯人,吾谁与归? B. 微禹,吾其鱼乎? C. 是日,微樊哙奔入诮讓项羽,沛公事几殆! D.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B.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C.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下列句中,“仅”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 初守水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 B. 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 C. 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 D.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 A. 《经传释词》 B. 《词诠》 C. 《助字辨略? 》 D. 《古汉语虚词通释》
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 A. 错? 措 B. 睹? 覩 C. 置? 寘 D. 沽? 酤
“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 ) A. 段玉裁 B. 桂馥 C. 王筠 D. 朱骏声
下列句中划线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 ) A. 其后秦稍蚕食魏。 B. 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 良庖岁更刀,割也。 D. 子路拱而立。
下列加线词中,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B. (国君)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乎? C. 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D.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